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加,方秀洁,美,魏爱莲】搜索到相关结果 32 条
-
女性研究为何成为孤独的“自言自语”
-
作者:
周美珍
来源:
中国文化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女性研究为何成为孤独的“自言自语”
-
水声树影旧桥边:解读董桥散文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王美珍
来源:
新余高专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董桥散文
女性形象
-
描述:
从外在与内在两个方面对董桥散文中的女性形象进行了具体解读与分析,即古典情致的悠然外化和至情至性之美的内在真情。
-
三岛由纪夫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类型
-
作者:
姚亚美
来源:
人力资源管理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岛由纪夫
女性形象
小说
类型
-
描述:
本文从三岛由纪夫不同时期所创作的不同小说入手,试着把其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成丑陋而肤浅的女性、美丽而苍白的女性以及平凡而单薄的女性等三种类型。
-
女书与性别身份认同
-
作者:
傅美蓉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书
承认
身份认同
-
描述:
女书是世界上惟一的女性文字,是女性身份建构的途径之一。作为女性意识高度发展的产物,女书的出现标志着女性身份建构的开始。在女书作品中,女性试图通过强化女性身份、颂扬姊妹情谊、再现女性生活、重塑女性形象等方式来实现身份认同,建构女性集体身份。在后现代社会,身份蕴藏了权力,人人都参与互相界定的游戏。因此,女性必须接纳一个有意义的他者,获得男性的认同,才能最终实现男女之间的平等以及相互承认。
-
析《飘》中斯佳丽的女性意识
-
作者:
闫美合
来源: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飘》
斯佳丽
-
描述:
在小说《飘》中,玛格丽特.米切尔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描绘了19世纪中期美国南方的生活,并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女性形象。作者赞扬了她们的博爱无私和对自我意识和自主权的追求,充分肯定了她们对社会的贡献,并由此揭示了妇女应该打破世俗的限制而获得解放。
-
秀拉的身体突围:《秀拉》的身体政治研究
-
作者:
金美兰
来源: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秀拉》
身体政治
莫里森
-
描述:
托尼·莫里森有着对身体政治的敏锐认识.她非常擅长于把身体概念与政治主题结合起来.她尤其擅长刻画女性人物的身体感受,并以此来反映她的政治意图.在<秀拉>中,秀拉反抗非裔美国女性的身体被控制、被侵犯和被规训的现状,试图以身体的突围来抗击种族、父权和男权的不公,以此确立自己的地位和话语权.她的身体反抗在她的身体美学、自残行动、性行为和死亡的结局等各方面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
自分情无似我深,深情除是我知音-论孙原湘艳体诗
-
作者:
程美华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艳体诗
容貌
装束
相思
相恋
-
描述:
艳体诗在我国源远流长,却一直被视为末流。艳体诗自有其价值所在,如"五四"时期,艳体诗就成为启蒙运动和妇女运动的推动力;而孙原湘的艳体诗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分子。孙原湘艳体诗在内容上虽不外乎描写美人装束、刻画美人容貌、抒发两情相恋、感慨相思阻隔等等,而与李商隐、王彦泓等善写艳体诗者相比,孙原湘的艳体诗具有自己独特的风貌,体现了他独特的审美追求与情感体会。孙原湘艳体诗最终归结于一个"情"字,这是其重情重真的诗歌理念较为鲜明的体现。
-
吴中十子及《吴中女士诗钞》研究
-
作者:
娄美华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中女士诗钞》
闺阁诗人
吴中十子
-
描述:
女性文学在明清两代得到了迅速发展。不仅在数量上超越前代,在文学上亦取得不凡的成就。据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中记载,中国历代女作家有集者凡4000多人,其中明清两代就有3750余人,占中国女性作家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其中大部分女性作家分布在江浙一带。这一现象的出现与江浙一带繁荣的经济和开放的文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明清两代的很多文人对女性诗人抱有赞赏、支持的态度,如朱彝尊、况周颐、钱谦益、袁枚、任兆麟等。女性诗作的大量出现丰富了文学史的视野,给一直为男性垄断的文坛注入了一股清流。 明清之际,吴中叶氏、沈氏两
-
藏族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嬗变
-
作者:
李美萍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话
藏族文学
男性作家
女性美
女性作家
宗教信仰
女性形象塑造
西藏文学
男性视角
小说
-
描述:
20世纪50—70年代,藏族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可以称为"失声的群体",女性形象是男性视角下的想象体,80年代后,藏族文学涌现出两条线索,第一条依然是男性凭借巨大的文化资源实施的女性形象的建构,不同的是男性作家专注于在宗教、宗族等层面上把女性形象塑造为神话美的象征。直到第一代藏族女作家的崛起后,女性形象才真正回归身体原型,从精神的漂泊、不食人间烟火回归到现实层面。
-
浅析男性视角下的《缅甸岁月》:对女性他者地位的解读
-
作者:
许平
邱美英
来源: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他者
人物话语
外貌描写
-
描述:
本文通过细读的方法分析《缅甸岁月》中女性的人物形象,从三个方面,即外貌描写、人物话语以及男女两性情感关系解读女性的他者地位,并对奥威尔的性别等级思想进行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