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从《源氏物语》流变看日本女性的地位
作者: 赵丹枫   来源: 法制与社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权势   婚姻   女性  
描述: 《源氏物语》是日本中古时期的一部长篇小说,其作者是被称作"紫式部"的一位性。全书主要表现了主人公光源氏伴随着情感纠葛的一生。并通过此,塑造了完美的光源氏和众多性格各异的女性形象。而且,实际上,书中
建国以来太平天国妇女史研究综述
作者: 黄江华   郭毅生   来源: 兰州学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运动   太平天国   综述  
描述: 建国以来,已出版和发表的有关太平天国妇女问题的著作、论文不少,都直接或间接地表明了对太平天国妇女政策的态度。有的学者认为太平天国实行了妇女解放政策;有的却持截然相反的观点;有的认为太平天国的妇女政策具有两重性。笔者在此基础上,对建国以来的太平天国妇女史研究作一总结回顾,以期有助于推动太平天国妇女史的研究。
建国以来太平天国妇女史研究综述
作者: 黄江华   郭毅生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运动   研究综述   太平天国  
描述: 建国以来,已出版和发表的有关太平天国妇女问题的著作、论文不少,都直接或间接地表明了对太平天国妇女政策的态度。有的学者认为太平天国实行了妇女解放政策;有的却持截然相反的观点;有的认为太平天国的妇女政策具有两重性。对建国以来的太平天国妇女史研究的总结回顾,将有助于推动太平天国妇女史的研究。
从近现代爱情小说论女性文学的自觉写作
作者: 童清华   来源: 大众文艺(理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   爱情   女性   自觉写作  
描述: 随着女性文学的蓬勃发展,女性文学的研究也呈现出兴旺局面。在众多的研究者中,绝大多数是借西方女权主义理论来研究中国的女性文学,其中不乏科学道理,符合实际。但本人认为,真正的女性文学应是一种自觉的写作,女作家有表达"个我"和自己的需要,而并不是为了某个目的。
天使与魔鬼——从《蝴蝶梦》看达夫妮·杜穆里埃的女性意识
作者: 刘婷婷   来源: 科教导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蝴蝶梦》女性形象   女权   身份焦虑  
描述: 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制社会视角出发看待女性有两种形象,要么是"屋子里的天使",要么是"阁楼上的疯女人".本文以英国女作家这夫妮·杜穆里埃的<蝴蝶梦>为文本,分析作家在书中塑造的两个截然相反的女性形象,反映出女作家对自身女性身份的思考和困惑,以及在男权社会压力面前的屈服和无奈.
对女性文学批评理论的角色解读
作者: 刘亚丽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批评   女性角色   价值   话语权  
描述: 基于对女性角色身份认同的追问,文章从女性的角色,文学批评与女性话语权的关系和作用,女性文学批评理论兴起的原因和存在的意义,女性的角色价值等几个方面思考和论述了女性文学批评作为一种理论存在的实际意义。
女性文学的三类主题:从张洁、王安忆到林白
作者: 黎雪琴   来源: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欲望   生命体验   女性意识   女性价值   个人化写作  
描述: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女性文学呈现出三类主题,分别是找回失落的女性、寻找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新定位、建构女性的内心世界.张洁、王安忆和林白的作品分别反映了这三种主题.同时,三位作家在女性意识的觉醒上程度不同.
“妻子是什么?”:从《克莱默夫妇》到《时尚女魔头》浅谈美国新女性主义电影的发展
作者: 王瑾   来源: 科技信息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   克莱默夫妇   女性主义   时尚女魔头  
描述: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随着欧美各国女性主义第二次浪潮的到来,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再现艺术进入女性主义反思的视野,西方新女性主义政治实践与艺术实践的迅速联合,使女性主义电影及女性电影人被推到历史前台。对于美国影视业来说,以20世纪60年代为分界,尤其是受到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的影响,电影、电视纷纷刻画了一大批独立但不生硬、充满磨难又坚毅隐忍的女性形象,《克莱默夫妇》便是其中的代表作品。而新女性主义电影发在经历了70-80年代的保守、尴尬、无奈之后,在新的世纪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2006年上映的美国电影《时尚女魔头》取
女性主义思潮对男权社会的挑战与带来的反思——《金色笔记》中女性主义主张的积极、消极因素
作者: 赵莉   丛柏全   来源: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消极因素   反思   女性主义   积极因素  
描述: 谈到纷繁复杂的女性主义的由来,众说纷纭,各执一词。可要概括起来却只有简单的一句话:在世界范围内实现男女平等。1962年出版的《金色笔记》是英国女作家多丽斯.莱辛的鼎盛之作,被公认为20世纪下半叶诞生的最伟大著作之一。之所以伟大原因众多,女作家莱辛对女性的生存困境深有感触,在《金色笔记》中,她不但延续自己擅长的女性问题,还以自由女性为研究对象挖掘藏在自由背后的辛酸。通过分析其中的女性人物,她们的处境、状态和与男性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金色笔记》的意义和价值;可以看到莱辛对身处弱势,饱受剥削的女性的
从美国黑人妇女的双重身份看反种族主义运动对美国妇女运动的影响
作者: 付小秋   来源: 咸宁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主义   女性主义运动   种族主义   美国黑人妇女  
描述: 美国妇女运动成功地经历了两次大的浪潮。但是,未能成为运动主力的美国黑人妇女却批判女性主义运动的主流是带有种族偏见的白人和中产阶级的运动;许多美国妇女研究学者也警告说,为了防止黑人女性被孤立,必须将反种族主义融入女性主义运动中。美国黑人妇女作为黑人和女性的双重身份及她们在两次浪潮中的经历证明了种族主义实际上对美国女性主义运动起了推动而非阻碍的作用。
< 1 2 3 ... 68 69 70 ... 229 230 23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