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浮出历史地表”与“被看”——对当代女性写作热潮的一种反思
作者: 禹建湘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众文化   窥视心理   女权主义   商业经济   女性文学  
描述: “浮出历史地表”与“被看”——对当代女性写作热潮的一种反思
唐代女冠诗人:女性文学中的特殊现象——《唐代女冠诗人研究》代序
作者: 李时人   来源: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存形态   唐代   精神自由   女冠诗人  
描述: 唐代“女冠诗人”与历代其他女性诗人,如宫帏诗人、闺阁诗人、青楼诗人的最大不同,表现在她们在男性为中心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环境中,借助宗教的遮掩,在一种特殊的生存状态下,使被压抑的人性得到一定程度的舒展,从而表现出了对个体精神自由的曲折追求,并因此构成了在特殊历史条件下一种令人深思的、特殊的文学和文化现象。邱瑰华《唐代女冠诗人研究》一书比较全面地对这一文学和文化现象进行了研究,表达了作者比较深入的思考。
复活的女娲长歌当哭-评陈染、林白女性写作的爱情主题
作者: 余志平   张振林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文化   思想感情   陈染   林白   爱情主题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描述: 复活的女娲长歌当哭-评陈染、林白女性写作的爱情主题
艰难的言说: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研究
作者: 徐雁   来源: 中文自学指导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   当代   徐雁   现代   女性文学   文学研究   《艰难的言说——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研究》  
描述: 艰难的言说: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研究
带有女性特色的超性别写作——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女性文学创作谈
作者: 周雅囡   来源: 戏剧丛刊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文学作品   超性别写作   性描写   叙事方式   中国   20世纪90年代   女性文学创作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创作成果丰硕,不同年龄段的女作家各展风姿,不同风貌的作品粉墨登场,当代中国文坛关于女性文学创作的话题争论不断,使久已沉寂的文坛着实活跃热闹了一番。20世
近10年朱淑真研究述评
作者: 姜秀艳   来源: 长春大学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朱淑真研究   考辨   内证   文学史地位   女性文学  
描述: 近10年关于朱淑真研究的突出特点是:对朱淑真生平事迹的考辨,能够突破史料不足的缺陷,更多的从作品本身寻找内证;对其作品的研究能突破男性文学的标准,在女性文学的背景下进行审视,肯定其文学史地位。
林自的女性文学写作特征
作者: 刘绍武   来源: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写作   女性   男权主义  
描述: 林白的文学创作,从女性生命本体出发,着力表现女性的生存和追求生命价值的欲望。在男权中心的社会文化形态中,首要的任务是凸显女性话语,颠覆从而消解男性中心话语的统治,建构平等和谐的两性世界。林白用写作消解男权话语的意图十分明显.把女性与文化连接在一起,呈现女性的理想和能力。
女性文学研究的现实境遇
作者: 林丹娅   来源: 现当代文学文摘卡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女性文学研究的现实境遇
女性文学的靓丽篇章——评长篇小说《金色指甲》
作者: 丁朝君   来源: 朔方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都市文学   精神负荷   女性知识分子   商品社会   世相   长篇小说   作品   最大限度   当代女性文学   深圳  
描述: 面对着艾琳奉献给读者的长篇小说《金色指甲》(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版),我理应为她的作品说一点儿什么,然而,手中的笔沉重,心更沉重。我知道为了这本书,她熬了七年时光。这七年,有创作的激情似火,有企盼的热情破灭,有灾难突降的不幸,有双重痛苦的承受,有四处求助的艰难,有彻夜难眠的悲凉,有……终于有了《太阳城》的连载,有了《金色指甲》的出版。艾琳,娇小柔弱的身躯承载着超重的精神负荷,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她南下深圳数年,为了心中不灭的文学之火,为了追求生命的辉煌,她上下求索,默默耕耘,终于为当代女
解构“母亲神话”与重建“母性关怀”——切入女性文本的一种视角
作者: 王虹艳   来源: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亲神话   母性关怀   女性文学  
描述: 母亲作为女性文本最常见的性别角色,隐含了女性写作、女性意识的诸多信息,她不仅是一种伦理象征,同时也构成了女性文本中重要的文化、审美空间,她是父权社会建构起的神圣的性别神话,同时也是女性文本中即将建构起的文化与伦理关怀的一个重要砝码.笔者通过关注女性文本对传统的"母亲神话"的消解,来透视中国女性文学的总体特征以及一种基于性别意义上的母性关怀的可能性.
< 1 2 3 ... 95 96 97 ... 124 125 12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