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清丽柔美 深婉哀怨―试论易安辞的艺术内蕴(下)
作者: 罗进军   杜宏春   来源: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清照   清丽柔美   深婉哀怨  
描述: 词以“婉约”为宗,李清照素被称为婉约派的主要代表。其词摒弃晚唐、五代时浓艳柔媚的词风,以清丽见长。她的前期词以柔婉风格为主,大都表现和丈夫分离后的闲愁情怀,擅用白描手法刻画柔美的女性形象,语言含蓄。而后期则以沉重凄婉为主要基调,笔调沉重,表达出深婉哀怨的词境。
清丽柔美 深婉哀怨——试论易安辞的艺术内蕴(下)
作者: 罗进军   杜宏春   来源: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清照   清丽柔美   深婉哀怨  
描述: 词以“婉约”为宗,李清照素被称为婉约派的主要代表。其词摒弃晚唐、五代时浓艳柔媚的词风,以清丽见长。她的前期词以柔婉风格为主,大都表现和丈夫分离后的闲愁情怀,擅用白描手法刺画柔美的女性形象,语言含蓄。而后期则以沉重凄婉为主要基调,笔调沉重。表达出深婉哀怨的词境:
现代女性的急先锋——浅谈钱钟书笔下的孙
作者: 罗淑娟   来源: 九江师专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先锋   孙柔嘉   现代女性  
描述: 自《围城》问世以来 ,孙嘉这一角色似乎就被广大的读者及评论家们视为肤浅 ,庸俗 ,而又工于心计的有点令人望而生畏的反面的女性形象。但笔者却认为 ,长相平凡而又受过高等教育的孙嘉正是现在那些所谓的“白领”、“金领”女性们的先锋先驱者
浅析《围城》中的男权意识——以鲍小姐、孙嘉为例
作者: 刘虎波   来源: 现代语文 文学研究 上旬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话语   男权中心意识   女性  
描述: 关于《围城》中的女性形象,历来是按照叙述者的思路,把鲍小姐、孙嘉等人物界定为猎捕男人的可笑可鄙的角色,而读者研究者也往往顺从了作者的思路,对她们嗤之以鼻,却很少能够发现作品中潜在的男权意识。本文将以《围城》中对两个女性人物的描写为例来浅析围城中渗透出来的男权意识。
温柔清新的歌吟——冰心创作简论
作者: 张玉秀   来源: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论   冰心创作   女性特色   女性形象  
描述: 冰心的问题小说的创作,沉痛直言、深深植根于当时的社会现实厚土之中,具有很大的醒世作用;冰心的作品以女性的视角、女性的体悟、女性的展示方式、以童稚般的声音向世间播撒爱的哲学;冰心塑造了一批温柔可爱的“姊姊”形象,每-个女性形象都闪烁着真善美的光彩和漾着爱的回音。
理想的时代新女性与现实的善良普通人:论王汶和路遥小说中的农村女性形象塑造
作者: 廖晓军   来源: 唐都学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追求   艺术表现   新女性   普通人   小说   农村  
描述: 从时代新女性与善良的普通人、理想的激情与凝重的审视、同中有异的艺术表现三方面研究了王汶和路遥小说在农村女性形象塑造上的不同特点和方法,可发现这两位作家在不同的时代环境氛围中不同的美学追求和创作特色.
主流话语下潜在的女性话语:宗璞小说《红豆》《三生》解读
作者: 孙仲英   来源: 四川外语学院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话语   红豆   宗璞   主流话语   三生石  
描述: 本文以女性文学视角关照宗璞的文本《红豆》和《三生》,通过与“十七年”时期和“伤痕文学”时期主流话语的对比,展现文本中隐藏在主流话语之下的女性话语。这是本文解读宗璞小说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本文还试图
那片美丽的罂粟花——略论张抗抗散文集《柔弱与柔韧》中女性意识之表现
作者: 高文丹   来源: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柔弱与柔韧》   女性意识  
描述: 张抗抗是一位成熟睿智的女性作家,其女性话题散文集《柔弱与柔韧》既有张抗抗散文所惯有的理性思辩色彩,又体现出了鲜明突出的女性意识,从反思女性命运、记述女性人物、体验女性生活三个方面入手,评析了女性意识在其中的表现。
论《夜色温柔》中的新潮女郎形象
作者: 张丽莉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菲茨杰拉德   新潮   形象   精神分裂症   个性觉醒   尼科尔   寄生虫   婚姻   新女性   小说  
描述: F·S·菲茨杰拉德(1896-1940)是美国20世纪上半叶著名小说家,是爵士时代的桂冠诗人和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他所塑造的新女性形象——新潮女郎给读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笔下的这些女性新潮、独立、有魅力、有勇气,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去追求自己的幸福,既是典型的爵士乐时代的女主人公,也是菲茨杰拉德小说的特征和标志,这一形象在《夜色温柔》中体现得尤为明
《圣殿》:女性形象视阈下“阿特斯房屋的倒塌”的艺术再现*
作者: 王钢   来源: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罪恶   福克纳   “阿特柔斯房屋的倒塌”   女性形象   《圣殿》  
描述: 《圣殿》在福克纳小说体系中具有承先启后的文化意义和价值。它和其它描写女性罪恶的小说一样是福克纳女性形象视阈下“阿特斯房屋的倒塌”主题艺术再现的文学范本。福克纳在女性形象塑造上与圣经神学思想具有明显
< 1 2 3 ... 7 8 9 ... 88 89 9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