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女性作品中的自恋与自闭
作者: 惠百团   来源: 唐都学刊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恋   自闭   神性   自我   迷失  
描述: 女性作品中的自我迷恋与自我封闭也是女性写作中寻找“自我”的一种表现。 2 0世纪 80年代初的女性写作 ,在“自我”形象上的姿态是一种“寻找”和姿态 ,是失落之后的重新面对。而 90年代的“自我”形象又有所不同 ,在经历了确立、重建与进一步的认知之后 ,女性文学作品中的“自我”开掘走向更为深化的局面 ,其个性之丰富 ,姿态之鲜明都是此前女性写作所不能比拟的 ,尽管其中还有一些迷失 ,但从根本上说 ,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努力 ,女性“自我”形象的发展仍然无可否认地证实着女性对自身性别的认知正一步步走向更为真实与
阅读期待视野与极端化女性写作现象刍议
作者: 万莲子   来源: 现当代文学文摘卡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极端化女性写作现象   阅读期待视野   接受美学  
描述: 接受美学中的文学阅读期待视野表明,文艺接受必然地带有接受者的主观心理成份和个性色彩,体现出他/她的审美情趣和素质,使接受后的作品与原作相比发生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变形”。文学欣赏接受中的文化审美过程就是对文学历史的添砖加瓦,是使文学既成历史丰富生动的最好表征。从阅读期待视野中,人们对20世纪末中国女性文学中极端化女性写作现象的迥异态度,尤其可以证实这一点。文学欣赏的开放性满足了无限多样的阅读体验与阅读好奇心。
文学创作的女性主义初级阶段
作者: 余韶文   来源: 北京纪事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种子发芽   用身体写作   女作家   市场经济   初级阶段   文学创作   自由主义   文学写作   女性写作   女性主义  
描述: 有图书业内资深观察家认为:2000年是一个女性文学写作格外耀眼的年份,有影响力的作品多出自女作家,有影响力的文学事件也多与女作家有关,并形成了一种现像。于是人们自然而然要问一个为什么?也不必要大惊小怪,不是早有论断说文学其实更适宜情感细腻的女性来操练。更何况同样的作品由女人写来似乎总比男作家多了几分说不清的卖点,特别是万一牵扯到用身体写作一类的敏感话题,温度就更是急剧上升了。在保守与封闭的年代和环境里,女人总是不甚起眼的。而女性似乎就是为改革开放而生的,一旦自由主义的春风吹拂、市场经济的种子发芽,女性写作
熊女神话母题在韩国文学作品中的复制
作者: 赵杨   来源: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韩国神话   复制   母题   熊女  
描述: 母题 ,是构成神话的基本情节元素 ,它作为文化的遗传基因 ,被反复地复制、组合到不同的文学作品中。韩国神话故事《檀君神话》中熊女受难及感情追求母题的复制 ,使许多韩国文学作品 ,如善化公主、水路夫人、谢氏夫人、春香等朝鲜民族所钟爱的女性文学形象 ,都得以沿袭了熊女形象的一个或多个侧面。它揭示出历史沧桑 ,但人类本质的变化却细微难辨。
不经意中的感悟——谈谈我对女性诗歌的认识
作者: 潘虹莉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风格   写作意识   中国   女性诗歌   文学评论   女性文学  
描述: 这么多年来,以女性的身份写诗、编诗,并没有对自己的性别在过意。写诗的时候,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尊重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诗意纯美、语言朴素的作品。编诗的时候本着不遗漏一篇好作品的原则,兢兢业业。听人们谈论女性诗歌是这两年的事,尤其《诗林》(2000.2)推出三人谈:《关于(翼)与女性诗歌的对话》一文
书情
作者: 鲍红   来源: 出版参考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文学   女性作家   女性视角   日本文学   文学史   参考工具书   法国市场   动画制作   杰克·伦敦   女性文学  
描述: 电影及电脑动画制作业方面也很活跃,它每月会出3~5本新书。 1月份时,公司推出了《尼可伯三部曲》,这是一部荒诞而滑稽的科幻小说,主要描述了21世纪在埃及众神和人类之间的矛盾和对抗。胡曼诺德公司的新版本书在一卷中包含3个独立的故事,这本书在法国售出了大约30万册。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11-6期文章总目录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01年   妇女参政   陕甘宁边区妇女   《婚姻法》   女性素质教育   女性文学   子学   先进职业女性   总目   女性主义教育  
描述: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11-6期文章总目录
香港流行曲歌词中的女性形象(1985—2000)
作者: 陈美丝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刻板印象   父权体制   流行曲   歌词   女性形象  
描述: 女性主义的崛起,提供新的视角去审视社会状况,提醒人们消除性别因素所导致的不平等或歧视,以期建立两性平等的关系。本文希望以流行曲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女性形象的问题,了解香港社会对女性制约的情况。 本文选取1985年至2000年期间香港的“十大中文金曲”和“劲歌金曲”排行榜首十名的歌曲,扣除重复获奖歌曲,非粤语歌曲,及歌词内没有女性形象的,共计197首。把歌词中呈现的女性形象的特征加以分类、归纳,再深入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文本。 歌词所呈现的女性形象可分为两类:刻板化的及多元化的,而大部分是刻板化的
论张洁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廖琴芳   来源: 西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洁   女性形象   小说   短篇小说  
描述: 在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坛上,张洁是一位勇敢的女性,以写作具有女性意 识和反映女性问题的作品著称。张洁的小说塑造了众多性格各异的女性形象—— 尤其是知识女性形象。在张洁最初的创作中,女性形象的理想色彩较浓,艺术表 现上偏重于浪漫主义方法。进入80年代以来,《爱,是不能忘记的》和《沉重的 翅膀》等作品中的几个女性形象,着重表现妇女的不幸、艰辛和她们在逆境中的 奋斗精神,艺术表现上更多的运用了现实主义手法。近期的《红蘑菇》《只有一
贾平凹小说女性形象论
作者: 何冬梅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美   审美心理   贾平凹   女性形象  
描述: 该文力求通过研究贾平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女性美特质,去观照贾平凹独有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追求.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解读贾平凹及贾平凹的小说,从而远瞻贾平凹小说创作方向.全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贾平凹不同创作阶段的
< 1 2 3 ... 73 74 75 ... 83 84 8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