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德音莫违,及尔同死——浅析《诗经》婚恋诗中的女性心理活动
作者: 韦宗良   来源: 大众文艺(理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德音   命运感   褰裳   如兄如弟   外在美   将仲子   婚恋诗   女性心理   邶风   现实主义文学  
描述: 《诗经》三百零五篇中涉及女性形象诗歌共有一百零一首,约占诗经三分之一[1],女性成为诗中描写主体,做为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神圣之源,《诗经》赋予女性比在现实社会里更为崇高地位。在这些描写女性坎坷命运感人诗篇里,全面展示女性内在美与外在美,女性遭遇苦难与不幸,女性欢喜与幽怨。而《诗经》
浅谈女性主义视角下张爱玲与王安忆的文学比较
作者: 白宝善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王安忆   人文关怀   女性主义  
描述: 张爱玲和王安忆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两个奇异的亮点。在张爱玲与王安忆上海传奇的书写与建构中,女性主义是她们笔下最能体现女性社会与市民意识的载体。张爱玲与王安忆的作品将女性作为立文的视角,时刻关注着女性的命运,从生存状态、情感层面等对女性加以观照,塑造出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凸显出鲜明的女性主体意识。
时尚女性的最爱:13英寸及以下尺寸规格便携笔记本汇总
作者: 暂无 来源: 数字生活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便携   无线网卡   操作系统   笔记本电脑   处理器   外观设计   配置参数   摄像头   显示卡   女性形象  
描述: 柔美的女性婀娜多姿、干练的女性神采飞扬、活泼的女性俏皮可爱、安静的女性恬美淡然……多姿多彩的女性形象就如同一个个装点世间的精彩元素,让我们所生活的空间愈发多元、充满活力。在IT业界,笔记本可以说正是最为充满活力的产品线之一,女性世界与笔记本的结合可以说是最为强档的一种情侣配。自然,已经有许多厂商意识到了这点,推出了多款以女性风格作为主打的笔记本,在这个日渐同质化的笔记本世界里寻求到了突破点,彰显了自我品牌的特色。
白族情歌中的理想女性美及其社会意义
作者: 李晋昆   来源: 大众文艺(理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社会意义   白族情歌  
描述: 在经典白族情歌中,有许多对女性美的比喻和描绘,构成了白族理想女性形象的自然美、灵动美和心灵美特征。由于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影响,白族女性普遍文化水平较低,女性审美理想通过歌会等口头传播途径,实现了白族情歌对现实白族女性的教育塑造功能,促进了白族女性的内秀外美,并对白族社会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觉醒后的自我蜕变:中国现代女性文学流向一瞥
作者: 缑英杰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俗女性   独立女性   叛逆女性   现代女性文学  
描述: 文章所探讨的中国现代女性文学,是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女性作家所写的关于女性自身生命历程或心灵状况的文学,它更重视作家的女性主体意识。在这一分析视角下,本文拟定从文学史中凸现出三个分期,即叛逆女性阶段、独立女性阶段和世俗女性阶段。
盛开在散文界的一束奇葩:女性散文创作心理探源
作者: 王玉琦   王斌   来源: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散文   创作心理   女性  
描述: 女性与文学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即使在男权盛行的社会里,她们依然在努力地寻求属于自己的清新自由的空间.印使在女性文学与男性文学基本抗衡的年代里,女性散文仍能闪亮地镶嵌在文学宝库中.所以,对女性散文的研究就成为了我们打开女性文学的一把钥匙,更是走入女性心灵深处的一扇大门.在众多的文体中,为什么女性首先钟情于散文,并在散文界一直独树一帜,且沿着自己的轨迹向前发展呢.本文将从自身的实践与体验中予以精微的剖析.
日本女性主义文学发展简述
作者: 李先瑞   来源: 第五届全国大学日语教学研究国际研讨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1.导论女性主义文学,顾名思义,指的是反映女性主义思想的文学。女性主义思想简言之就是争取妇女独立和解放的思想,或者说它是要求男女平等的思想。明治维新后,人们受近代化及人权运动的影响,许多女性意识到时代的巨变,也逐渐找到了表达自我和全身心投入到现代生活的方式,女性文学得以复苏。其中
勇敢的拓荒者的奋斗:浅析拓荒时代威拉·凯瑟笔下的女性的自我实现
作者: 华蕾   来源: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实现   拓荒者   创业精神  
描述: 威拉·凯瑟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潜心描写美国中西部拓荒时代的伟大女作家.凯瑟以美国西部边疆生活为背景,创作了一系列内布拉斯加小说.<啊,拓荒者>和<我的安东妮亚>就是内布拉斯加系列小说中的两部以女性的独特经历和感受为题材的作品,也是凯瑟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在这两部作品中,凯瑟所塑造的亚历山德拉、安东尼亚打破了传统的女性文学形象,摆脱了伊甸园中那个依附于亚当的夏娃的影子,她们富有激情、敢于创造,凭着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坚韧的内在力量,艰苦奋斗,最终达到理想的彼岸,获得了自我实现.
福建女神崇拜的社会性别思考:以妈祖、严婆为例
作者: 黄陈芳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性别文化   女神崇拜   性别差异  
描述: 女神崇拜不仅是民间信仰的一部分,也是社会性别文化的一种表征,女神崇拜参与了女性社会性别的建构,福建女神的产生与女性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休戚相关。本文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女性学、社会学和文化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运用社会性别分析视角,运用文献分析法、田野调查法、比较分析法探讨福建女神文化建构的社会背景及其特点,分析福建女神崇拜事象中的社会性别关系,客观评价女神的形象和女性的地位,揭示性别不平等的客观实在,揭露女性受压迫的文化根源,亦倡扬女神崇拜的积极意义,肯定女性合法的文化地位和价值性,发出女性的声
论《水浒传》女英雄形象的时代价值
作者: 于倩   来源: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角色意识   女英雄   《水浒传》   女性形象  
描述: 和内在精神意识方面的比较分析可知,她们改变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女性角色意识附属于男权文化和缺乏女性主体意识的狭隘格局。从这三位英雄身上看到中国古典文学中女性角色意识的初步觉醒。
< 1 2 3 ... 85 86 87 ... 229 230 23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