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美,米切尔】搜索到相关结果 33 条
-
独支天穹的柔弱之肩
-
作者:
梁美恋
来源:
北方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蒙古秘史
女性地位
女性形象
-
描述:
《蒙古秘史》是关于蒙古族对自己族源记忆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的印证。《蒙古秘史》讲述了蒙古男人马背上打江山的故事,蒙古族成长的足迹,神圣家族在绝境中浴血草原,血脉在困境中延续的历史画卷重现眼前。“一天生的苍狼与一白色的鹿生了一个名叫巴塔赤罕的人”,这是蒙古族源的最早追溯。野性坚毅的苍狼和聪灵忍耐的白鹿是一些跋涉在历史深处的男女之人。
-
一曲悲壮的赞歌:论《法国中尉的女人》萨拉的“病”
-
作者:
程美林
来源:
海外英语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蒙
萨拉
“病”
追求
自由
-
描述:
《法国中尉的女人》是约翰·福尔斯的经典代表作,20世纪后现代主义的杰出代表。福尔斯创造的萨拉这一个性鲜明,行为独特的女性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映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热切讨论。在维多利亚时代,萨拉似的新女性形象是不被接受的,是遭唾弃的、是病态的。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萨拉的"病"呢?它将从萨拉勇于追求欲望,萨拉自制恶名和萨拉对查尔斯·斯密森的自我意识的启蒙三个方面来加以分析。
-
浅析贾宝玉的女儿观
-
作者:
曾善美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楼梦
贾宝玉
女儿观
-
描述:
《红楼梦》中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其千姿百态的性格特征背后所蕴含的是不同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本文试从贾宝玉对那些和他有着或深或浅的爱情纠葛的女性的价值判断和情感取向出发,对其女儿观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
从女性视角解读《战争与和平》中的海伦与娜塔莎的形象
-
作者:
杨四美
来源:
北方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伦
女性视角
灵魂
肉体
娜塔莎
象牙女郎
-
描述:
该论文选取了《战争与和平》中最有代表性的两个人物—海伦和娜塔莎,一个被塑造成浪荡、追求感官刺激的堕落形象,一个则是贤妻良母、热衷于生儿育女、相夫教子的理想女性形象。论文首先分析了海伦被塑造成肉体化身的事实和原因,揭示背后隐藏的"托尔斯泰主义"的"灵魂"与"肉体"观念。接下来对作家笔下的理想女性—娜塔莎的形象进行分析,从十三岁、十六岁到结婚后的形象变化过程进行细致论述,展现出娜塔莎被男权文化牵制、驯服的完整过程,对这一形象塑造进行批判,指出娜塔莎实质纯粹是按男性希望来塑造出的"象牙女郎"。最后分析这两个人物
-
从朱淑真的诗词看女性意识的觉醒
-
作者:
何美英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意识
诗词
朱淑真
女性
-
描述:
朱淑真(亦作朱淑贞),宋代女词人,号幽栖居士,是宋代流传作品最多的女性作家之一,与李清照并称女性文学双壁。朱淑真自幼聪慧,通晓音律,能文善画,对诗词尤为擅长。她的作品从女性视域向我们展示了追求自主、要求独立的“自我”女性形象。在她的作品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一个历经挫折、痴迷真爱的女人对命运的抗争。她在这种挣扎、抗衡中体现出的觉醒的女性自我意识值得称道。她在诗词中以无畏的精神向我们揭示了女性细腻的情感世界,那种或强烈或朦胧的女性意识,成就了朱淑真诗词的永恒魅力。
-
金陵十二钗命运探究
-
作者:
唐美花
来源:
现代阅读(教育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陵十二钗
封建社会
《红楼梦》
女性命运
-
描述:
《红楼梦》是曹雪芹呕心沥血创作出来的一部史诗力作,代表了我国古代现实主义的最高成就,同时也是一部讲述封建女性悲剧命运的代表作。曹雪芹真实的描写了书中女性形象痛苦的人生以及被摧残的爱情故事,书中所讲诉的金陵十二钗,有的人风光无限,有的人贵为皇妃,有的人默默无闻,可最后都被命运所嘲弄,走向不归路。本文作者就《红楼梦》中十二钗的整体命运结局,进行细致的分析与探讨,以供大家学习交流。
-
从女性视角解读《战争与和平》中的海伦与娜塔莎的形象
-
作者:
扬四美
来源:
北方文学(下)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伦
女性视角
灵魂
肉体
娜塔莎
象牙女郎
-
描述:
该论文选取了《战争与和平》中最有代表性的两个人物一海伦和娜塔莎,一个被塑造成浪荡、追求感官刺激的堕落形象,一个则是贤妻良母、热衷于生儿育女、相夫教子的理想女性形象。论文首先分析了海伦被塑造成肉体化身的事实和原因,揭示背后隐藏的“托尔斯泰主义”的“灵魂”与“肉体”观念。接下来对作家笔下的理想女性一娜塔莎的形象进行分析,从十三岁、十六岁到结婚后的形象变化过程进行细致论述,展现出娜塔莎被男权文化牵制、驯服的完整过程,对这一形象塑造进行批判,指出娜塔莎实质纯粹是按男性希望来塑造出的“象牙女郎”。最后分析这两个人物
-
突尼斯妇女法律地位浅析
-
作者:
伊美娜
来源:
西亚非洲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突尼斯
哈达德思想
“凯鲁万婚约”
妇女权
-
描述:
突尼斯在保障妇女权益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在维护妇女法律地位方面,突尼斯是非洲和阿拉伯国家中取得最大成就的国家之一。主要原因有三:第一是历史原因,突尼斯改革运动为社会解放和知识分子的意识形态变化奠定了良好基础。"凯鲁万婚约"的适用亦有利于国家独立以后执行一夫一妻制;第二是政治原因,妇女解放是突政府最重要的现代化与发展政策之一;第三是社会原因,20世纪80年代以来突尼斯妇女组织对妇女社会地位提高的推动作用。当前突尼斯面临的经济与社会问题可能对妇女现有地位构成一定的挑战。
-
从“哈达德思想”到“哈达德妇女社团”--突尼斯妇女法律地位提高之路
-
作者:
伊美娜
来源:
非洲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突尼斯
伊斯兰世界
达德
法律地位
社团
著名人物
妇女权益
法律保障
-
描述:
通过法律保障妇女权益的模式,突尼斯被视为全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的榜样。不少著名性别研究专家和有关妇女组织的著名人物都认为,
-
自我、空间与文化主体的流动/认同-以女词人吕碧城(1883-1943)的散文为范围
-
作者:
罗秀美
来源:
兴大中文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认同
吕碧城
女性文学
近现代文学
文化主体
-
描述:
自我、空间与文化主体的流动/认同-以女词人吕碧城(1883-1943)的散文为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