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667 条
-
《镜花缘》女性描写词语研究
-
作者:
刘彤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镜花缘》
女性描写词语
文化义
分类
-
描述:
本论文以《镜花缘》女性描写词语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界定分类,并把语言词汇与文化结合起来,探讨女性描写词语背后所反映的社会文化、思想意识。 明清小说一直是研究近代汉语的重要语料,《镜花缘》是清代继《红楼梦》之后又一部描写女性的长篇佳作,但学术界对其一直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尤其是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的论文很是寥寥。据不完全统计,从语言方面对《镜花缘》进行研究的专题论文目前有六篇,以女性描写词语为专题对《镜花缘》进行专书研究以前没有人做过,而针对单一性别类词语进行专书专题研究的论文,目前仅见《
-
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女性概念
-
作者:
孟洁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他者
女性角色
自我
幻灭感
-
描述: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1888-1923),20世纪现代主义短篇小说的先驱,在短篇小说艺术创作技巧和理念等方面独树一帜。本人借助文本细读和他者理论对曼斯菲尔德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女性角色,从社会文化以及心理层次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审视总结曼斯菲尔德的女性概念,作为对曼斯菲尔德研究的有益补充。 本文开篇对曼斯菲尔德的中外研究进行了历史性的回顾和梳理。主体部分作者在他者理论的基础上,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将女性角色按照其所属社会阶层分为“边缘人物”和“中心人物”。前者是一群在社会底层为生存而奋斗的年轻女性,贫困、阶级压迫以
-
从《红》看佐多稻子的矛盾的女性意识
-
作者:
陈静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红》
佐多稻子
妻子角色
母亲角色
矛盾
-
描述:
昭和文学在近代文明急速发展、传统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呈现丰富多彩的多样性。昭和初期的文坛的特点:一是无产阶级文学席卷文坛,二是女性文学的隆盛。无产阶级出身的女流作家接连不断的登场,产生了像佐多稻子、林芙美子、林平泰子等新进作家。新进的女性作家开始关注和探索下层女性所受到的来自阶级差别和性差别的双重压迫的现实问题。佐多稻子的代表作《红》也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创作而成。佐多稻子出生在急速败落的中层阶级的家庭,8岁失去母亲,12岁辍学到和泉桥的牛奶工厂劳动,之后就一直四处劳动来支撑家庭开支。长
-
从“它们”到她们:解读《紫颜色》中母女两代人的形象
-
作者:
李涛
来源: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型
黑人女性
自立觉醒性
-
描述:
艾丽斯·沃克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黑人文学界突起的一颗新星,她一生都在致力于探讨黑人女性的命运和前途问题。她的长篇小说《紫颜色》一发表便获得好评。本文依据女性主体意识之多寡对《紫颜色》中的两代黑人女性形象进行简单解读。
-
从刘兰芝到林黛玉:封建长夜里妇女爱情文明的进程
-
作者:
暂无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古典作品
崔莺莺
杜丽娘
刘兰芝
林黛玉
-
描述:
封建时代,中国女性的命运极为悲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里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一系列女性形象光彩夺目,她们对爱情的追求是我国女性爱情文明进程中的里程碑,显示了社会的进步。
-
影响铁凝笔下女性人物的因素探析
-
作者:
姚舒扬
易若冰
来源:
文学教育(中)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人经历
家庭环境
文学之师
铁凝
女性人物
-
描述:
铁凝笔下的女性人物,是铁凝的代表,更是一个时代的代表。影响铁凝笔下女性人物的因素有很多。大体可以分为:家庭环境,文学之师,个人经历三方面。正是因为铁凝拥有不同于他人的生活、经历等因素,才使得如此众多典型的女性人物形象得以诞生。
-
关于文学作品中女性人物形象塑造的分析
-
作者:
申合娟
来源:
大陆桥视野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觉悟
觉醒
无力反抗
斗争
愚钝
-
描述:
在中国古代的戏剧、小说中,作家们塑造的人物形象可谓形态各异。难能可贵的是,在中国古代的文学宝库中,作家们还塑造了性格各异的女性人物形象,由此而真实地再现了中国古代女性成长的足迹。同时,也记录了男性主体对女性由关注到认可,再到肯定的历史过程。
-
同情与理解:由《罗克珊娜》看笛福的女性观
-
作者:
胡亚兰
来源:
剑南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文学作品
女性观
《罗克珊娜》
《鲁宾逊漂流记》
情与理
笛福
女性人物
-
描述:
在传统的文学作品中,男人总是被认为代表着整个人类.早期英雄传说中,女主人公要么缺失,要么而女主人公在文学作品中一般都是男性作者想象的投射.在笛福的第一部小说<鲁宾逊漂流记>中,女性人物以及家的概念就被整体淡化了.
-
龙骨·记忆·第三空间:《接骨师之女》的“边界写作”策略研究
-
作者:
梁福江
来源:
疯狂英语·教师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边界写作
第三空间
记忆
龙骨
-
描述:
谭恩美在《接骨师之女》中利用边界写作策略,用龙骨等意象渲染东方文化气场,在记忆和现实交错中展现了三代女性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和血脉关联。作品在探讨母女冲突与融合、散居与寻根这些问题的同时,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华裔美国人勾勒出超越种族边界的第三空间。
-
新形势下我国农村女童教育问题探讨
-
作者:
黄颖
任军利
来源:
农业考古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和谐
农村教育
农村女童
性别平等
-
描述:
新时期赋予了农村女童接受教育更加丰富的意义。然而在义务教育新背景下,女童教育仍然存在未妥善解决的诸多问题。建立完善的农村女童教育机制必须依靠宣传,建立政府为主的教育救助和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机制,营造全社会范围内的性别和谐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