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解读《茉莉花开》的女性形象
作者: 孙双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女性主义   《茉莉花开》的女人  
描述: 女性主义批评是二十世纪颇具颠覆性德的革命,它从全新的角度审视各种文化现象和作品,揭示了文艺作品中通常被忽略的层面。本文利用女性主义的观点,来解读电影《茉莉花开》中的女性形象呈现出在男权至上的传统文化中多蕴含的女性文化内涵。这种女性文化的内涵的实质是女性依附于男性,女性文化是对强是男性文化的一种消极的反叛。
解读“春晚”小品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孔梅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义   特点   和谐  
描述: 女性形象是艺术永恒的内容,并作为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载体蕴含着不同的意义。“春晚”小品中的女性形象以其鲜明的特色在大众传媒所塑造的形象中独树一帜,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解读美国电影中的性感女性形象
作者: 李惠胤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感女性   电影   男性视角  
描述: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妇女在美国电影中的形象已得到很大改善。但不容回避的是,某些传统影响仍然根深蒂固,甚至还有许多日久弥新的发展,性感女性形象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她在电影中为何如此的“经久不衰”,这就是本文试图解答的问题。
男权视野下扭曲的女性形象
作者: 刘振华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众传媒   男权意识   《金婚》   女性主义  
描述: 电视剧《金婚》中的几个女性角色的设置,折射出该剧编导对女性的艺术想象是在男权意识笼罩下的偏见和臆想,导致剧中部分女性角色的塑造既偏离了现实生活的真实,又形成对女性形象的压抑和歪曲,并且极易误导观众的不健康心理,因此,有必要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视角对其进行反思。
不完全的新女性:浅析中国三四十年代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徐震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早期电影   中国   新女性   女性形象  
描述: 电影中塑造的女性形象体现了一个时代对女性的认知,中国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电影中出现的女性形象多被认为是女性独立解放的代表。然而,这些"新女性"们大多没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她们或者在社会中沉沦,或者留有缺憾,有的甚至失去了生命。所以,她们并不是真正的"新女性",或者说是思想与行动无法统一的不完全的新女性。她们在影片中不幸的原因来自于传统教条和男性话语的压制。
看今朝风流人物:浅析姜文电影中“奇观化”的女性形象
作者: 商景鹏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姜文   欲望   审美现代性   身体   女性  
描述: 在当代中国的导演群体中,姜文是别具一格的,他从来不会固执地坚持某种创作的传统,求新求变使他的电影在艺术性和商业性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观看他的电影总是让人在强烈的感性体验中领悟到深刻的理性精神。"‘身体/欲望’作为一种另类的电影奇观"成为姜文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共通之处,并且这种叙事策略恰巧适应了当下社会审美的需求。
一切得失因寓言:谈《茉莉花开》的女性形象塑造
作者: 叶菲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寓言性   自我意识   女性形象  
描述: 侯咏的《茉莉花开》是一部女性电影。在影片中,他刻画了不同年代的三个女性形象,较为真实地展现了当今女性的生存困境,借此呼吁女性应有独立意识:这体现了其“寓言性”电影的主张。然而,正因为过分强调影片的“寓意”,使得第三个人物形象“花”,本应拥有自主意识的成熟女性不够真实丰满,流于传统女性的单薄与肤浅:这是影片的遗憾。本文从影片的“寓言性”入手,探讨了影片中的女性形象。
产业化背景下中国武侠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塑造
作者: 崔倩倩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产业化   武侠电影   女性形象  
描述: 武侠世界的腥风血雨、江湖武林的明争暗斗向来都是男人们纵横驰骋的天地,武侠电影虽然不会让女性处于"缺席"地位,但却通常把女性塑造成"被窥视者"和"弱者"的形象。虽然在电影走产业化道路的今天,女性形象在武侠电影中有了一定的改观,但是在男权社会不会被撼动的前提下,武侠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塑造依然不会有实质性的超越,女性的自我指认依然困难重重。
论《嘉莉妹妹》中的新女性形象
作者: 张莹   李欣欣   李昕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立   《嘉莉妹妹》   “新女性”  
描述: 在美国文学史上,嘉莉妹妹一直是颇具争议的人物形象。作者对嘉莉的"堕落"采取了"暧昧"甚至是矛盾的立场,当代评论界也从最初的极端扼杀转变成后来的毁誉参半的态度,随后则有人认为嘉莉妹妹代表了美国社会中的"新女性"。
竟是“美救英雄”还是“英雄救美”:评姜文电影《让子弹飞》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吕燕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雄主义   《让子弹飞》   男性图腾   女性形象  
描述: 《让子弹飞》是姜文2010年导演的一部新片.在这部电影中,众多“子弹男星群”在电影中的加盟亮相让业内人士惊呼,姜文这次是在誓为影坛男星“补钙”,力证中国男星的阳刚之美.但为女性而拍的这部电影却给人一种霸气和强势征服女性的印象.仔细分析开来,也许姜文的英雄主义情怀和“男性图腾”在潜意识里作怪,导致他电影中的女性大都是花瓶的摆设、可有可无.
< 1 2 3 ... 6 7 8 ... 23 24 2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