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拜厄特小说《占有》中绘画艺术魅力的体现
作者: 李美月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生活   当代英国   浪漫主义色彩   布克奖   女权主义思想   拜厄特   当代女性   女权意识   女性主义   女权思想  
描述: 1990年,A·S·拜厄特发表的小说《占有》是她目前最成功的著作,荣获英国最高文学奖——布克奖,拜厄特也被评为当代英国文坛最受欢迎的著名女性作家之一。作为当代女性作家,拜厄特理所当然关注女性主义,关注女性生活。在小说《占有》中,性格鲜明的多个女性人物充分体现了拜厄特的女权主义思想,拜厄特通过勾勒多种画面和语言表达自己鲜明的女权意识,也使《占有》带有浪漫主义色彩具有不同的绘
浅析男性视角下的《缅甸岁月》:对女性他者地位的解读
作者: 许平   邱美英   来源: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他者   人物话语   外貌描写  
描述: 本文通过细读的方法分析《缅甸岁月》中女性的人物形象,从三个方面,即外貌描写、人物话语以及男女两性情感关系解读女性的他者地位,并对奥威尔的性别等级思想进行深入的了解。
末世补天者与乱世佳人―王熙凤与斯佳丽形象异同探源
作者: 李美芹   来源: 天府新论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末世补天者   乱世佳人   传统性与前瞻性  
描述: 王熙凤和斯佳丽分别是《红楼梦》和《飘》中两位个性遭遇非常相似的女性人物,二者具有同样觉醒的女性意识,同样传统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才干,但不同的社会环境、文化传统与时代特征导致了不同的命运和结局:美国南方的贵族小姐斯佳丽生逢其时,成为在旧废墟上建立新生活的女英雄和新旧社会交替中适应北方工业文明潮流的弄潮儿,而中国南方的贵族少妇却因生逢末世,虽妄图补天却无力回天,成为将倾大厦的末世补天者和殉葬品。
主要社会问题
作者:     拜得   R.M.Binder     杨廉   来源: 商务印书馆 年份: 1928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社会问题  
描述: 书名原文:Maior social broblems:包括新文化与旧文化,社会发展论,家庭之道德文化,妇女运动之意义,工作的精神化,健康之必要,宗教的社会功用,实业之社会化,国家主义之功用,国际主义之需要等15章。
女性与学术研究 起源及影响
作者:     罗森   Rosen   R.L.   来源: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英文   权利   教材   研究   女性  
描述: 本书为女性研究的入门性课程,它以例证的形式说明了女权扩张论的观点在学术领域里产生的碰撞。本书探究了11个主要领域,调查了在过去30年里女权扩张论学者所做出的贡献以及做出的批评。本书的特色包括,展示了学术领域内一个立体背景;主题涉及面宽泛;每一章前面都有序……
积极健康十个月 孕产妇锻炼计划
作者:     James   F.Clapp   徐健   来源: 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妊娠期   健身运动  
描述: 本书通过对300多位女性的研究得出,有计划的体育锻炼在怀孕前、中和分娩后产生的多种影响,并为女性怀孕各个阶段的体育运动做了计划。
江西:抗洪一线处处活跃女性身影
作者: 黄璐   邹美红   罗敏   刘旭   来源: 中国妇女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江西:抗洪一线处处活跃女性身影
社会性别制度与史学研究
作者: 郑永福   吕美颐   来源: 史学理论研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制度   女性史   社会结构   实证主义  
描述: 在学术界,把女性史作为专门史研究已是不争的事实,让女性回归历史以改革传统史学,也为不少学者所认可。但是,一个时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女性人物及其活动从一般历史事件中剥离出来,并将其视为女性史;习惯于把在整体史中添加女性活动,即视为对史学的革新。这种研究方式,始终没有摆脱女性在社会变化的主流及历史研究的主流中被孤立出去的倾向。
采访安·贝蒂
作者: 〔美国〕史蒂芬·森多拉   丛郁   来源: 外国文学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短篇小说集   黑人女作家   男性人物   简约派   《了不起的盖茨比》   美国社会   作品   海明威   女性人物   写的人  
描述: 安·贝蒂是近年来在美国文坛较引人注目的女作家,1947年生于首都华盛顿。1970年在康涅狄格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继而在该校攻读博士学位,两年后辍学开始从事写作。自1974年以后,她成为美国《纽约人》杂志的经常性撰稿人。她的长篇处女作《萧瑟冬景》(Chilly Scenes of Winter)发表于1976年,发表后立即就被改编成一部名为《颠倒》(Head Over Heels)的电影,短篇小说集有《扭曲》(Distortions)和《秘密与意外》(Secrets and Surprises)。实际上她的
数学史上的花木兰
作者: 安东尼德美勒   来源: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沙堆   索非   叙拉古   数学史   勒布朗   工科学校   热尔曼   女性研究   一个问题   令人  
描述: 公元前212年,罗马军队入侵叙拉古,年近80岁的阿基米德正在全神贯注地研究沙堆上的一个几何图形,因此疏忽了罗马士兵的问话,结果被长矛戳死。18世纪,索非·热尔曼在一本名为《数学的历史》的书中看到这一幕,她想,如果一个问题能令人痴迷到将生死置之度外,那么这必定是世界上最迷人的问题了。从那以后,15岁的巴黎女孩索非·热尔曼对数学着了迷。她经常学习到深夜,研究欧拉和牛顿的著作。那时,学术界不鼓励女性研究数学,因为有专家称,女性的智力没办法读懂数学,甚至有一种迷信的说法:每一个
< 1 2 3 ... 17 18 19 ... 21 22 2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