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为了这个特殊的家:说沪剧《挑山女人》
作者: 周育德   来源: 戏剧文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戏曲舞台   曲折复杂   一本   担当精神   一家老小   不如意   挑山   戏剧行动   戏剧节奏   王美英  
描述: 沪剧《挑山女人》是一本催人泪下的好戏。此剧塑造了一位感人至深的女性形象王美英。王美英是根据发生在皖南的真人真事来重塑的。王美英的故事很感人。动人的故事未必要曲折复杂的剧情,而是必须直透人心。《挑山女人》的创作者主要是从家的意义上着眼,来开掘和发扬王美英精神的崇高。王美英动人的戏剧行动都是为了那个特殊的家。家是什么?哲学家说,家是男女两性矛盾对立统一的结合体。当矛盾调和时,家呈现统一的特征;当矛盾激化时,家表现为动荡状态。
灯光
作者: 保罗·德尔沃   来源: 中学生百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内容丰富   变换   保罗   灯光   时空   创作取向   女性形象   超现实主义   潜意识   比利时  
描述: 保罗·尔沃(1897—1994),比利时杰出的超现实主义画家,以其梦幻的笔触,光影的变换,时空的交错,刻画了空寂的街道、清冷的夜晚、修长的女子,其风格是多变,内容丰富。女性形象在尔沃的画作之中
我想破解的秘密是我自己身上的软肋
作者: 黄德海   走走   来源: 创作与评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收获》   童年经验   身体叙事   阎连科   无根之木   我自己   小说写作   童年经历   陈丹燕   焦虑感  
描述:海:在开始各类题材和文体试验之前,你的小说中心都是围绕自己的,所有的事情和感受,都是你感知或触碰的。我觉得你这部分小说写得细密流畅,几乎每一个心理的沟沟坎坎,轻微的变化,由轻微的变化导致的或平和
《静静的顿河》三位女主人形象
作者: 陈德银   来源: 山海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静静的顿河》   美学价值   娜塔利亚   叛逆者   男权中心   女性主义视角   肖洛霍夫   阿克西   诺贝尔文学奖   达丽  
描述: 《静静的顿河》是肖洛霍夫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他凭借此作品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本文拟从女性主义视角来分析文中的三位女性形象,并探究根植于作家深处的男权中心意识,展现作品的美学价值。一、阿克西妮娅:对父权与夫权制的反抗在小说中从肖洛霍夫的创作目的来看,娜塔丽亚无疑是作者其极力维护的“正统,”形象,而阿克西妮亚则是作为一个“叛逆形象”出现的。阿克西妮亚的一生是受尽男性压迫的一生,在少女时期就遭到了自己生父的强奸,
菲利普斯历史小说中的边缘叙事
作者: 郭德艳   来源: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叙事   创伤   受难者   卡里尔·菲利普斯   边缘群体  
描述: 当代英国小说家卡里尔·菲利普斯在其所创作的历史小说中对奴隶贸易、二战中的屠犹事件以及战后加勒比海人民的移民经历进行了多层次与多维度的全景再现。他以区别于西方主流作家的视角记录了边缘群体的创伤历史。菲利普斯笔下的黑人形象完全颠覆了白人文学中对黑人的类型化塑造,揭示了种族屠杀给犹太人带来的巨大创伤,所刻画的女性人物打破了传统的男权意识对于女性形象的设定。菲利普斯将边缘群体的经历置于叙事中心,让失语状态下的他者发出自己的声音,将自己的故事写入历史。
花自飘零水自流——试析《春阳》与《竹山房》中女主人公的人生悲剧
作者: 左雯   黄德志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菉竹山房》   比较分析   《春阳》   女性人物  
描述: 施蛰存《春阳》与吴组缃《菉竹山房》中两位女性形象婵阿姨与二姑姑都是旧社会冥婚制度的不幸代表,两位女主人公不幸的人生轨迹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也有许多不同的地方。本文将从两位女性的人生悲剧及其成因,心理状态等方面出发,分析比较两位女性人物。
花自飘零水自流
作者: 左雯   黄德志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分析   《箓竹山房》   《春阳》   女性人物  
描述: 施蛰存《春阳》与吴组缃《箓竹山房》中两位女性形象婵阿姨与二姑姑都是旧社会冥婚制度的不幸代表,两位女主人公不幸的人生轨迹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也有许多不同的地方。本文将从两位女性的人生悲剧及其成因,心理状态等方面出发,分析比较两位女性人物。
历代美女瓷上婀娜
作者: 王德安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代   美女   甲骨文  
描述: 传入中国,佛教的菩萨形象就在陶瓷上出现,明清两代主要崇信佛教,观音菩萨大多以女性的形象在瓷器上出现。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不同形象的法身,图1为明成化年的观音菩萨青花盘,观音画得细腻生动,慈眉善目结跏趺坐,面前一童子跪拜。
唐代妇女对儒教教义的认同与反叛
作者: 崔德全   来源: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叛   认同   主体意识   女性形象   性别观念  
描述: 唐传奇中,有许多生动活泼的女性形象。在她们身上,往往呈现着看似矛盾而实则统一的两面性:一方面,她们认同并亲身实践着儒家传统性别制度和观念;另一方面,她们还对这种儒教教义采取了反叛和攻击的姿态。这种矛盾的观念,在笔者看来,标志着唐代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论茹志鹃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塑造
作者: 王德勋   来源: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单一   茹志鹃   女性形象   小说   复杂  
描述: “从微笑到沉思”,是著名评论家黄秋耘对茹志鹃小说创作道路的精辟概括。这种风格的变化,也突出地表现在其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上。前期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大都单纯、善良、完美,有理想化倾向,反映的主题比较单一;后期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则显得复杂、丰富、真实,歌颂与鞭挞辩证地统一,反映了作家对生活的认识更深入、更全面。茹志鹃在塑造女性形象的方法的运用上,则体现了其作为女性作家的独特优势,在当代文坛上独树一帜。
< 1 2 3 ... 8 9 10 ... 33 34 3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