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杜十娘悲剧形象探讨
作者: 黄海英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形象   女主人公   悲剧女性形象   《祝福》   古典文学作品   《孔雀东南飞》   “三言二拍”   杜十娘  
描述: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塑造出了众多悲剧女性形象,像《诗经·氓》中的女主人公,《孔雀东南飞》里的刘兰芝,“三言二拍”中的杜十娘,《祝福》里的祥林嫂,《雷雨》中的鲁侍萍等等,她们都很善良、聪明,也有一定的反抗意识,但是最终却未能摆脱悲剧的命运。其中杜十娘的悲剧尤其值得我们探讨。[第一段]
加拿大的《红字》——尼诺·里奇和他的《圣徒传》
作者: 姚英华   来源: 中国集体经济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字》   资本主义发展   圣徒   美国作家   加拿大   美国社会   长篇小说   19世纪   诺贝尔文学奖   丁梅斯代尔  
描述: 一、简介《红字》是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长篇小说,曾被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作家海明威列人“提高艺术水平的文学书目”。小说虽以两百多年前的殖民地时代的美洲为题材,但揭露的却是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时代美国社会法典的残酷、宗教的欺骗和道德的虚伪。主人公海丝特被写成了崇高道德的化身。她不但感化了表里不一的丁梅斯代尔,同时也在感化着充满罪恶的社会。她用自己的“崇高的道德和助人精神”,把象征耻辱的红色的A字(Adultery:通奸)变成了道德与光荣的象征。小说《圣徒传》是加拿大作家尼诺·里奇的处女作
浅析简爱形象的时代意义
作者: 蔡雪岚   郑英玲   来源: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立   反抗性格   简·爱   时代意义  
描述: 简·爱是夏绿蒂·勃朗特在她的代表作《简·爱》中塑造的一个追求心灵自由和人格独立,具有独特个性的女性形象。作者自始至终突出地刻画了简·爱强烈的、不屈不挠的独立性格,具有一定的现实意艾。本文主要探讨简爱形象的时代意义。
双重的“传奇”,“相煎”的主题——张爱玲笔下的女性人物关系解读
作者: 袁三英   来源: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女性相煎   内化   缺席  
描述: 完整的性别关系应包括女性之间的关系、男性之间的关系以及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以往的研究主要关注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关系,而对女性之间的关系关注较少。即使是对女性之间关系的研究,也往往忽视或回避女性之间的“相煎”关系,而强调女性之间的“姐妹情谊”关系。本文以女性关系为研究视角,由张爱玲人生的“传奇”进入其作品“传奇”的解读。试图探讨张爱玲笔下的矛盾冲突主题——“女性相煎”关系。
我国女性学学科制度建设的进展与问题
作者: 魏国英   来源: 中国高等教育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妇女大会   90年代   学科制度建设   学术界   女性学   20世纪80年代  
描述: 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女性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逐渐成为全球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我国女性学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发轫、90年代正式起步, 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之后,得到长足发展。我国女性学学科制度的建设,也越来越受到学界的瞩目。一、关子女性学学科制度结构的发展学科制度是学科的规范体系及其物质体现,是该学科成熟程度的标志之一。近十多年来,我国女性学研究在学科制度化方面取得很大成绩。
跨越式发展与本土经验——女性学学科建设的十年回顾
作者: 魏国英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学学科十年回顾   跨越式发展   本土经验  
描述: 中国女性学学科建设,自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来,得到了长足发展:学科体系逐步成熟,研究队伍不断壮大,课程与教材建设日臻完善,形成了自身独有的一些特色,走出了自己的发展之路,正在成为人文社会学科中一个新的综合交叉学科。
跨越式发展与本土经验——女性学学科建设的十年回顾
作者: 魏国英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研究)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学学科十年回顾   跨越式发展   本土经验  
描述: 中国女性学学科建设,自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来,得到了长足发展:学科体系逐步成熟,研究队伍不断壮大,课程与教材建设日臻完善,形成了自身独有的一些特色,走出了自己的发展之路,正在成为人文社会学科中一个新的综合交叉学科。
跨越式发展与本土经验
作者: 魏国英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学学科十年回顾   跨越式发展   本土经验  
描述: 中国女性学学科建设,自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来,得到了长足发展:学科体系逐步成熟,研究队伍不断壮大,课程与教材建设日臻完善,形成了自身独有的一些特色,走出了自己的发展之路,正在成为人文社会学科中一个新的综合交叉学科。
庐隐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情感诉求研究
作者: 吴秀英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情感   愉悦   悲哀   恋情   庐隐  
描述: 本文从庐隐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情感诉求着手对庐隐有代表性的几部小说进行研究。 作为“五四”时期与冰心齐名的女作家,庐隐以其独特的情感体验塑造了特定历史时期一系列的女性形象,尤其对于知识女性她有着较为真实和深入的洞察。尽管她小说中的女性有着作家自己的影子,但是不可否认,如果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的话,她所塑造的这些女性人物形象又超越了她个人的局限,从而体现出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女性人物的生存百态。 全文分为四章,第一章论述了知识女性在新旧交替过程中对于旧式家庭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情感诉求;第二章对试图冲破封建婚
《林兰香》女性形象及其文化意蕴
作者: 杨小英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林兰香》   中国古代小说   女性形象   文化意蕴  
描述: 成书于清初的白话长篇小说《林兰香》,是中国古代家庭题材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金瓶梅》与巅峰之作《红楼梦》之间的一部重要作品。本文主要比较《林兰香》与才子佳人小说、《金瓶梅》、《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及两性关系的异同,进而分析其文化意蕴,并由此确定其在世情小说史上的地位。 《林兰香》以叙述一个贵族大家庭的兴衰变迁及日常生活琐事为主,倡导正统规范的儒家伦理道德观和价值观。与才子佳人小说的“才女崇拜”一脉相承,小说赞美女性的才能,甚至将家族兴旺昌盛的理想完全寄托在女性身上,但是同时揭示了女性在爱情婚姻生活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