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宋代女性词人研究
作者: 丁立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词人   宋代   文学创作   女性文学  
描述: 在中国文学史上,几乎没有女性自己详细的历史,在文学长河中,那些留下千古传唱之篇的女性甚至有的都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有的只是以某某妻、某某妾或是某某妓的附庸形式被冷落在男性中心周围。如宋代的徐君宝妻、杜大中妾、蜀妓、都下妓等等。在宋代即使最杰出的女性作家李清照、朱淑真等,其流传下来的作品及生平资料都是十分有限,可见,女性在封建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她们在文学史中的地位是十分的悲哀。 由于在历史和文化中,女性一直都处在被忽视的边缘地位,所以,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关中国古代女性创作文学的研究一直都是一个薄弱的环节。而
新疆城市女性贫困的经济学分析
作者: 井晶   来源: 新疆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城市贫困   新疆   女性  
描述: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拉大,两极分化逐渐明显,城市贫困问题日益成为我国社会经济体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由于城市贫困居民没有土地作为生活保障,所以城市贫困问题在不断深化。而我国大量与城市贫困相关的资料中均呈现出女性弱势的倾向,城市贫困人口中女性所占比例较高。我国城市贫困问题呈现出女性化的趋势,而且这种趋势越来越严重,如果不加以重视必将引发严重的管理问题。研究新疆城市女性贫困问题对制定救助新疆城市贫困女性的管理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首先,城市女性在社会经济文
从革命女性到女性革命:论延安女作家对女性解放的探求及其话语实践的复杂性
作者: 阮慧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复杂性   延安女作家   话语实践   女性解放  
描述: 延安女性文学是延安文学的重要构成部分,它有着复杂文化内蕴,在这个矛盾统一体中体现了多重关系的纠葛。本文通过梳理和深入分析延安女作家的创作文本,揭示她们在延安时期的不同阶段对于女性解放的探求以及思想上的矛盾、立场上的抗争与话语资源的整合的艰难过程。面对延安政治环境的不同变化,身负现代知识分子、女性、革命者三重角色的延安女作家面临着更多矛盾与挣扎。她们主动将“女作家”和“革命者”的角色适时调整:一方面她们毫不掩饰自己听命于民族和时代召唤的写作立场,理性地表达对革命的诉求,使她们的创作从文本表面上看,有着鲜明外
评《紫色》中“二元合一”的妇女主义思想
作者: 杨健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黑人妇女   黑人生活   沃克   美国作家   种族关系   《紫色》小说   妇女主义思想  
描述: 艾丽斯·沃克是当代美国著名的黑人女作家。她的作品关注南方黑人生活,尤其关注黑人妇女的生存状态,关注他们的苦难和抗争。1983年沃克的作品《紫色》获得了普利策小说奖,她由此成为了第一个获得该奖项的黑人女作家。沃克这部以色彩命名的小说最重要的特征在于题目的象征意义。作者运用了色彩调配的原理,精心构筑色彩符号的内在文化涵义,独具艺术魅力。沃克针对黑人妇女遭受的种族主义和性别主义的双重压迫,不断探索“和谐共存”的社会形态,用紫色象征实现包括男人和女人在内的全人类的和谐共存。作品中的紫色,正是作者心目中的妇女主义所
论现代女性文学性别体认和自塑
作者: 徐芳芳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体   性别体认   书写自我  
描述: 现代女性承受着来自男权社会的压迫,面对着女性历史失语和现实社会地位低下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开始的性别体认和书写就注定是一条艰难之途。本文试通过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及女性形象的分析来揭示现代女性是如何在自我书写中建构女性主体的,并进一步揭示这种建构的意义和局限。
由汉乐府的女性描写看汉代审美文化特征
作者: 沈楠   来源: 现代语文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描写   文化   汉乐府   审美  
描述: “对女性美的关注,反映出一个时代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追求。”汉代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而汉代女性对汉代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这在汉乐府诗歌中有所反映。这些诗歌对女性形象、女性爱情、女性命运等方面的描写,既折射出汉代特有的文化内涵,又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广阔层面。研究这些现象,对于了解汉代女性和汉代社会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女性主义视角下秀拉的选择——读托妮·莫里森《秀拉》
作者: 洪源   来源: 时代文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选择   孤独   体验   自我  
描述: <秀拉>是美国当代文坛颇有声誉的著名黑人女性小说家托妮·莫里森于1973年创作的小说,主要描写了黑人女性被侮辱和损害的独特经历.本文试图通过对其中的两住黑人女性人物形象的分析,并结合黑人女性主义的相关视角,探讨小说女主人公的人生选择及其对黑人女性生活的意义.
试论张爱玲小说中女性意识的世俗性
作者: 汪菁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小说   女性意识   世俗性  
描述: 张爱玲是一位有成熟女性意识的现代作家,在她的小说创作中极力还原女性的世俗形象,并且从不掩饰对这种世俗性的欣赏、理解和同情。本文试图从张爱玲及其小说作品女性人物塑造上所表现出的人性观、紧紧贴近人生本相的俗人意识,来剖析这位女作家女性意识中的世俗性特征,展现其女性意识中独有的现代精神特征。
从边缘走向中心-解读《占有》中拜厄特的女权主义思想
作者: 朱净之   来源: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女权主义   女性形象   边缘   中心  
描述: 《占有》是一部新维多利亚小说,A.S.拜厄特在小说中创造性地再现了维多利亚时代知识女性的真实生活,还原了被以男性为中心的传统文化扭曲的女性形象。通过对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的书信、日记和诗歌的解读,拜厄特在小说中展示了被男权社会边缘化的女性的真实生存状态和心理空间,解构和颠覆了传统叙事中的男性中心地位,提出了女性最终将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中心的女权主义思想。
论李劼人“大河小说”中女性意识的觉醒
作者: 廖鹏飞   来源: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婚外恋   精神资源   女性意识   话语权争取   觉醒  
描述: 清末民初,中国女性意识觉醒在几千年男性话语掩盖下初次显现曙光,这在李劼人的大河小说中也有突出表现。李劼人执着于女性形象塑造,用家庭这个空间来反映女性话语权的争夺,以婚外恋这一具有先锋性的方式来演绎女性意识的变换,并把川妹子的独特性格作为一种可能性的精神资源来构建女性话语,展示了作家对中国女性意识觉醒的思考与可能性的选择。
< 1 2 3 ... 67 68 69 ... 229 230 23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