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推动“巾帼建功”活动向纵深发展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竞赛活动   系统工程   社区服务   妇联组织   完善工作机制   技术比武   下岗女职工   社会化   目标管理   妇女组织  
描述: 推动“巾帼建功”活动向纵深发展武汉 市口区“巾帼建功”活动领导小组口区是武汉市的一个传统工业城区,近几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省市妇联的指导下,遵循在巩固中求深化、在深化申求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两手”并重(抓在岗女职工“岗位建功”与抓下岗女职工“...
出版者的悲哀
作者: 李文乔   来源: 中国出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出版工作者   科学文化建设   出版者   王安忆   人类进步   文化内涵   思想道德建设   经济效益   出发点和归宿   女性文学  
描述: 出版者的悲哀李文乔清华大学蓝棣之教授,请求新闻出版署查禁、销毁自己花了长达三年时间主编的一金女性文学丛书。这则消息披露报出后,震惊了整个出版界。缘由是一家素来口碑不搭的出版社,在未征得地选者同意的情况下,擅自更改了一套新编女性文学丛书的全部书名,闪出...
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杨斌   来源: 声屏世界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形象   家庭角色   电视广告   雀巢咖啡伴侣   身心健康   广告创作   职业妇女   角色定位   社会角色   女性形象  
描述: 目前,广告中有三个永恒的主题,即婴儿、动物、美女,有人甚至提出这样一个口号:广告=商品+女人.那么,女性在电视广告中的形象到底如何呢?
陈肖依——演戏是一种信仰
作者: 曹平   来源: 当代电视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服装文化   舞蹈学院   北京歌舞团   牧马人   女人味   依给   神女峰   次见   宁波人  
描述: 见到陈肖依,是在大连的《盛世华衣》剧组,陈肖依在剧中扮演女主角——著名服装设计师蔡湘。第一次见面陈肖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不仅外表漂亮,而且还很有女人味。 陈肖依是宁波人,1973年考入中国舞蹈学院,毕业之后分在北京歌舞团。1985年调入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演员剧团。从1979年开始她就同影视结了缘,出演了不少影视作品,如:《神女峰的迷雾》、《牧马人》、《代号213》、《死去活来》、《高朋满座》、《风雨丽人》等,塑造了许多成功的职业女性的形象,在影视圈已很有名气。但淡泊名利的陈肖依认为拍戏不能作为职业,
中国家庭暴力的起因与防治
作者: 孙晓梅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妇女大会   暴力行为   施暴者   婚姻家庭   婚姻暴力   农村妇女   妇女权益   暴力事件   家庭暴力   女性  
描述: 家庭暴力问题是一个具有全球性的社会现象。家庭暴力是一个关于权利的问题,暴力是以身体的力量强制于他人就范,因此它是一种权利。使用暴力的人往往感到其他的形式的权力,都缺乏足够的效应,而以暴力作为最终的控制方式。妇女、儿童和老人,容易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其中虐妻的个案又远远多于虐夫的个案。本文主要是针对丈夫殴妻的问题作一探讨。 一、家庭虐待妇女的调查 . 1985年第三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后,家庭暴力的问题,开始引起中国社会的重视,广大的妇女工作者和学者,就中国的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 1990
红莲解语 绿蜂可人——聊斋人物谈
作者: 马瑞芳   来源: 文史知识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陆游   艺术构思   娘子   聊斋志异   艺术创造   转益多师   荷花   女性形象   红莲   精神  
描述: 物而人是聊斋先生拿手好戏,《荷花三娘子》与《绿衣》为其翘楚。一《聊斋志异》王金范刻本约轩评《荷花三娘子》:‘花如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放翁诗句,可为此传写照。以蒲留仙转益多师的笃学精神
弗朗西丝卡——美的化身
作者: 夏青   来源: 海内与海外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街谈巷议的话题   大读者   弗朗西丝卡   美的化身   母亲   罗伯特   丈夫   美好爱情   《廊桥遗梦》   家庭  
描述: 《廊桥遗梦》之所以能够风靡广大读者,并旋风般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话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成功地塑造了女主人公弗朗西丝卡这样一位性形象。 弗朗西丝卡作为妻子和母亲,与一位路过小镇的摄影师罗伯特之间
试论两个“尤三姐”形象
作者: 王琼   来源: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楼梦》   通行本   尤三姐   柳湘莲   尤二姐   曹雪芹   人物形象   女性形象   贾珍   脂评本  
描述: 尤三姐是《红楼梦》中一个出色的人物。在现行程高本《红楼梦》里,尤三姐是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的洁净女子,而在曹雪芹脂评本中的尤三姐,在“改过守分”以前是一个“淫奔”,这是“两个”不同的尤三姐。本文分析了原著中尤三姐的性格层面以及曹雪芹塑造这一形象的意图所在,并与删改后的尤三姐作了比较。
“娜拉”对社会说:不!:对当前离婚率上升趋势的采访与剖析
作者: 松滨   徐雅丽   来源: 学理论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离婚   中国   婚姻问题   社会问题  
描述: 19世纪下叶的挪威著名作家、戏剧家易卜生创作的社会问题剧《玩偶之家》,曾轰动一时,剧中主人公娜拉——那个敢于背叛家庭、向往自由的女性形象,也一度成为世界妇女解放的先驱和旗帜。鲁迅先生对此也颇感兴趣,曾做过专门的研究和探讨,并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讲《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先生的研究结论是:"从事理上推想起来,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
“无丑不成戏”的启示
作者: 周继康   来源: 当代戏剧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示   塑造人物   农工商   戏曲界   《狸猫换太子》   丑角   幽默风趣   中心地   关键问题   女性人物  
描述: 在戏曲界的行话里,素有“无丑不成戏”一说。之所以有此说法,是因为丑角这个行当,戏路较宽,可以说无所不演。上至皇亲国戚,下到讨饭叫化(乞丐),仕农工商男女老少(丑角扮演女性人物谓之“彩旦”或“媒旦”),真善美和假恶丑的人物都能扮演。试以京剧为例,如《狸猫换太子》中吃饭不做事的“安乐皇”范仲华;《拾黄金》中沿街乞讨的叫化郎;《拾玉镯》中幽默风趣的刘妈妈;《凤还巢》中性憨貌丑的程雪雄;《苏三起解》中心地善良的崇公道;《审头刺汤》中害
< 1 2 3 ... 57 58 59 ... 62 63 6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