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家•离家──同居义务的女性主义法律史考察
作者: 韩欣芸  学位年度:2014 学位授予单位 :台湾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妇女运动 女性主义法律史 同居义务 从夫居 破绽主义 
描述:台湾亲属法在妇运的努力之下,已大致脱去了「夫权/父权独大」的色彩,不过,先行研究也指出目前的法律仍有限制:从夫(家)居仍为多数家庭的住所安排即属之。本文藉由梳理立法纪录、司法判决、报章杂志文章、妇团主张等描绘同居义务概念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尝试理解今日规范样貌从何、如何而来,并提供衡量、想像下一阶段法律改革的可能。 本文首先探讨同居义务如何从实践中被明文化,成为民法规范的一部份。其次检讨了1985年的亲属编修正中,虽然使夫妻住所得例外约定,却不足以破解「现代的休妻权」──丈夫依第1002条主张自己的住
追求完整的自我--<>与<>的比较
作者: 李素英  学位年度:1996 学位授予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凯特·肖邦的《觉醒》和艾丽斯·沃克的《紫色》分别产生于美国历史上两次妇女运动高峰期间。爱迪娜和西丽娅分别是这两部小说的女主人公,她们的经历极具一典型性。美丽、富裕的中产阶级太太迪娜和丑陋、贫穷的黑人妇女西丽娅.之间表面上看来毫无共同之处,但是她们的心灵却走过了共同的历程,即从自我的迷失到自我的觉醒。爱迪娜在完全觉醒之后,绝望地投入了大海的怀抱,而西丽娅在小说的结尾却乐观向士地.憧憬着更加美好的生活。她们迥然不同的结局是她们所处的不同时代造成的。本文旨在通过这一两部作品中两个重要人物成长经历和结局的对一比,
追求完整的自我
作者: 高弋  学位年度:2006 学位授予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男权社会 维多利亚时代道德观 自我 凯特·肖邦 艾丽斯·沃克 
描述:凯特·肖邦的《觉醒》和艾丽斯·沃克的《紫色》分别产生于美国历史上两次妇女运动高峰期间。埃德娜和西丽娅分别是这两部小说的女主人公,她们的经历极具典型性。虽然美丽、富裕的中产阶级太太爱德娜和丑陋、贫穷的黑人妇女西丽娅生活于不同的时代,但是她们走过了共同的心路历程:从自我的迷失到自我的觉醒。不同之处是她们拥有不同的结局:埃德娜在完全觉醒之后,孤独地投入了大海的怀抱;而西丽娅取得了经济的独立,并与家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二者截然不同的结局是她们所处的不同时代造成的。 本文旨在对两部作品中两个主要人物成长经历和
追寻和谐的乐章:《云雀之歌》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范景艳  学位年度:2009 学位授予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 薇拉·凯瑟 自然 和谐 女性 
描述:《云雀之歌》是美国文学史上杰出女作家薇拉·凯瑟的小说之一。其中勇敢、坚韧的女主人公西娅·克朗伯格和美丽的自然风光深深地影响了读者。特别是近几十年,这部作品已经被众多学者从各种角度去研究。 本文拟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分析《云雀之歌》。20世纪70年代,生态女性主义伴随第二次妇女运动高潮和环境保护运动应运而生。生态女性主义批评指出,女性与自然是交织融合,密切联系的。与男性的“自我”相对,她们都被视为卑贱的“他者”。在生态女性主义者看来,女性必须把妇女运动的要求与生态运动的要求结合起来,才能实现重建基
追寻人生的意义:从《随风逝去》看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女性主义观
作者: 石林  学位年度:2008 学位授予单位 :中山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女性主义观 同谋 玛格丽特• 米切尔 受害者 
描述:《随风逝去》是玛格丽特•米切尔唯一的一部小说,我们对该小说中的母女关系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传统的母亲在家庭中扮演着双重角色,她既是受害者,也是害人者,或者说是父权社会的同谋。一方面,她必须遵守父权社会为限制女性制定的种种清规戒律,在单调乏味的生活中忍受着一代又一代母亲们所遭受的痛苦和折磨,为生存而苦苦挣扎;另一方面,作为女儿的启蒙老师,母亲通过言传身教又在不自觉地将自己传统的女性角色强加给女儿。由此,一代又一代的妇女被父权社会压迫,对自己的悲惨境况浑然不觉,更不用说去改变了。通过对小说的分析,可
迟到的凯旋:西方女性主义与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
作者: 吴昌红  学位年度:1999 学位授予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女性主义文学 西方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 中国女性 
描述:中西方妇女的生活和创作各有其独特的历史,也呈现出某些彼此接近的特点.尽管中西方妇女都曾经沧为历史的第二性,但由于各自经济、文化、教育条件的差异,西方妇女比中国妇女觉醒要早得多.她们首先掀起轰轰烈烈的女权运动,并由此促成了女性小说和批评的早熟.而中国早期妇女运动在争取妇女权益的同时还承担着艰巨的反封建重任,早期女性小说都带有强烈的反封建精神.这一思想特征曾在中国女性主义文学...
近十年女作家小说中的情爱与性
作者: 卢传才  学位年度:2001 学位授予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女性作家 情爱与性 女性题材小说 
描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文学史上最值得书写的创作群体是女性写作群 体,其中又以女性作家的小说创作最为引人注目。 在群星灿烂的女性主义文学丛中,小说一枝独秀,成为世纪末的一道亮丽 的风景线。而其中不少女作家们描情写性,更突出地体现了女性题材小说创作 的个性,开创了女性小说创作的“情性时代”。 本论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章,重点论述了女性主义文学走俏的背景,女性文学的涵义;女性 小说,特别是女性作家关于“情爱与性”内容
近代翻译文学中的女译者研究
作者: 刘青青  学位年度:2012 学位授予单位 :济南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翻译文学 女译者 传教士 《女铎》 
描述:本研究主要考察近代(1852-1919年)出现的女译者群体和她们所进行的外国文学翻译活动,从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等视角探讨她们的译作特征,包括其翻译背景、成就、策略、方法以及影响。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两大类:西方来华女传教士译者群体和中国本土女译者群体,后者也包括《女铎》本土女译者群体和本土其他女译者群体。导言部分概括了女性文学和近代翻译文学中女译者译作两方面的既有研究成果,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二章分别从近代妇女运动的兴起、近代女子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近代印刷技术和期刊、书局的创办等方面来挖掘近代翻译文学中女
近代女性自我解放思想的历史轨迹
作者: 孙正娟  学位年度:2001 学位授予单位 :苏州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近代 女权思想 女性 
描述:在以往的学术讨论中,说到女性解放思想,更多的是指男性思想家有关女性解放的思想,而对于女性解放自我思想的探讨并不多。女性作为解放的主体本应受到更多的重视与关注。本文以近代女性为研究的主体对象,试图梳理出近代女性群体自我解放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通过收集大量有关女性报刊和妇女运动的历史资料,以文献分析法为主,展示了长久以来在传统礼教的压制与束缚下的近代女性,从蒙昧到觉醒,直至踊跃投身全民族革命运动的发展过程,揭示了特定的历史时代背景下,中国妇女运动不同于西方女权运动的独特发展道路,以及对当代中国女性群体的发展产
近代女子海外游研究
作者: 董玮  学位年度:2005 学位授予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近代文化 文学审美 文学创作 女性文学 旅游文化 
描述:近代女子出游海外现象是近代史和近代文化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从最初的钦差眷属、教会女生,到后来胸怀远大的革命志士和自由不羁的旅行家,近代女子海外游经历了一个由依附到独立的发展过程。近代女子海外游的发生、发展以“西学东渐”的时代潮流为背景,同时也是近代妇女运动的产物,与不缠足、兴女学等运动紧密关联。近代女子海外游现象体现了近代女性国民意识的觉醒,反映了近代社会性别关系的重构。作为海外游的实践者的知识女性同时也是近代女性文学创作的主体,她们的海外游经历对其文学创作也产生了诸多影响,从文学审美范围的扩大到文学革
< 1 2 3 4 5 6 ... 69 70 7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