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1472 条
-
试析不同健身锻炼方法对中老年妇女体质的影响
-
作者:
尚文霞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健身锻炼
体质变化
中老年妇女
-
描述:
目的:针对中老年妇女展开临床研究,了解不同运动方式对其体质的影响。旨在优化中老年妇女运动方式,帮助其身体更为健康。方法:选取80例中老年妇女展开调查,在实验前测量其心率、肺活量以及血压状况,实验一个月之后再次测量,对比实验前后研究对象在各方面数据变化情况。本次研究选取了太极拳与广场舞这两项健身锻炼方式。结果:无论是太极拳还是广场舞均能够让中老年妇女改善心率、肺活量以及血压状况(实验前后对比p<0.05),但血压状况仅对舒张压有效,对于收缩压而言效果并不明显。且两种健身锻炼方式相比除广场舞对中老年妇女肺活量
-
爱尔兰女性文学主题变迁
-
作者:
张丽
邹带招
来源: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题变迁
主体性身份建构
爱尔兰女性文学
平等
女性主义
-
描述:
运用女性主义研究方法,以典型文本为支撑研究爱尔兰女性文学主题的变迁,梳理总结出爱尔兰女性文学主题发展的三个阶段:以玛丽安·埃奇·沃思(Maria Edge Worth)的《拉克伦特堡》(Castle Rackrent)为代表的早期追求性别平等和民族自由的主题;以伊丽莎白·鲍恩(Elizabeth Bowen)的《魔鬼情人》(The Demon Lover)为代表的现代追求女性自我成长的主题;以及以梅芙·布伦南(Meave Brenan)的《游客》(The Visitor)为代表的当代女性流散的主体性身份建
-
在隐忍与抗争的背后——看柔石小说中女性的价值取向
-
作者:
李艳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柔石
行为方式
价值取向
女性
-
描述:
柔石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重要作家。在他30年的短暂生命中,在五六年的创作时间里,为我们奉献了《为奴隶的母亲》、《二月》等小说以及若干诗歌和剧作。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柔石深切关注个人的命运和个体在现实重重围击下的困境,把同情悲悯的目光投向了受封建思想和个性解放思想影响的女性。小说中主要塑造了受侮辱、受损害的女性形象和觉醒的、寻求解放的女性形象。通过对这两类女性形象行为方式的描写,揭示了她们的生存状况,展现了她们的价值取向。本文结合柔石的生活学习经历分析其小说中的两类女性形象,阐释其
-
论世纪之交军旅小说的女性观照及书写轨迹
-
作者:
张娟
来源:
西华师范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军旅女性群像
形象重建
传统继承
-
描述: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学发展史中,军旅文学作为表现军人生活与战争的文学载体,一直以表现刚强坚韧、充满暴力与血腥的战争场面为其主要表现对象,着力塑造智勇双全的英雄形象和军事战争场面的描写,但对其中关涉的军旅女性形象处理却过于单薄或流于表面。 本文所指的军旅女性形象是指出现在军旅作家笔下与军旅生活和军人密切相关的女性们的文学形象。她们是军旅文学世界中的特殊存在。由于军旅生活的特殊性,在军旅小说的作品中一直以来都是男性担当着主要角色,女性形象是陪衬与铺垫男性英雄形象的道具。历史文化的积淀造成了女性在生活与文学上的劣势
-
俨然在望此何人?:秋瑾之国族与女性意识研究
-
作者:
李依蓉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国族主义
女权运动
秋瑾
性别意识
-
描述:
晚清在歷經列強的威脅為尋求圖強之道,經過數次官方的變法失敗後,不少知識份子走向激進的革命方式,此時女權的問題受到西方的影響開始受國人探討。1907年七月秋瑾赴義身亡,這樣的一段歷史成為民族國家論述中
-
衣柜中的真相:女同志亲密关系中之冲突暴力关系
-
作者:
林彦慈
来源:
高雄医学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同志
亲密关系
叙说研究
冲突
生理女性
暴力
-
描述:
長久以來,談到親密關係,一般社會聯想的圖像往往是異性戀、男女之間的交往關係;若提及家庭關係,則容易出現異性戀核心家庭圖像,在此家庭圖像中如牽涉暴力,施暴的男性、受暴且無助的女性形象隱然浮現;而在學術界,針對親密暴力的研究範圍,遍佈異性戀婚姻關係;即使台灣學術界對同志的研究亦為數不少,且國外已有充分證據證明女同志親密暴力發生率頗高,但在台灣,仍然只有少數學者關注此議題。 本研究企圖透過女同志親密關係的衝突與暴力敘說,探究女同志在關係中面臨親密暴力時,如何理解與詮釋,以及因此採取何種因應卅生存策略;本研究採
-
戏与迷思---女性图像之心理意涵探究
-
作者:
洪千玉
来源:
台湾师范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象徵
女性图像
阴性特质
心理意涵
女性主义
女性
-
描述:
藝術是一種社會現象,從整體結構來看,乃是屬於社會生活世界中的精神現象。中國水墨人物畫的發展,顯現出政治倫理的社會性;或者因時代的動亂與征戰,人心渴求精神上的安定與超脫,若因社會民生富足康樂,顯現在水墨人物畫中的是生活悠閒安樂的一面。本文著手探討女性圖像在於中國水墨人物畫中的呈現與時代意義、社會心靈的反應以及女性圖像在水墨人物畫中的心裡意涵。指的便是時代因子下女性圖像呈現的的心靈反應。 而本論文之主題:「戲與迷思」,最主要便是探討女性在時代歷程中的角色扮演問題,以及畫面中呈現出的女性心裡意涵。採取一個特別的
-
重构黑人女性主体——解读托妮•
-
作者:
陆晓芳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体性
主体
黑人女性主义
托妮•
莫里森
-
描述: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1931-)是199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黑人女作家。她把写作视为一种思考方式,致力于描绘黑人文化价值的失落、黑人对自我的寻找以及对文化之根的追觅。莫里森的创作结合西方传统文学因素与黑人民族文学特色,以其富于洞察力和诗情画意的小说写活了美国黑人生活。莫里森坚持自称“黑人女性作家”,她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重担:以现代艺术和人性的光芒实现对黑人妇女这一双重弱势群体的关照,为她们的心灵修史。她的作品往往从美国黑人妇女现实生活中汲取创作题材,潜入
-
从毁灭到新生:从《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看托尔斯泰的妇女观
-
作者:
孙智娜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复活》
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
妇女观
-
描述: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之一。他创造了许多世界文学中的第一流作品,影响十分深远。笔者作为一个女性,一直就对文学作品中反映出来的女性自身问题很感兴趣,因而在研究托尔斯泰这位本身思想深奥复杂、且学术界对其评述颇丰的著名作家时,选择了妇女观这样一个切入点来探讨。本篇论文就是笔者在自我生存体验与阅读感受的基础上,对托氏塑造的两个最具代表性的女性形象——安娜·卡列尼娜和卡秋莎·马斯洛娃——进行的剖析,以求挖掘作家的妇女观点。托尔斯泰的世界观是以人称“托尔斯泰主义”的宗教道德
-
神经症视角下门罗小说女性的困惑与成长
-
作者:
张梁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防御策略
卡伦·霍尼
爱丽丝·门罗
神经症人格
-
描述:
门罗一位家庭主妇出生的作家,作品中描写平凡人的生活,尤其是平凡女性的生活,她的作品细腻的描写普通人尤其是女性对生活的无望,无助,无力软弱感,刻画人性丑恶,自私,狭隘的阴暗面,向我们揭示我们绝大多数人所竭力避免和逃避的痛苦。但通过她的作品,我们却是可以感受到她常怀悲怜之情的人文关怀,给人以感动动容,黑暗中的些许光亮足够指引前行的路。门罗笔下细腻的描写了平凡女性的精神世界,用质朴感人的笔调展现了不同性格女性人物的心里,缘于她笔下的女性人物是如此的有生命力,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的真实存在感。本文尝试用霍尼的神经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