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清,蒲松龄,张兴东】搜索到相关结果 273 条
-
清代闺秀诗学观念论析
-
作者:
宋清秀
来源:
文学遗产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史特征
温柔敦厚
学以济诗
审美理想
-
描述:
女作家及诗文集刊刻的数量表现了清代女性文学的繁荣程度,但真正使女性文学成为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组成部分的则是闺秀在其擅长的诗歌领域内创作优秀作品的同时,构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性别诗学理论:尊崇温柔敦厚诗学传统的同时又把秀丽婉转的风格作为闺秀文学的审美理想;"风云月露"的闺情写作与沉郁顿挫"感时叙事"的诗史之作并存;"学以济诗"的诗学观念指导下的经史研读与诗词写作训练是女性文学成就取得的必要条件。闺秀对诗学理论的关注和建构,使女性文学具有了独立性和学术性,不仅丰富了文学批评史,也使其在文学史上具有了不容低估的价值
-
从近现代爱情小说论女性文学的自觉写作
-
作者:
童清华
来源:
大众文艺(理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
爱情
女性
自觉写作
-
描述:
随着女性文学的蓬勃发展,女性文学的研究也呈现出兴旺局面。在众多的研究者中,绝大多数是借西方女权主义理论来研究中国的女性文学,其中不乏科学道理,符合实际。但本人认为,真正的女性文学应是一种自觉的写作,女作家有表达"个我"和自己的需要,而并不是为了某个目的。
-
从女性小说中的世俗题材论女性文学的自觉写作
-
作者:
童清华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小说
世俗
自觉写作
-
描述:
因为日常生活比较贴近女人的生活经验,并由于社会和心理的原因,所以,世俗是女人眼中的生活,是女人的另一情感世界。伍尔芙曾经分析过,由于女人的大部分时间在家庭起居室和厨房度过,天长日久,养成了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揣摩各种人的性格、心理的习惯。所以女人对世俗的爱出自女人的"个我"与"自觉",女作家以手写心,写她们心目中的世界,从而完成了并正在建构着自然随意的女性文学。
-
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发展概观
-
作者:
杨清波
来源: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文学
黑人文学
女性文学
-
描述:
美国黑人女性文学自诞生之日起,很长时间里被排斥在以男性文学为中心的所谓主流文学之外,一直处于弱势话语的地位。在经历了以自我描述为主的早期文学阶段和寻找黑人妇女身份的文艺复兴阶段之后,黑人女性文学终于在20世纪下半叶迎来了其发展过程中的黄金时期,并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黑人女性作家,她们的作品完美地实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预示了21世纪黑人女性文学的更加繁荣。
-
从近现代爱情小说论女性文学的自觉写作
-
作者:
童清华
来源:
文学界(人文)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
爱情
女性
自觉写作
-
描述:
随着女性文学的蓬勃发展,女性文学的研究也呈现出兴旺局面.在众多的研究者中,绝大多数是借西方女权主义理论来研究中国的女性文学,其中不乏科学道理,符合实际.但本人认为,真正的女性文学应是一种自觉的写作,女作家有表达个我和自己的需要,而并不是为了某个目的.
-
十七世纪江南才女文学交游网络及其意义
-
作者:
宋清秀
来源:
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江南才女
文学网络
文学场域
-
描述:
十七世纪江南已经形成了一个跨血缘、家族、地域的女性文学网络。在频繁的交往中,才女们从纵向的时空和横向的理论两个维度建构了自己的文学场域。在这个场域里建立诗社,雅集唱和,闺塾师日渐增多,加强了女性文学传播和接受的力度,使女性文学在这个时期得到长足的进步,最终使清代文学展现出不同于前代的风气和特色。
-
秀:清代闺秀诗学的核心概念
-
作者:
宋清秀
来源: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秀
闺秀诗学
《名媛诗纬》
王端淑
-
描述:
清代女性文学的主要成就在于诗歌,但闺秀们也涉足其他文学领域,尤其是文学批评在女性的文学活动中相当突出抢眼。王端淑在《名媛诗纬》中从女性的视角出发对前代的文学理论进行反思,对闺秀文学理论进行总结,赋予了秀——这个男女都适用的诗学话语以新的内涵,使之更具有女性特色,成为闺秀诗学的核心审美范畴,从而使清代诗学展现了不同于前代的风气和特色,使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真正丰满完备起来。
-
中国电视节目女主持人在传播过程中的势能分析
-
作者:
刘钰清
来源:
新闻研究导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势能
电视节目女主持人
-
描述:
当前对女性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研究在高校学科系统里是基于“广播电视播音”学科的基础之上的,它的上位是“广播电视学”和“新闻传播学”,而在实际的主持人培养中是依托“应用语言学”来指导,应用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语言”,或者说是研究语言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方法。不能否认,应用语言学对播音学科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如果把“播音和主持”仅仅看成是一种语言现象,这样的学科视角显然是偏窄的,因为它忽视了播音主持行为中语言以外的传播现象的存在。本研究从女性学的角度来看传播领域,着力于电视节目女主持人作为女性媒介形
-
敢为人先的精神——读朱小平的《二十世纪湖南女性文学发展史》
-
作者:
陈蒲清
来源:
求索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史
区域性
女性作家
文学创作
文学发展史
逻辑思维
《莎菲女士日记》
湖南女性
二十世纪
小平
-
描述:
敢为人先的精神——读朱小平的《二十世纪湖南女性文学发展史》
-
关于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的思考
-
作者:
黄清玲
来源: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中国女性文学
思考
20世纪90年代
-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在文坛上已牢固地确立了自身的存在,并在短期内达到繁荣。在绚烂之极后,女性文学无论是创作还是批评都渐归于平淡。繁荣后为什么会停滞不前?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女性文学中表现出来的女性意识、对男权文化的挑战,以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更好地确立发展方向,都值得我们深思。
<
1
2
3
...
17
18
19
...
26
27
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