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十七年”《光明日报》女性媒介形象研究
作者: 杜宇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闻框架   “十七年”   《光明日报》   女性媒介形象  
描述: “十七年”女性研究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这是女性从私人的家庭空间走向广阔社会空间的重要时期,“十七年”大众媒介全面承担了这种女性政治身体的知识建构任务。然而长期以来,大多数学者批判这个时期的女性形象,认为其在政治主体的叙事中,为了配合主流意识和价值观的宣扬,显得模式化和仪式化,而忽略了女性的性别与个性特征。尽管“十七年”女性媒介形象的书写上存在悖论,但对于这个媒介意识全面转换的关键性阶段,大众媒介从主流政治视野的角度对活跃在政治舞台、生产线上的女性形象的描写和建构,是对建国后我国女性堂而皇之进入中国革命与
民国女性发式与现代文学叙事研究
作者: 卢婉静   来源: 厦门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民国女性   文学叙事   发式变迁  
描述: 本文以民国女性发式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叙事为研究对象,透过关注女性发式被各种文化与政治意识形态规训的过程,探讨女性发式及其隐喻意义在现代文学叙事过程中被挪用、拆解与再创造的文本境遇。全文在论述脉络上共分成三章。第一章剖析了晚清至1920年代末民国社会的文化转折,以此导引出近代女性剪发的变迁过程,及被赋予的反抗封建、追求女性个体婚恋及政治自由的政治性表征,也梳理了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摩登”与“摩登女性”的语境,以此阐述近代女性烫发作为摩登符号的生成过程,及其被赋予的追寻女性个体身份与性别意识的现代性
《俄罗斯美女》中伊林娜形象艺术魅力探析
作者: 孙影   来源: 黑龙江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叙述者   圣女贞德   异乡人   维克多·叶罗菲耶夫   《俄罗斯美女》  
描述: 俄罗斯当代作家维克多·叶罗菲耶夫于1980-1982年创作的长篇小说《俄罗斯美女》是一部典型的后现代主义作品。小说的女主人公伊林娜·塔拉卡诺娃是一位极具后现代诗学特征的女性形象。对伊林娜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俄罗斯美女》的主题与诗学。“俄罗斯美女”,或俄罗斯女性,可以说是俄罗斯文学中的一大主题。因此,分析伊林娜的形象首先要对这一主题有所了解,从而对伊林娜形象的“颠覆性”或“继承性”作出判断。第一章的目的即在于此。其余三章分别系统地分析了伊林娜的三“面”:“生活在别处”的俄罗斯美女,被消解的“圣女贞德”
贝蒂·弗里丹的女性主义伦理思想研究
作者: 汤丹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两性平等   自由主义   贝蒂·弗里丹   女性主义   两性和谐  
描述: 贝蒂·弗里丹(1921-2006)是美国当代著名的社会改革家和女权运动家,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思想代表人物之一。1966年她在美国创立了“全国妇女组织(NOW)”,并成为该组织的主要领导人,1970年她又协助组织了“全国妇女政治会议(NWPC)"。贝蒂·弗里丹作为20世纪美国女性主义代表人物之一,推动了美国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她的思想为广大美国女性走入公共空间提供了理论基础,为实现两性权利平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贝蒂·弗里丹早期继承并发扬了玛丽·祆斯通克拉夫特和约翰嘶图尔特·穆勒的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思想,重
新时期蒙古族女性作家队伍调查研究
作者: 孟根其木格   来源: 内蒙古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作家   新时期   特点  
描述: 本论文以新时期蒙古族女性作家队伍为研究对象,分析蒙古族女性作家的总体情况,试图概括其特点。论文以绪论、第一章、第二章和附录组成。绪论中交代了选题意义、研究情况、研究目的、研究方式。第一章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从文化环境、女性自我意识的提高、“女性文学”的影响三个方面分析女性作家的诞生和成长。第二部分对女性作家做了调查采访,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她们写作初衷,写作规律,作品的运用和获奖情况。第二章从年龄、地域、职业等方面入手,分析了新时期女性作家的特点。得出结论为:新时期蒙古族女性作家有了自己独特鲜明的特点,
新世纪蒙古族女性诗人作品统计研究
作者: 香连   来源: 内蒙古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世纪   统计研究   女性诗人   诗歌   蒙古族  
描述: 女性诗人在她们的诗中写道,生活是属于女性的。她们为了同男性在生活权利、地位等方面进行平等的对话,通过自己的文学表达内心的世界。她们既写民族历史、社会生活、草原故乡、自然环境等宏大话语,又写父母亲情、爱情友情、思念情愫等私人化情感。蒙古族女性诗人的诗歌作品在二十一世纪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美学风格,具备了文学研究价值。本文分四章详细考察了二十一世纪女性诗人的作品。导论部分介绍了蒙古族女性文学、新世纪女性诗人作品的研究情况及研究方法。第一章,运用统计学方法,统计了二十一世纪女性诗人及其作品。从女性诗人的地域分布和从
论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及其在创作中的呈现
作者: 刘肖庆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伍尔夫   局外人   双性写作   女性主义立场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是英国20世纪文学中开创意识流小说的重要作家之一,她的思想意蕴丰富,艺术手法新颖独特,具有极大的研究空间。伍尔夫在文学创作中关注女性意识、女性经验、女性文学传统,并大胆地革新艺术形式使曾经沉默的女性声音得以表达,为人们能够更加真实、完整的认识两性世界做出重要贡献。随着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伍尔夫的随笔、散文、书信、日记等文学作品受到女权主义者的广泛关注,她们对伍尔夫的作品进行了认真而仔细的研读,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思想。从女性主义角度去评析伍尔夫的作品
解读赛珍珠的作品《大地》中的生态女性主义元素
作者: 马剑瑛   来源: 速读(上旬)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地》   生态   女性主义   赛珍珠  
描述: 赛珍珠通过在其作品《大地》中成功塑造了阿兰这样一个农村妇女形象。对于当前研究生态女性主义等方面有着很大的价值,尤其是在作品中对主人公阿兰等一系列女性形象的刻画,更加鲜明的展示出这部作品以及赛珍珠的人生追求。本文将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来解读赛珍珠的这一部作品《大地》,从中更好的了解到关于作品以及女性、人生的一些思考。
浅析《红粉》中女性生存意识的悲剧性
作者: 张玉萍   来源: 读书文摘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存意识   妓女改造   悲剧性   人文关怀  
描述: 本文从苏童小说文本入手,细致分析了苏童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以此洞悉苏童小说中女性在男权文化中的生存状态,解读苏童小说中女性生存意识的悲剧性并探究其原因,从中看出苏童作为男性作家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反思,表现出可贵的对女性生存的人文关怀。
重思经典 多重声音——女性主义电影研究述评
作者: 徐静君   来源: 参花(下)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经典电影   研究述评   女性主义  
描述: 对女性主义经典电影批判的起始阶段是好莱坞电影对女性形象的错误再现,在历经后结构主义对批判方向的改变后,在女性电影、形象再现等方面已经取得了极大的进展。本文主要对男性中心经典电影进行了反思,并对女性主义经典电影的述评进行了论述,从而使女性主义经典电影的研究可以从新视角进行再次审视。
< 1 2 3 ... 71 72 73 ... 243 244 24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