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妇女能顶“半边天”〔社论〕
作者: 湖北日报社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妇女能顶“半边天”〔社论〕
社会性别教育进入高校课堂的点滴思考
作者: 乌尼日   赵秀娥   来源: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高校教育   女性学   思考  
描述: 女性学是一门关注女性生存与发展的学科,它的理论支点在于,女性是什么?女性什么样?女性怎么生存?女性如何发展?广西大学首次开设社会性别教育特色课程——《女性学概论》,引起了社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将社会性别教育引进高校课堂,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两性观,增强女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树立“四自”精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提高女性素质,促进两性和谐发展,实现男女平等。
透过《一间自己的房间》解读伍尔芙的女性主义
作者: 董利媛   陈晓日   彭颖胜   来源: 科技咨询导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双性同体   《一间自己的房间》   女性主义  
描述: 弗吉妮娅·伍尔芙以一个女性主义者的视野和胸怀,积极探索女性文学创作的理论和实践,创作出《一间自己的房间》,对女性文学的批评和文学女性的评介鞭辟入里,创造性地提出双性同体既是女性创作的最佳状态,也是消除男女差别的最好途径。开辟了女性文学理论的先河,奠定了女性文学批评的发展趋势。
主流意识形态妇女杂志的蒙古族女性形象研究——以《中国妇女》杂志与《内蒙古妇女》(蒙文版)为案例
作者: 乌日吉木斯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妇女》   刻板印象   蒙古族妇女   《内蒙古妇女》   女性形象  
描述: 随着传播学的发展,传播媒介与社会性别的关系也开始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本次研究以我国的全国性主流媒体——《中国妇女》杂志和全国唯一一份以蒙文出版的女性杂志——《内蒙古妇女》杂志为研究案例,来探讨了以下问题。首先,我国主流妇女杂志都塑造了什么样的蒙古族女性形象,其报道是否存在一些刻板印象。其次,在复刊以来的20多年,《内蒙古妇女》杂志的封面人物塑造有什么变化。在具体研究中,对这两种杂志进行概率抽样的基础上,通过利用符号学分析方法与女性主义理论对样本进行了研究。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内蒙古妇女》杂志塑造了各行各
尹湛纳希《一层楼》艺术描写研究
作者: 那日满达胡   来源: 内蒙古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环节描写   关系描写   《一层楼》   形象描写  
描述: 十九世纪之际,在汉族长篇小说的影响下,产生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蒙古族长篇小说,尹湛纳希的长篇小说《一层楼》为其代表作品之一。《一层楼》不仅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集中体现了时代的进步思想,作为其思想内容之基本表现形态的艺术描写,同样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本论文由导论、正文(一至三章)、结论及附录四部分构成。导论部分,简要地阐述了选题原由、研究概况、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方法等。第一章,从外貌形体和内在心灵两个方面,解析了《一层楼》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描写。尹湛纳希在塑造人物形象的时候,擅长于由外至内的艺术描写,突出人
现代转型中的“蒙古新女性”建构:以蒙古族现代文学为例
作者: 韩斯日古楞   来源: 内蒙古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现代转型   文学   蒙古族   “新女性”  
描述: 论文运用现代性理论第一次提出了蒙古族“新女性”建构问题。作者对蒙古族现代启蒙运动、蒙古族现代文学进行全而考察,分别从现代启蒙运动中的“蒙古新女性”建构、现代书而文学中的“蒙古新女性”建构、现代叙述民歌中的“蒙古新女性”建构等三个方面探讨了“新女性”建构的社会、历史、文化根源、具体农现、“蒙古新女性”中蕴藏的文化想象等问题。论文由绪论、正文三章、小总结五个部分组成。绪论中阐述了选题理由、概念界定及前人研究,并交代了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第一章,考察了现代启蒙运动中的蒙古妇女解放问题具体具体表现;探讨了蒙古族新
40年代女性赞歌 悲歌 挽歌:丁玲、萧红、张爱玲小说比较
作者: 韩日新   来源: 第八次丁玲文学创作国际研讨会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40年代的中国,正处在艰苦的民族生死存亡大搏斗和黎明前的黑暗时期,神州大地被分割为解放区、国统区与沦陷区。这是三个迥然不同的世界,而丁玲、萧红、张爱玲则是在这三块土地上笔耕的女作家群中的佼佼者。她们的作品在塑造女性形象、反映女性生活、表达女性情感方面有相似之处,但由于彼此的生
外国名女百人传
作者: 日本中日新闻社   张正立   来源: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妇女   名人  
描述: 本书用散文笔法介绍了95位外国著名女性,按“王室中的女性”、“恋情与权力中的女性”,“文学艺术中的女性”和“献身事业的女性”四部分编排。
挽歌
作者:     原田康子   林少华   张洁梅   来源: 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长篇小说  
描述: 本文讲述了年轻而放纵不羁的玲子和中年建筑设计师桂木以及桂木夫人三者之间的故事,小说反映了二战后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对日本青年一代的冲击;塑造了玲子这样一个不同于以往日本文学作品中女性人物的大胆“弄潮儿”的形象。
女人需要什么
作者:     塞尔日·安德烈   余倩   王丹   来源: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妇女心理学  
描述: 本书继承了弗洛伊德有关女性研究理论的基本观点——“伊莱克特拉情结”和“阳具羡慕”说,但又有较大的更为精深的改造。以巴黎学派特有的方式探讨了“女人需要什么”这一深层的心理问题。
< 1 2 3 ... 8 9 10 ... 12 13 1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