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电视屏幕“白领”人物形象浅谈
作者: 梁冬   来源: 中国电视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视节目   外在形象   白领丽人   电视传播   外资企业   人物形象   都市女性   中国白   中国商人   电视屏幕  
描述: 越来越多的,我们可以从电视节目里看到一类人:白领。先是在电视广告中,白领人物随处可见,早些年的“水仙洗衣机”中看报纸男人到现在“多多妙方便面”中办公室里机械工作的吃面族;再后是电视剧中的白领粉墨登场:《中国商人》、《中方雇员》;现在,针对白领丽人精心炮制的专栏节目《休闲时光》,又在为塑造都市女性的形象不遗余力。白领已经成为现代电视传播的新领域。
话说杨二嫂
作者: 赵红月   来源: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鲁迅先生   二十七中学   鲁迅小说   祥林嫂   自我意识   悲剧色彩   《故乡》   豆腐   女性形象   社会变革  
描述: 鲁迅先生的笔曾经塑造过众多的女性形象,有贯穿全篇的主人公,有寥寥数笔的配角,然而无论着墨多少,都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无论是凄楚悲惨的祥林嫂,企盼纯洁爱情的子君,还是孤苦无依的单四嫂子,与似乎百事皆通的鲁妈,她们都处在一种激烈动荡的社会变革中,身上大都宠着一种悲剧色彩,往往是不幸时代的最不幸者。或是丧夫又兼丧子,失去了生活的依靠与精神的寄
《陌上桑》解读——作者意图·叙述结构·读者接受
作者: 李社教   来源: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客观叙述   叙述单元   叙述结构   叙述者   读者接受   罗敷形象   第三人   作者意图   《陌上桑》   叙述方式  
描述: 写一篇作品,作者自然要表述自己的意图。在《陌上桑》这首诗中,作者的意图是要塑造“秦罗敷”这个完美的女性形象。然而作者的表述意图是一回事,能否让读者把握作者的意图,如何把握甚至强化作者的意图又是一回事,特别是后者,可以说是衡量作者的创作成功与否的一把尺子。因为作品的生命力,取决于不同时空的读者的接受。 纵观全诗,作者采用的叙述方式是第三人称的客观叙述。虽然作者占据了全知全能叙述的有利地位,但同时也为自己意图的表达和实现设置了阻碍。因为运用第三人称客观叙述,作
消息几则
作者: 暂无 来源: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科院校   博士生培养   华北地区   研究生管理   资源共享   研究生教育学   研究生会工作   高校研究生   学位与研究生   学位委员会  
描述: 消息几则陕西省学位委员会和陕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于1995年4月6日在西安交通大学联合举办"博士生培养专题报告会"。陕西地区22个培养单位的570余人参加了会议。(陕学)湖北省研究生教育学会于5月16日举办了"女性与研究生教育"学术讨论会,研究生...
浅议基层组织活力
作者: 杨先知   来源: 党政干部论坛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基层组织   在职期间   年龄结构   组织活力   基层组织建设   批评与自我批评   组织的成员   妇女组织   凝聚力   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  
描述: 活力,其本意是指生物体旺盛的生命力,用以描述基层组织,则是指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战斗力、开创力。是不是有活力,活力大小强弱,是衡量基层组织建设搞得好坏的一条标准。因此,如何认识基层组织的活力,怎样增强其活力,是我们应该努力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对基层组织活力产生影响的有多种因素。 首先,不同的岗位职位,产生不同的活力内含。基层组织的机构是完整配套、部门齐全的,一个乡、一个中小企业党政工团妇女组织等基本上都有。不同的组织机构有不同的职能和工作任务,其活力含
在密西西比州长大成人
作者: 王家湘   来源: 外国文学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贝丝   黑人女子   密西西比州   白人   高尚的人   黑人男子   白种女人   黑人社区   妇女组织   假装不知道  
描述: 在密西西比州长大成人[美国]安·穆迪王家湘译美国六十年代民权运动的积极分子、黑人女子安·穆迪二十八岁时出版了自传《在密西西比州长大成人》。1940年出生的穆迪成长的年代正是美国南部对黑人的暴力不断升级的时候,她上高中时在密西西比州的另一个城市发生了十...
国耻不能忘却 抗战精神永存
作者: 王秀英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国妇联   抗日战争   中华全民族   妇女运动   中国妇女   抗战期间   中华民族精神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艰苦奋斗精神   中国人民  
描述: 国耻不能忘却抗战精神永存王秀英7月7日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全国妇联老干部局举行座谈会,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黄启赵地、田淑兰出席了会议。一些亲身参加了抗日斗争的老大姐在会上控诉了日寇侵华给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妇女带来的深重灾难,沤歌了中国人民在抗...
一月时事(11月1日—11月30日)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闻爱好者(上半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府部分   骨灰安放   朱佩   中国妇女运动   夏衍   克瓦希涅夫斯基   亚细亚商场   双十佳   章蕴   战线上  
描述: 11月1日,我国文化战线上的卓越领导人,杰出的革命文艺家夏衍同志骨灰安放仪式在杭州举行,他是今年2月6日在京逝世的.11月3日,全国职业道德“双十佳”评选揭晓,郑州亚细亚商场榜上有名.11月3日,中国妇女运动的杰出领导人之一,原中纪委副书记章蕴同志的遗体在北京火化,她于10月25日在京逝世.
英国的图书出版奖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闻出版交流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与生产   儿童图书   英联邦   文学创作   图书出版   英国诗歌   儿童小说   女性文学   作家创作   文学奖  
描述: 英国的图书出版奖.全国图书奖由英国出版消息杂志社设立,该奖为英国出版界设奖项目最多的大奖之一,共13项,被誉为英国出版界的“奥斯卡”奖,每年一届。2.女性文学奖由英国图书信托公司和艺术事业主办者协会设立于1994年,为奖额最高的单项奖,用以奖励对文...
略论近年小说中女性形象的一种“他塑”
作者: 丁帆   陈霖   来源: 学术研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小说   古华   主流文学   作家主体意识   女子   美趣   女性形象   张弦   “五四”新文学   《井》  
描述: 我国新时期小说中,女性形象的“他塑”所呈现出的艺术选择和审美趣味的变化,联系着社会深层文化精神的蜕变状况.新时期之初,张弦对存妮、周良蕙、傅玉洁、孟莲莲等一系列女性形象的创造,鲜明集中地显示出主体对“五四”新文学以来主流文学中形成的妇女解放主题的回归与承继,映现出创作主体的一种拯救的精神姿态.这种精神姿态随着作家主体意识中文化观念的自觉与强化,更加深刻地体现在叶蔚林的《五个女子与一根绳子》、古华的《贞女》、陆文夫的《井》等小说对女性命运的描述之中.同时我们也看到,随着现代化进程所带来的两种文化冲突的加剧,
< 1 2 3 ... 67 68 6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