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特殊女性的心态:论陈白露与娜娜的自我意识
作者: 朱招荆   来源: 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存意识   自我意识   女性意识   思维方式   婚姻意识   批判精神   知识女性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陈白露  
描述: 曹禺笔下的陈白露与左拉小说中的娜娜,同属上流社会的高等妓女,纵使红极一时,使四座倾到,到头来都摆脱不了悲剧性的结局。单凭这两个女性形象所呈现出来的复杂的社会内涵和历史性的批判精神,就很值得进行比较分析。本文试图从另一视角,即以人物形象的自我意识为主要透视点,考察两者的合理内核、逆差系数,从而勘探出东方式的知识女性与西方式的时髦女性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一在作家的心目中,陈白露和娜娜都是“不健全的女性”。她们是无夫之妻,无家之妇,“白天推杯来换盏,天天晚上换新郎”;然而她们既不是巴黎街头逢人拉客的娼妇,也不是
南方局妇委与抗战时期的重庆妇女
作者: 林庭芳   来源: 理论与改革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晓梅   吴克坚   抗日运动   支援前线   劳动妇女   代表团成员   孩子剧团   妇女组织   廖似光   妇女工作  
描述: 南方局是我党设在国统区领导南方地区党的秘密工作机关。一九三八年一月中旬成立,由周恩来,董必武、博古、邓颖超、何凯丰、吴克坚等组成。周恩来任书记,邓颖超分管妇女工作。一九三九年二月十五日,南方局妇女委员会在重庆成立,邓颖超任妇委书记兼陕甘宁边区各界妇女联合会驻渝代表团团长,统一领导妇女运动,张晓梅、廖似光。张玉琴等为妇委和代表团成员。南方局妇委成立后,在组织发动重庆各阶层妇女投入抗日运动,募捐慰劳,支援前线,抢救难童,与敌人争夺接班人等方面发挥了特殊的作用。作出了重宴的贡献。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妇女报刊
作者: 刘巨才   宋学群   来源: 新闻与传播研究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国民党   中国现代史   妇女解放运动   中国妇女   妇女运动   农村妇女   妇女工作   国统区   妇女报刊  
描述: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的妇女报刊,按其发展情况,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1937—1940年为蓬勃发展时期,出现了中国现代史上妇女办报刊的新高潮,妇女报刊创刊数量创历史最高记录;1941—1944年为萎缩时期,由于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镇压民众抗日活动,迫使妇女报刊纷纷停办;1945—1949年,随着抗战的胜利和国统区民主运动的高涨,妇女报刊略有回升。1947年以后,由于解放战争胜利进行,
对《人生》中两个女性的思考
作者: 孙爱芳   来源: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加林   《人生》   婚姻道德   刘巧珍   下地狱   道德观念   爱情   值得赞美   姑娘   女性  
描述: 路遥同志在他的优秀中篇小说《人生》中塑造了两个不同道德观念的女性——刘巧珍和黄亚萍。这两个性格迥异的艺术形象,引起读者的深思——什么样的女性值得赞美?作者通过这两个女性的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的立场、观点。即:提倡爱情的忠贞专一的共产主义道德。 刘巧珍是个对纯洁的爱情有着美好憧憬的农村姑娘。她外貌美、心灵美、行为更美。
对部分租赁承包企业女工情况调查
作者: 靳雪芬   杨淑英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职工   分租   情况调查   总工会   男职工   承包企业   女工   职工代表大会   租赁承包   女工组织  
描述: 一、女职工工作的基本状况 经济体制改革为广大女工发挥聪明才智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她们想改革、盼改革,和男职工一起积极投入改革。成为改革的巨大动力。通过对24个单位的调查分析,基本状况是: 从组织上看,企业工会组织健全并能积极发挥作用的20个,占83.33%,组织不健全的2个,占8.33%,与党政团合并一体的2个,占8.33%。92%的工会女工组织能在竞争的新形势下,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
重视少数民族妇女的作用发展民族地区经济
作者: 程昭星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贵州少数民族   经济活动   少数民族地区   风俗习惯   商品生产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作用   传统观念   商品经济   少数民族妇女  
描述: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的发达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妇女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社会、经济和风俗习惯等因素的作用,当地妇女在经济生活中的作为更显得突出.但这一事实,并未受到人们和有关方面的重视,当然更谈不到对之进行有力的领导和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引导的问题,使得少数民族妇女这支本可以发挥更大作用的劳动者队伍,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笔者不揣浅陋,在此略抒己见.
困惑·探求·超越·——近年来女性文学的发展与嬗变
作者: 宋晓英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子汉   女作家   口述实录文学   自我渲泄   张洁   题材   爱情   视境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描述: 十年来女性文学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由情绪型的“自我渲泄”,经历了寻求“爱的权利”,“寻找男子汉”,“寻找自我价值”等曲折的过程,终归于理性的“超越自我”,在题材上不断拓宽,认识上不断升华,创作风格由单纯的“纤丽婉约”发展为丰富多姿,这是新时代女作家们不断努力的结果。
80年代台湾女性文学管窥
作者: 张承意   来源: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女性主义   家庭生活   女性作家   年代   妇女   当代台湾   廖辉英   传统女性   台湾女性文学   新女性意识  
描述: 小引:从亚当、夏娃说起据《圣经》载:上帝创造了第一个人类个体——亚当,但亚当整日愁眉不展,抑郁寡欢。为了解除其寂寥,上帝趁亚当沉睡之肘,从他身上取出一根肋骨,并用这根肋骨造就了人类第一个女性,名曰夏娃。后来,蛇引诱她偷尝了禁果,于是萌发了性欲;亚当、夏娃生下二男一,从此,人类绵绵不息,繁衍生长。
由美丽的忧伤到解脱和粗放(新时期女性诗歌嬗变形态内窥)
作者: 程光炜   来源: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咏叹调   军事文学   妇女地位   妇女解放   文学创作   女性诗歌   意识   公共汽车   女性文学   热门话题  
描述: 近年来有关女性文学的议论,渐已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诸如争取女性尊严与自身价值、女性文学的雄化和无性化、军事文学中的女性形象,以及文学创作中的妇女地位及其参与意识之类的阔论,竞相涌现、纷至沓来,颇有点儿象《公共汽车咏叹调》中那辆负载超重的车厢中的拥挤和吵闹。各种并列的、互补的、对应的乃至相互抵牾的观念,都
由美丽的忧伤到解脱和粗放:新时期女性诗歌嬗变形态内窥
作者: 程光炜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军事文学   女性诗人   妇女地位   舒婷   傅天琳   女诗人   王小妮   翟永明   女性诗歌   女性命运  
描述: 近年来有关女性文学的议论,渐已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诸如争取女性尊严与自身价值、女性文学的雄化和无性化、军事文学中的女性形象,以及文学创作中的妇女地位及其参与意识之类的阔论,竞相涌现、纷至沓来,颇有点儿象《公共汽车咏叹调》中那辆负载超重的车厢中的拥挤和吵闹。各种并列的、互补的、对应的乃至相互抵牾的观念,都
< 1 2 3 ... 7 8 9 ... 28 29 3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