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美国妇女争取解放运动(1920-1940)的研究
作者: 李石涛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1930年代   妇女解放   美国妇女   1920年代   争取解放  
描述: 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美国社会不仅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繁荣-危机-复苏),更是在妇女运动史上居于特殊地位。此外,这一时期虽被认为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经济发展黄金期,却是美国女权运动史上两次高潮之间的相对低潮期。美国妇女在政治、经济、教育、婚姻家庭等领域都呈现新的特点。这一时期的妇女运动发展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想要了解美国女权运动的曲线式发展,此时期妇女的生存状况和地位与角色变迁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马克思主义与女权主义理论,以这二十年的特殊历史时期为背景,深入
与“”俱进 继往开来:对话中国玉石雕刻大师郑继
作者: 裴海燕   来源: 宝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福建省   动感性   福州人   大师   创作   作品   工艺美术   寿山石雕   女性人物   技术学校  
描述: 福建省玉雕大师郑继,号悟空,福建福州人,毕业于福州省工艺美术技术学校。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飞、王铨(亻弟),其作品多以女性人物为主,玉石之美与美女胴体相融合,所创作的美女曲线优美、妩媚妖娆、生动感性,颇具特色。郑大师领风气之先,将现代元素及时代特点融入副寿山石创作之中,突破了寿山石雕题材较为单一的窠臼,为寿山石雕的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福建省玉雕大师郑继,号悟空,福建福州人,毕业于福州省工艺美术技术学校。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飞、王铨佛。其作品多以女性人物为主,玉石之美与美女胴体相融合,所创作的美女曲线优
明清仕女画之柔弱风研究
作者: 刘赞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柔弱风   明清   仕女画  
描述: 中国仕女画有久远的传统,它作为人物画中独立的一科,可谓异彩纷呈,有其独特的魅力。历代仕女画风格迥异,它好比一面镜子,画家通过对女性个性的塑造,用以反映当时的社会文化风貌,为观者传情达意。明清是继唐代仕女画发展的又一次高峰。与唐代浓丽丰肥的仕女形象相比,明清仕女画家塑造出了大量纤弱清秀的女性形象,“阴柔为美弱为用,”“脱去脂粉华靡之气”仍不失“静女悠闲之态”是那个时期的审美标准,它与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统治阶级的审美价值观、道德观是密切相关的。目前虽然国内外许多专家和学者关于仕女画方面的研究有很多,但大多数
一面农村女性命运和生存状态的观照镜:从一个侧面看愚长篇小说《乡志》的文本意义
作者: 戴红   来源: 当代小说(下半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农村女性   农村题材   乡村政治生活   样板   生存状态   矛盾冲突   长篇小说   作品   传统女性   女性形象  
描述:的长篇小说《乡志》,主题反映公元2007年中国乡村政治生活.作品以仙鹤乡的政治经济民生状况为截面,表现农村政治生活尖锐的矛盾冲突,以传达作者的忧思和困惑.作品的着眼点不在写农村传统女性,可是读这部书,给我留下深的印象和触动的是里面涉及到的一些农村女性.
他山之:20世纪70年代美国女性学学科建设述评
作者: 陈方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学评估   女性学课程   学科建制  
描述: 追溯美国女性学的发展历程,美国女性学在其兴起的第一个十年里,不仅诞生了女权主义理论,而且自觉地展开了对女性学自身的研究,并且在女性学建制、女性学课程和女性学规范化等三方面做了大量而扎实的工作,从而为日后美国女性学迅猛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学科基础。通过回顾20世纪70年代美国女性学界对女性学的研究,讨论当时美国女性学经历的考验,试图为当今中国女性学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温柔的光影:抗美援朝文学中的女性形象解析:以魏巍、路翎的创作为例
作者: 雷岩岭   黄蕾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抗美援朝战争   解析   女性形象  
描述: 提起20世纪50年代的抗美援朝文学,人们往往难以避开魏巍和路翎的创作,前者为那个时代构建了一个标志性的称谓——"最可爱的人";后者在政治允许的范围内小心翼翼地传达了自己的战争观,并实现了对人性的深入开掘。本文试图从两位作家的女性形象塑造出发,解读他们在当时特殊环境下是怎样进行对战争、对人性的独特思考的。
日本平安文学中典型的女性形象及女性观点:以《源氏物语》为例
作者: 陈蓓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平安时代   女性观点   《源氏物语》   女性  
描述: 日本在平安时代迎来了摄关政治的全盛时期,当时的女性成为了男性的附属品,毫无人权可言。《源氏物语》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小说,成功塑造了平安时期众多出身、性格及境遇各异的女性形象。本文围绕藤壶、紫姬、明姬、花散里和三公主,分析她们不同的性格及命运,总结出平安文学中典型的女性形象及作品所表达的女性观点。
饭局与书香
作者: 冯唐   来源: 饮食与健康(下旬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我和艾丹老哥哥混上是通过我的书商涛。我的第一本小说出得很艰难,历时十一个月,辗转二十家出版社。结果仿佛是难产兼产后并发症的妇人,孩子没生几个,医生、护士、其他像生孩子一样艰难创作的作家倒是认识了
人物
作者: 暂无 来源: 建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都说女人如花,那什么花才可以用来比作建筑业的女性呢?奔放勤勉的牵牛?独立优雅的夜来香?英雄气质的木棉?刚柔并济的玫瑰?……总之,需柔情与侠骨并肩,像林徽因所说:"温柔要有,但不是妥协,我们要在安静中,不慌不忙地坚强。"本期女性人物有设计师、总工、预算能手、考证"达人"等,且看她们如何光荣"绽放"?本刊全体同仁祝全国女建筑人三八节快乐!
新世纪女性写作的异质性:盛可以小说创作
作者: 周婷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世纪   女作家   身体写作   小说创作   异质性   叙事风格   写作姿态   女性写作   作品   女性文学  
描述: 读盛可以的小说,常常讶异其冷峻的叙述笔调和凌厉严酷的叙事风格,这使她的作品区别于当下文坛女性写作的柔弱绵软之风,李敬泽先生曾说,"盛可以的小说有一种粗暴的力量。她几乎是凶猛地扑向事物的本质,在这个动作中,她省略了一切华丽的细致的表现性的因素,省略了一切使事物变得柔软的因素,她由此与同时代的写作划清了界
< 1 2 ... 5 6 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