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307 条
-
关于农村妇女人员结构及需求状况变化的调查报告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双比
妇女就业
人员结构
五好文明家庭
王秀英
土地集约化
妇女组织
成反比
人口管理
妇女工作
-
描述:
2008年5至7月,上海市奉贤区妇联对区域内的农村妇女展开调查,目的是把握农村妇女人员结构及需求状况变化,探索新农村建设中行之有效的妇女工作思路和方法。调查采用个
-
性别来了:一位女性研究者的性别观察
-
作者:
王向贤
来源: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性别差异
研究
-
描述:
王向贤是与社会性别理论方法传入和本土发育同步成长起来的中国大陆女性主义青年学者,她向我们推出的这本《性别来了》的新书,展现给读者的是这样的一些话题——与身体相关的如美貌、性欲望、性行为、性愉悦、色狼
-
论简·爱的经久性魅力及其爽当代女性的启示
-
作者:
梁艳华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尊严
爱
独立
简·
平等
-
描述:
简.爱是夏绿蒂.勃朗特在她的代表作《简·爱》中塑造的一个敢于反抗压迫、敢于斗争、勇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追求真正爱情的女性形象。纵观整个影片,简·爱这一形象的经久性魅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不畏权势、敢于反抗压迫、敢于斗争;争取自由平等,追求真正爱情;自尊、自重、自强、自爱。这对当代女性也有着重要启示。
-
古代民歌中敢爱敢恨的大写女性
-
作者:
李国民
来源:
大众文艺(理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性光辉
吴歌
闻君
咬钉嚼铁
槐花几时开
汉乐府民歌
敦煌曲子
锁南枝
望郎
拉杂摧烧
-
描述:
爱情,文艺学、社会学永恒不变的激情主题。有史以来,人们对爱情的憧憬、追求、赞美从来都没有停止过。这一点在中国古代民歌中就有集中的体现。中国古代民歌特别是其中的情歌,绝大多数是女性对爱情刻骨铭心的抒怀与鸣唱。这些情歌中敢爱敢恨的大写女性形象无不散发出璀灿夺目的人性光辉,给人以强烈的情感震撼、心灵荡涤!
-
《呐喊》与《彷徨》里的女性角色分析
-
作者:
陶存堂
来源:
南北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鲁迅
女性角色
《彷徨》
《呐喊》
-
描述:
鲁迅曾经说过: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1]基于这样的启蒙立场,鲁迅始终关注病态社会里的人的精神病苦,残酷地鞭打着人的灵魂,引发人们对国民性的深刻思考
-
真爱的追逐与女性意识的觉醒
-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学术论丛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立
反叛
女性意识
真爱
平等
-
描述:
在灿若星河的女性形象中,简·爱、伊丽莎白一样以其独特的气质和神韵,永远地驻留在读者的心目中。伊丽莎白和简·爱都是传统礼教叛逆者,都是内心情感与自由爱情的追求者。本文通过描述她们以叛逆的姿态来追逐真爱的不同道路,以及由此所反映出的女性意识的觉醒来剖析这两个人物形象;赞美了她们鲜明的反叛精神和夺目的性格魅力。
-
一个农村妇女组织的新生
-
作者:
刘露芳
来源:
中国社会工作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生
平等参与
助人自助
互助储金会
妇女组织
农村
-
描述:
2008年7月,蜿蜒盘旋的山路将我们带到万载的“百合之乡”——白水乡。那里,远离闹市的喧嚣。沿着不宽的村头田埂走上一段路,抬头就看见一幢刷着白漆的三层楼房,“平等参与,助人自助”几个方正的红字特别醒目。这就是“永新村路下湾里妇女互助储金会”(以下简称“储金会”),亦有“全国第二个妇女互助储金会”之称。
-
金·史密斯:大女人主义
-
作者:
Ben
Marshall
Tom
Corbeff
Spirng
来源:
世界高尔夫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漂亮
性别歧视
个性
模特
运动
女性学
高尔夫俱乐部
史密斯
得克萨斯
世界
-
描述:
高尔夫早已成为风靡世界的运动,当然,美女也无法抵挡高尔夫的强大魅力,纷纷卸下红妆拿起球杆。有多少风情万种、妩媚动人的美女被小小的高尔夫球折服呢?《世界高尔夫》无所不能的编辑们幸运地找到了世界名模金·史密斯(Kim Smith),她可不是什么花瓶或者壁花人物,这位个性十足、聪明可人的姑娘对高尔夫和生活的观念,绝对是你想象不到的深入……
-
丁玲笔下的母亲语言与女性话语
-
作者:
王丹红
来源:
全国第十一次(国际)丁玲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在丁玲漫长的创作生涯中,她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特别是以莎菲、曼贞、贞贞、杜晚香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女性形象,备受学术界关注与评价,毁誉交织。其中的母亲形象姿态各异,光芒四射,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众多人物画廊里的女性话语和母亲话语共生共存,但确实呈现不同的特点,我们有必要去辨析与开掘,以丰富和开拓丁玲作
-
基于亚文化群体理论视角看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
-
作者:
张文静
来源:
职教探索与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小说
亚文化群体理论
女性
-
描述:
从女性视角出发,张爱玲通过其小说真实再现女性亚文化群体的生存环境。张爱玲笔下的女性人物,一方面承受整体传统父权的压抑,另一方面则借助压抑之下的焦虑、歇斯底里和疯狂,去抗衡父权社会。女性和父权体制的联系既复杂而又矛盾,既认同主导文化,又同时加以质疑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