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1647 条
-
天理与人欲锁链的断裂——由潘金莲、邓幺姑和田小娥看女性“以情抗理”的命运悲剧
-
作者:
崔玲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悲剧性命运
人欲
天理
女性
-
描述:
在中国历代的文学作品中,曾出现过几个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女性人物,她们用大胆的情欲放纵来表达对自身现状的不满和反抗,她们大声地自白、呐喊、抗争,勇猛地拆解着各种道德天理的禁锢枷锁,但是由于她们以情抗理的极端做法招致来的悲剧性的结局,因而使其成为中国文学长廊中的光彩绝艳的女性形象。通过对这些女性人物的悲剧命运的审视,可以得知,由于中国女性在几千年传统文化思想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她们比男子相对缺乏生活体验,于是一旦女性的意志受到抑制和否定时,女性的苦难和不安意识就更多地集中于自身所熟悉的情感或情欲体验,甚至过份
-
被建构的女性:晚清至“五四”时期民族主义话语中的性别表述及其社会文化意蕴
-
作者:
张素玲
来源: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本文主要从性别分析视角,通过梳理晚清至“五四”运动时期精英知识分子关于妇女解放的话语,揭示女性与中国现代性之间的关系,探讨这一时期女性形象如何被不断建构,从而展现性别化了的历史图景。本文认为性别的变化并不只是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女性是作为一种文化符码被纳入到了知识分子的话语系统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之中的,民族主义一直是性别表述的主旨,同时,女性形象的变化也与精英知识分子自身的身份认同危机紧密相关,性别变化背后有着丰富复杂的社会文化蕴涵。
-
《诗经·国风》爱情诗中的女性艺术形象
-
作者:
张宇清
来源:
剧影月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价值
中国文学
女性艺术形象
《诗经》
爱情诗
艺术魅力
女性形象
《国风》
-
描述:
《诗经》开中国文学之滥觞,它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还拥有超越时代的永恒的美学价值与艺术魅力,而其中《国风》部分尤为突出。爱情诗在《国风》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有四十五首,大约占《国风》总篇目的四分之一多。这些爱情诗中的感情或率真可人,或柔情绵长,或凄美婉约,而其中表现出来的女性形象亦是纷呈多彩,各有各的况味。本文由此着手,试展现这些女性的对于爱情的态度和追求。
-
于细微处见功夫:张爱玲与苏青小说中的女性服饰描写
-
作者:
张如安
王玉香
来源: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苏青
女性服饰描写
-
描述:
张爱玲与苏青小说中的女性服饰描写细腻,内涵丰富。她们为塑造人物服务的服饰话语包孕某种深层的象征意义,也显现着人物的情感世界,不同的服饰还体现着人物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遭遇和心态,通过作品所呈示的个性化服饰,使我们对人物有了色彩的感觉。小说对服饰的聚焦也映现着时代潮流,折射出各种人生价值观的冲撞,通过她们笔下的女性人物服饰,使我们对那段历史的触摸更有了质感。[著者文摘]
-
二十世纪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在中国
-
作者:
哈旭娴
来源: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播
中国
美国黑人
女性文学
-
描述:
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传入中国。国内对它的介绍,从时间上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自己的译介特点,这些阶段特点又和当时国内思想文化背景密切相关。纵观黑人女性文学在中国传播的20几年,国内对它的翻译与研究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又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局限性。
-
二十五年来的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综述:以1979年至2004年的报刊论文为考察对象
-
作者:
张川平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自1979年至今,女性文学研究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抛物线的进程。伴随着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等思想、政治、经济诸方面的启动和发展,伴随着人本主义和人文精神的启蒙,女性久被压抑的性别意识也开始觉醒。对女性生存状况的展现、生存地位的剖析以及对女性权力的要
-
压抑、追求、叛逆——《荆棘鸟》中克利里家族三位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张金阳
白雪芳
来源: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叛逆
追求
命运
压抑
女性自我意识
-
描述:
小说《荆棘鸟》描述了克利里家族三代女性在父权制社会里与命运抗争追求幸福的过程。本文试图通过对三位女性形象的分析来揭示在女权运动发展的不同阶段她们身上所萌发的不同程度的自我意识与其个性、命运之间的联系。
-
悲歌·挽歌:她们的世界——《雷雨》、《金锁记》女性形象比较
-
作者:
史晓婧
来源: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悲歌
家庭挽歌
《金锁记》
《雷雨》
-
描述:
《雷雨》和《金锁记》都表达了对旧时代女性生活、生存状态的极大关注,描绘了她们的爱与恨,为她们谱写了一曲悲歌,一曲挽歌。而作者曹禺和张爱玲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的出身、早慧、敏感,这一切又成就了他们。
-
谈《雪国》驹子与《茶花女》玛格丽特人物形象比较
-
作者:
柴欣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抗挣
玛格丽特
驹子
爱情
女性形象
-
描述:
《雪国》中的驹子和《茶花女》中的玛格丽特是命运相似的文学形象,但是在不同国度、时代、文化及社会中又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本文通过对两者的比较,来挖掘出这两个人物形象的悲剧色彩及高尚情操。
-
月色式苍凉 宿命式荒凉——谈张爱玲《金锁记》月亮意象与女性命运的关系
-
作者:
杨友娥
来源:
名作欣赏(文学研究((下旬(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宿命
月亮
《金锁记》
意象
女性
-
描述:
月亮,是张爱玲在《金锁记》中反复出现的艺术意象。月色,在张爱玲的笔下,没有被营造成一片温馨与柔和的氛围,只有彻底的阴暗、残缺与苍凉。正如《金锁记》中女性人物的轮回命运,这就是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