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浅析简爱形象的时代意义
作者: 蔡雪岚   郑英玲   来源: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立   反抗性格   简·爱   时代意义  
描述: 简·爱是夏绿蒂·勃朗特在她的代表作《简·爱》中塑造的一个追求心灵自由和人格独立,具有独特个性的女性形象。作者自始至终突出地刻画了简·爱强烈的、不屈不挠的独立性格,具有一定的现实意艾。本文主要探讨简爱形象的时代意义。
双重的“传奇”,“相煎”的主题——张爱玲笔下的女性人物关系解读
作者: 袁三英   来源: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女性相煎   内化   缺席  
描述: 完整的性别关系应包括女性之间的关系、男性之间的关系以及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以往的研究主要关注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关系,而对女性之间的关系关注较少。即使是对女性之间关系的研究,也往往忽视或回避女性之间的“相煎”关系,而强调女性之间的“姐妹情谊”关系。本文以女性关系为研究视角,由张爱玲人生的“传奇”进入其作品“传奇”的解读。试图探讨张爱玲笔下的矛盾冲突主题——“女性相煎”关系。
我国女性学学科制度建设的进展与问题
作者: 魏国英   来源: 中国高等教育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妇女大会   90年代   学科制度建设   学术界   女性学   20世纪80年代  
描述: 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女性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逐渐成为全球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我国女性学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发轫、90年代正式起步, 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之后,得到长足发展。我国女性学学科制度的建设,也越来越受到学界的瞩目。一、关子女性学学科制度结构的发展学科制度是学科的规范体系及其物质体现,是该学科成熟程度的标志之一。近十多年来,我国女性学研究在学科制度化方面取得很大成绩。
跨越式发展与本土经验——女性学学科建设的十年回顾
作者: 魏国英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学学科十年回顾   跨越式发展   本土经验  
描述: 中国女性学学科建设,自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来,得到了长足发展:学科体系逐步成熟,研究队伍不断壮大,课程与教材建设日臻完善,形成了自身独有的一些特色,走出了自己的发展之路,正在成为人文社会学科中一个新的综合交叉学科。
跨越式发展与本土经验——女性学学科建设的十年回顾
作者: 魏国英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研究)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学学科十年回顾   跨越式发展   本土经验  
描述: 中国女性学学科建设,自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来,得到了长足发展:学科体系逐步成熟,研究队伍不断壮大,课程与教材建设日臻完善,形成了自身独有的一些特色,走出了自己的发展之路,正在成为人文社会学科中一个新的综合交叉学科。
跨越式发展与本土经验
作者: 魏国英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学学科十年回顾   跨越式发展   本土经验  
描述: 中国女性学学科建设,自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来,得到了长足发展:学科体系逐步成熟,研究队伍不断壮大,课程与教材建设日臻完善,形成了自身独有的一些特色,走出了自己的发展之路,正在成为人文社会学科中一个新的综合交叉学科。
庐隐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情感诉求研究
作者: 吴秀英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情感   愉悦   悲哀   恋情   庐隐  
描述: 本文从庐隐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情感诉求着手对庐隐有代表性的几部小说进行研究。 作为“五四”时期与冰心齐名的女作家,庐隐以其独特的情感体验塑造了特定历史时期一系列的女性形象,尤其对于知识女性她有着较为真实和深入的洞察。尽管她小说中的女性有着作家自己的影子,但是不可否认,如果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的话,她所塑造的这些女性人物形象又超越了她个人的局限,从而体现出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女性人物的生存百态。 全文分为四章,第一章论述了知识女性在新旧交替过程中对于旧式家庭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情感诉求;第二章对试图冲破封建婚
《林兰香》女性形象及其文化意蕴
作者: 杨小英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林兰香》   中国古代小说   女性形象   文化意蕴  
描述: 成书于清初的白话长篇小说《林兰香》,是中国古代家庭题材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金瓶梅》与巅峰之作《红楼梦》之间的一部重要作品。本文主要比较《林兰香》与才子佳人小说、《金瓶梅》、《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及两性关系的异同,进而分析其文化意蕴,并由此确定其在世情小说史上的地位。 《林兰香》以叙述一个贵族大家庭的兴衰变迁及日常生活琐事为主,倡导正统规范的儒家伦理道德观和价值观。与才子佳人小说的“才女崇拜”一脉相承,小说赞美女性的才能,甚至将家族兴旺昌盛的理想完全寄托在女性身上,但是同时揭示了女性在爱情婚姻生活
似是而非—小议凯特·肖邦女性形象创作的模糊观
作者: 潘英慧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权社会   模糊观点   系统女性形象   凯特·肖邦  
描述: 凯特·肖邦是十九世纪末期著名的美国女作家。她一生中创作了两部长篇小说和三部小说集。很多评论家一致认为肖邦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模棱两可。肖邦堪称塑造人物的天才。她在作品中成功塑造了很多形形色色的女性人物。但总体而言,根据她们各自的性格特点和故事,这些女性人物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的女性形象:传统的贤妻良母和觉醒的新型女性形象。 贤妻良母拥有温柔、挚爱和无私的母性。她们是维多利亚时期人们所崇拜的女性形象,也是男权社会下多数女性必须扮演的角色。当女权运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时候,很多女性渐渐觉醒为自己应得的权
女性主义与中国女性油画现状
作者: 吴骊英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油画   女性艺术   话语权   女性主义  
描述: 本文运用丰富详实的资料,对西方“女性主义”这一现象进行阐释和剖析。从“女性主义”的起源到“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及其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的学术论著再到“女性主义”创作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创作方法等进行了系统、详尽的论述和分析。其次,从中国传统女性观出发,考证中国古代艺术中的女性形象、古代女性画家及中国近、现代女性画家。在这一基础上,探讨西方“女性主义”对中国的影响,中、西“女性主义”的区别及中国女性艺术所独有的特点。在此前提下,着重研究中国当代女性油画现状,其中包括不同时代的各女性油画家群体的不同风格特色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