首页>
根据【作者:,英,勃朗特】搜索到相关结果 1044 条
-
妇联要当好妇女的“娘家人”
-
作者:
韩绮英
史有勇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妇联要当好妇女的“娘家人”
-
美国华裔与非裔女性文学中母亲形象的对比研究——以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的女性文学为例
-
作者:
梁艳
张影
屈荣英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非裔
女性主义文学
母亲
华裔
-
描述:
“母亲”这个角色至关重要,她本身对于人们来说蕴含的意义丰富,而且在作家笔下更被赋予了更深层的含义,所以一直以来都是中外作家们笔下的“宠儿”。特别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美国女性主义运动的发展,母亲这一角色便更受少数族裔作家,特别是女性作家的钟爱。本文主要研究在少数族裔这个群体中同属于边缘文学,并受到主流文化排斥的华裔和非裔女性主义文学作品中女性作家笔下不同的母亲形象,分析具体原因并说明母亲对于孩子成长过程的影响。
-
略论女性学进入高校教育主流
-
作者:
罗萍
王秀英
来源: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育主流
女性学
性别平等意识
-
描述:
女性学进入高校教育主流,就是指女性学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具有同等地位,同样的学术价值。普通高校女性学教育主要指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性别平等教育,以及在社会科学各专业教学融入或渗透性别意识。性别平等教育应伴随大学生人生社会化全过程,性别平等意识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思想素质与“德”的基本要求,性别教育将唤起女大学生自立自强意识。
-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中国女性学基本理论建设
-
作者:
魏国英
康沛竹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女性学
-
描述: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中国女性学基本理论建设提供了基础性思想,女性学揭示女性的本质、特征、存在状态及其发展规律。21世纪,中国女性学须创新;须坚持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对现实中国女性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进行理论探讨;须吸收和借鉴国外女性学,尤其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理论的学术成果。
-
女性与汽车:美国女性旅行叙事中的性别空间与流动性*
-
作者:
刘英
孙鲁瑶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汽车
流动性
旅行叙事
性别空间
-
描述:
汽车实现了身体与技术的交融、自主与流动的一体,创造了流动的私人空间,为女性跨越传统性别空间划分提供了可能。汽车定义并塑造了美国文化,美国因而被称为“轮子上的国家”。因此,汽车进入了美国女性作家的视野,成为她们管窥现代技术、流动性与性别空间之间关系的重要窗口。20世纪的美国女性汽车旅行叙事经历了从为精英女性代言到为大众女性发声的立场转变,经历了从介入并改写传统旅行文学到公路文学的文体转变。这个演变过程一方面揭示了女性流动性受现代化进程、阶级、族裔等多重因素的交织影响,另一方面也显示出美国女性文学突破了汽车与
-
多样化表现手法的尝试与探索——论河北新锐女作家常聪慧短篇小说
-
作者:
王伟
宫红英
来源: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手法
多样化
常聪慧小说
新锐作家
-
描述:
作为文学翼军中刚崛起的新锐女作家,常聪慧在她近年来的小说创作中,以探索性的笔触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题材选择上,她带着一种全方位关注社会的视角进行着多样化书写;而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常聪慧也时刻带着一种不断探索的思维,她的小说中既有传统女性文学作品中的细腻和唯美,又通过尝试和探索梦境描写、死亡叙述、魔幻手法等多种表现方法,使她的小说呈现出一种兼具传统和现代的风格。对她小说中的这种多样化表现手法的使用及其表现效果进行分析。
-
西方女权主义视域下桐华的作品
-
作者:
潘海英
丁丽蓉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事业有成
波伏娃
娜拉
西方女权主义
陈染
步步惊心
林白
一个女性
女权思想
徐坤
-
描述:
或许人们并不同意将桐华的作品归到女性文学旗下,她的作品并不像陈染、林白等有意构建女性意识,构筑男女之间的壁垒,甚至连琦琦与张骏(《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以下简称《年少时光》)的矛盾也并不是男女意识的差别,而是成长过程中被过分强化的自我意识,《被时光掩埋的秘密》
-
奥斯丁的女性意识评价
-
作者:
张英
姜丽丽
来源: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简·奥斯丁
-
描述:
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妇女地位低下。奥斯丁通过讲述女性的婚恋故事,探讨了当时女性的处境和地位,主张女性人格独立和平等权利,为女性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的文学阐释
-
作者:
谷英姿
刘钊
来源:
长白学刊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阶级
社会革命
女性
-
描述: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不仅指导了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还深刻地影响了现代女性文学创作的主题选择及审美取向。在妇女解放运动的洪流中,男性大师们对于妇女解放的思考以及他们身体力行的文学创作,对现代女性文学的发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五四以来,大量女性写作的出现,显示了被湮没被忽略的女性集团“浮出历史地表”,她们以自己的创作实绩宣告了现代中国女性文学的诞生,也标志了现代知识女性自我意识所达到的程度。
-
廖辉英小说创作初探
-
作者:
张英伟
来源: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女性主义
小说创作
廖辉英
传统女性
思想文化
伦理观念
作品
作家创作
台湾女性文学
台湾社会
-
描述:
八十年代以来,台湾当代小说出现一个引人注目的观象,即女性作家创作的以女性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大量涌现。这些作品大大开拓了女性文学的题材范围,形成了当今台湾女性文学的新势态。廖辉英可以说是“新女性主义”文学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廖辉英,台湾台中人,于1948年出生在一个常为柴米汕盐而发生窘境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