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悲剧意识研究
作者: 赵卫斌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小说   女性悲剧意识   研究价值  
描述: 张爱玲是我国的民国四大才女之一,张爱玲笔下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为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年来张爱玲的作品也数次搬上了荧屏,但是小说中的女性悲剧意识却一直笼罩着小说.本文首先分析张爱玲小说中女性悲剧意识和时代的关系,其次分析张爱玲小说中女性悲剧意识和家庭的关系,最后探索张爱玲小说中女性悲剧意识的价值.
男权影响下的母神原型与现代小说女性负面特征
作者: 张宁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负面女性   母神原型  
描述: 男权意识对母神原型的善恶解读有重大影响,人们往往崇拜符合男性思维的女性特质,贬低不符合的成分并作为女性负面特征。随着父权制度的崩溃和女性自我意识的提升,负面女性特征不再是男权丑化的产物,而成为女性反抗父权的工具和释放自我的手段。这种对自我的还原和向原初的靠近使得一系列女性形象与母神原型获得连通,展示出人性内部的善恶统一。
清疏纯朴,花间别调:试论李珣《南乡子》中的女性书写
作者: 李天盈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乡子》   女性叙写   李珣  
描述: 五代前蜀花间词人李珣的《南乡子》十七首,描写了南粤的风土人情,刻画了一系列生动活泼、青春洋溢的女性形象,突破了花间词"柔而软"的浮丽词风,拓宽了花间词的表现题材。作者在词中对女性生活劳动场景的叙写,对女性自然美的展现,对女子勇敢追求爱情的赞美,超越了同时代女性作为男性附属品与陪衬品的认识局限,体现了对女性本体地位的承认与尊重。
从莎翁喜剧探伊丽莎白时期“解放”女性的两重性
作者: 赵艳砾   徐慧敏   来源: 参花(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权主义   两重性   莎士比亚喜剧   伊丽莎白时期  
描述: 本文试图从莎士比亚喜剧中探索伊丽莎白时期英国的女性形象。行文拟以研究莎士比亚具有代表性的喜剧作品——《仲夏夜之梦》和《威尼斯商人》。分析两部喜剧作品中的女主人公赫米亚及鲍西娅的形象,揭露伊丽莎白时期"解放女性"的两重性,窥探莎士比亚女权主义光环下思想的局限性。希望能从不一样的视角,深刻地剖析当时的卓越女性——一只脚搭上了"时代新女性"的列车,而另一只脚却在男权主义夹缝中挣扎。
一个女人的斗争:《菊花》中伊利莎的心理历程解读
作者: 吴卞   来源: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里历程   伊利莎   男性社会   抗争  
描述: 斯坦贝克是美国为数不多的关注女性生活及心理状态的男性作家,他的小说《菊花》就是一篇典型的从女性角度出发描写一个在男性社会中挣扎、觉醒却最终失败的女性形象。本文力求分析女主角伊利莎的心理历程,为众人展现女性主义精神的萌芽情形,并探讨男性社会里女性的压抑与悲惨命运。
浅析《傲慢与偏见》主人翁奥斯丁的女性主体意识思想
作者: 谢佳维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格理想   主体意识   女性  
描述: 简.奥斯丁作为一个优秀、杰出的女性作家,简.奥斯丁的代表作品——《傲慢与偏见》,其在这部作品当中成功地塑造了主人翁伊丽莎白的女性形象。在作品中深刻揭露了主人翁在当时的男权社会中所存在的女性受到不平等待遇的现象。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傲慢与偏见》中女主人公的婚姻和生活,反映了主人翁所具有时代反叛精神的女主人形象,同时探讨了其作品中的所折射出的女性意识及其存在的局限性。
冲破文化藩篱——浅探《喜福会》中华裔女性身份构建
作者: 李宝峰   李雪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   身份构建   美国华裔女性  
描述: 少数族裔的歧视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造成美国华裔女性们身份危机的两个主要因素。无论是移民到美国的母亲们还是在美国出生的女儿们都力图在两种文化的罅隙中建立自己独立的身份。谭恩美在其处女作《喜福会》中通过四对母女关系、三种女性形象向读者描述了两代美国华裔女性们在异国他乡追寻自我身份的心路历程。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呼唤》的主题意义
作者: 覃明净   来源: 校园英语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呼唤》   女性主义   主题意义  
描述: 考琳·麦卡洛是澳大利亚当代著名女作家。《荆棘鸟》是她最著名的作品,此书一发表,作者便一举成名。《呼唤》被认为是"作者继荆棘鸟之后最成功的家世小说和爱情传奇"。《呼唤》中三位主要女性角色的女性意识的觉醒以及解放充分体现了考琳·麦卡洛的女性观,作者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描写展示了十九世纪澳大利亚的女性主义的兴起。
在苦难中救赎——论严歌苓《金陵十三钗》中的女性主义
作者: 孙拓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性   苦难   雌性   女性  
描述: 严歌苓是一位同时承载着东西文化的女作家,她的作品在近年来很受关注。严歌苓在骨子里是一个女权主义者但又不是一个彻底的女权主义者。小说中的主角往往由女性承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在苦难中艰险前行的女性形象。在《金陵十三钗》中,我们感受到了边缘人物窑姐们人性的耀眼光辉,这颠覆了传统的妓女形象。
玉纤淡拂眉山小镜中嗔共照:从《簪花仕女图》说开
作者: 周小登   来源: 学术评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淡扫蛾眉   远山眉   辛夷花   簪花仕女图   上阳白发人   晚唐五代   周昉   唐朝美   虢国夫人   贵族妇女  
描述: 《簪花仕女图》①是中国古代杰出的人物画珍品,原本相传作者是中唐画家周昉,但近年学者们研究确定其为晚唐五代时期的作品。画家以精工重彩方法描绘了贵族妇女五人,侍女一人,狗两只,丹顶鹤和盛开的辛夷花。反映了在春夏之交的季节,贵妇们身着轻纱,服饰豪华,打扮华丽入时,在幽静的庭院中,过着闲雅舒适却寂寞空虚的生活。画面中女性形象常引起观赏者注意的是那些女性的眉目,许多人不禁提出疑问:"这就是传说的唐朝美女?脸这么肥,眉毛这么怪,太难看了。"的确,
< 1 2 3 ... 61 62 63 ... 243 244 24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