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从女性研究到女性学学科建设:高校女性学发展脉络
作者: 魏国英   来源: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发展脉络   女性研究   本土特色   女性学   高校  
描述: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步的新时期高校女性研究,从传统既有学科的女性分支研究到独立的女性学学科建设,走过了"自下而上"的启动和"自上而下"的推进,"从外到内"的开拓和"从多到一"的整合,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和批判借鉴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探索之路,形成了有别于西方女性学的成长路径和本土特色。这既是高校女性研究不断深化的结晶,也是我国女性学学科持续发展的财富。
《荆棘鸟》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刘秋珍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荆棘鸟   社会话语权  
描述: 女性意识是时代发展必然出现的思潮,女性在人类文明史中长期被忽视。到了20世纪,女性地位逐渐提高,西方出现了一批展现女性意识的文学作品,《荆棘鸟》便是其中之一。《荆棘鸟》用独特的女性视角审视了女性的特点,并对萌芽的女性意识进行了反思。本文通过小说中的三个女性形象来解读考琳·麦卡洛的女性意识。
潘玉良绘画中的女性意识对近现代女画家的影响
作者: 赵娜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画家   女性视角   女性意识   思维方式   自画像   绘画   作品   色彩表现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艺术  
描述: 所谓女性意识,就是指女性对自身作为人,尤其是女人的价值体验和醒悟,以及对男性权力的质疑和颠覆,同时,又表现为关注女性的生存状况,审视女性心理情感和表达女性生命体验。性别的不同,一直带给男性画者的是优势,而带给女性画者的则是不断的顺从和模仿,就人类的历史进程而言,自古男性和女性在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上都是截然不同的,一幅完整的画作摆在不同性别的男女面前,其理
延安时期外来新女性对陕北妇女解放的积极作用
作者: 马慧芳   来源: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延安时期   社会地位   家庭地位   新女性   乡村妇女  
描述: 延安时期外来的新女性以其新的女性形象和生活方式不自觉地影响着陕北乡村妇女的主体意识,同时在新女性大力宣传妇女解放理论、积极投身农村扫盲运动、对陕北乡村妇女进行放足、新法接生训练、充当边区政府和妇女群众的桥梁,积极为边区政府制定合理的妇女政策献计献策等一系列努力和带动下,陕北妇女开始走出家门,积极参政议政、参加生产劳动、学习文化,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发生了翻天当地的变化。
侨乡女性研究述评
作者: 刘敏   来源: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位   女性出洋   侨乡女性  
描述: 侨乡女性的研究是中国社会研究尤其是妇女研究的重要内容。侨乡女性研究经历了记载、奠基及兴起的阶段,其中,女性出洋,婚姻,家庭、生计与地位,教育等,是学者关注的主要课题。回顾和概括以侨乡女性为主题的课题研究,并简要分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推动侨乡女性研究更加深入和完善。
浑然天成的女性观:王小波笔下的女性美浅析
作者: 韩琳   来源: 时代报告(学术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平等意识   “绿色的爱”  
描述: 文学大家王小波书中的女性是一种真实的、个性的、张扬的美的存在,本文通过对王小波相关作品的研究,对其笔下的女性形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
《都市报》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赵文娟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都市女报   社会性别意识   女性与媒介   女性形象  
描述: 报纸中的女性形象研究是传播学理论与女性主义研究相结合的产物,它强调用女性主义的观点和视角来审视我们日常阅读地报纸内容。《都市报》是山东本地的都市类报纸,以都市青年男女为主要读者对象,全面反映都市
从女性题材到女性绘画
作者: 仲崇辉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自觉意识   思考   创作   女性题材绘画  
描述: 寻求知识,如在积极参加社交活动;也有表现底层劳动女性勤劳质朴的一面,或者是有创作力的手工业者,或者是勤勤恳恳的
《妇女杂志》与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徘徊
作者: 黄慧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杂志》   女性意识   觉醒   徘徊  
描述: 创刊于1915年的《妇女杂志》内容丰富,是中国妇女报刊史上历史悠久,发行面最广的大型刊物.其创刊时间与新文化运动恰逢同年,其发展历程又跨越了五四运动.这两件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事件,又恰恰是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分水岭与里程碑. 《妇女杂志》的沿革,也就以其独特的形式记录下了当时发生在中国近代史上思想大革命演变的轨迹,为后人研究当时的妇女运动提供了一个窗口. 《妇女杂志》存在的十七年见证了中国妇女运动的高潮与低落,也见证了近代在萌芽状态的女性意识在觉醒中徘徊的历史,其中《妇女杂志》的明显分期倾向就是表现之一.
从《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解读女人视角的建构
作者: 陈熙   来源: 科教文汇(中旬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构   电影   女性主义  
描述: 文章试图通过徐静蕾导演的《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以下简称《来信》)为例,分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导演如何塑造女性意识,建构女性主体性地位,以及在此过程中女性所遭遇的困境以及应对方式等问题,对女性主义电影在中国的独特特点等方面展开分析。
< 1 2 3 ... 6 7 8 ... 255 256 25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