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307 条
-
论安吉拉·卡特对经典童话的女性主义重构
-
作者:
李庆建
来源:
山东科技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安吉拉·卡特
重构
童话
女性主义
-
描述:
本文选取以法国童话作家夏尔·佩罗为主所创作的经典童话为样本,分析了英国女性主义作家安吉拉·卡特对这些经典童话的解构,并重点论述了安吉拉·卡特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对这些经典童话的重构和改写。卡特在其重构中颠覆了传统童话中男性霸权下的女性形象和两性关系,并通过其改写后的童话逐步去探讨如何解决两性二元对立;结果发现女性霸权其实质与男性霸权一样,不可能解决男性和女性之间的矛盾,只有男女之间实现真正的和谐平等才能最终达到两性平衡,解决两性对立矛盾。 本论文主体部分共分三章。第一章介绍了女性主义作家对经典童话的解构,指
-
从现代到后现代:《占卜者》中女性的自我实现
-
作者:
庾莉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实现
成长小说
后现代
自由女性主义
双重边缘化
-
描述:
玛格丽特·劳伦斯在她的最后一部小说《占卜者》中完成了她对二十世纪中期女性争取完整自我和生存的文学探讨。本文作者通过详细论述女主人公及其女儿的处境,旨在研究劳伦斯对于女性自我实现的认识和理解。 《占卜者》采用了成长小说的体裁,讲述了主人公在经历了各种人和事后走向成熟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女主人公的自我形象的建立受到了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的影响,由此证明了女性主义关于自我的发展性本质的假设。劳伦斯在叙事结构和技巧上的创新技法有效地使她展现女主人公难以言表的思想和丰富的内心活动。 在小说中,主人公被塑造成了一位现
-
老板娘也是老板吗?:一种女性主义的分析
-
作者:
林仙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老板
话语分析
质性研究
老板娘
-
描述:
随着妇女创业和女企业家的蓬勃发展,妇女创业者和女企业家在获得了经济权力和利益的同时在女性地位和女性生命本体上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和完善。但仅仅围绕经济说妇女地位并不可行,若不正视经济领域所隐藏的性别
-
从黑人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宠儿》
-
作者:
陈平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黑人女性主义批评
奴隶制
托妮·莫里森
美国小说
《宠儿》
-
描述:
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托妮·莫里森是当今美国文坛一位十分引人注目的黑人女作家。她的第五部小说《宠儿》被一些评论家认为是她最好的作品,并在1988年为她赢得了普利策文学奖。《宠儿》自面世以来就引起了评论家的极大兴趣,被认为是“美国文学史上的里程碑”。 由于托托妮·莫里森的黑人及女性身份,小说《宠儿》深深根植于非裔文化传统和黑人女性的独特体验及经历。从一个黑人女性主义者的角度,莫里森突破传统文学经典中黑人女性的刻板模式,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黑人女性形象,揭示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下黑人妇女的复杂精神世界,积极建构
-
当代白族妇女地位研究:以大理市周城村为例
-
作者:
宋雅思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神圣生活
妇女地位
世俗生活
策略选择
地位均衡化
-
描述:
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妇女运动和妇女研究从西方世界开始勃兴,如今已经遍布全球。妇女地位有了极大的提高,人们的观点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对妇女的刻板印象,文化上的歧视仍然存在。此种情况下,当代中国少数民族妇女究竟处于何种地位,有待于通过社会事实来具体呈现。特别是妇女自身在各个领域的地位的现状研究和对比研究值得学界进行深入探讨。 本文采用田野三角的研究方法,通过深入白族村庄进行实地调查,参与观察了白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宗教法事活动以及社区宗教组织的活动,并进行了结构和非结构访谈,获取了有关于白族妇女在世俗生活
-
伊莱恩·肖瓦尔特和“女性中心批评”
-
作者:
汤莹
来源:
贵州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中心批评学
妇女中心批评
女性文学理论
女性文学传统
伊莱恩·肖瓦尔特
-
描述:
伊莱恩·肖瓦尔特是美国女权主义批评的创始人之一。她的职业生涯和事业成就几乎与美国女权主义同步发展。她对美国女权主义批评的最大贡献和理论成就是挖掘女性文学传统、构筑妇女文学的大厦、创立“妇女批评学”,倡导女性文化。虽然她的理论不断受到来自法国学派的攻击,但肖瓦尔特在当今美国学界的重要地位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对其批评的密切关注与详细阐发是对其贡献的承认。但国内对肖瓦尔特的理论的关注,仅限于为数不多的笼统介绍,导致其处于一种几乎被遗忘的状态。这种缺乏了解带来的误解与贬低影响了对肖瓦尔特理论的接受,妨碍了对其批评成
-
傲慢与偏见:招贴设计中女性形象的思考
-
作者:
张小林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贬损
男权
挑战
女性主义
女性
-
描述:
招贴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的一种,是一种直观化的表现形式,女性形象作为图形语言一直被广泛应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现代商业招贴设计中运用女性形象作为传递商品信息的手段过于泛滥并有贬损女性的倾向。这种渗透在招贴设计中的性别差异,反映出一个社会的性别形态意识。在当代追求男女平等的社会里,维护女性在社会精神层面的主体意识,重视女性在精神领域的自我精神维护意识,反思社会给女性冠以无形的精神枷锁的批判性思考尤为重要。看似风平浪静,一切都在平稳向前发展,但是难以避免存在内在的骚动和挑战。和谐社会形态需要和谐性别形态,对招贴设
-
从琼崖妇女运动看琼崖一大的时代意义
-
作者:
张瑞芬
来源:
中共琼崖一大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海南妇女深受政权、神权、族权、夫权的沉重压迫,被四条绳索紧紧束缚着。1924年到1927年的大革命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高潮,妇女运动在全国蓬勃发展,琼崖妇女运动作为全国妇女运动的一部分,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制约,琼崖地区的妇女运动开展一直比较缓慢。中共琼崖一大召开后,在琼崖地委的领导下,由共产党员充当先锋和模范,深入妇女群众,进行了艰苦细致的组织发动工作,推动了琼崖妇女运动的开展,促进了琼崖大革命形势的高涨。
-
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中女性话语的嬗变:从《金锁记》、《方舟》到《一个人的战争》
-
作者:
蔡玉华
来源:
青年科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话语
女性形象
-
描述: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女性话语的嬗变大致可分三个发展阶段:从五四以来套在黄金枷锁中的曹七巧对失语的挣扎到80年代《方舟》中的寡妇俱乐部模仿男人话语的尴尬再到90年代的林白等力图用躯体写作创建女性话语的决绝,这一话语嬗变过程同时也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女性意识的嬗变过程。
-
战争背景下的城市文化与女性写作——20世纪40年代沦陷区女性文学的一种解读
-
作者:
朱念
来源:
南京社会科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写作
战争
城市
40年代
-
描述:
虽然沦陷区女性文学关于城市的书写只能作为一种异质的书写方式进入作为书写重心的乡土文学,而且背负着现实政治的沉重负担,但它却以其创作实绩构成了战争时期女性文学的重要一翼.女性书写对于市民阶层生活的精准把握颠覆了传统的审视城市的眼光和角度,将日常的凡俗生活写出一派泼辣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