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阿丰斯•慕夏(Alphonse Mucha)画作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邱子玲   来源: 国立台北教育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慕夏   新艺术   世纪末艺术   装饰艺术   女性形象  
描述: 女人的歷史,長期以來以男性的角度被書寫著,透過片段的藝術史的匯集,我們看見了部份文化中的女性,也透過藝術上的視覺表現看見種種對女性形象的建構,阿豐斯•慕夏(Alphonse Mucha)所處的「新藝術」(Art Nouveau) 時期就是一個大量以女性描繪的藝術時期。在慕夏的作品中充滿對女性的描繪,女性在他筆下化身為自然萬物、宇宙星體同時又是廣告中的充滿生命力的女性,他所建立的清逸女性形象成為十九世紀末巴黎的一股風潮,更成就當時的一種海報典型,同時也顛覆了世紀末對致命女性(Femme Fatale)的形象
戴·赫·劳伦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之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周云婷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父权统治   觉醒   自然   女性  
描述: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戴·赫·劳伦斯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最具有争议的一部。对于这部小说学界历年来研究角度各异,但较少关注劳伦斯作品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本文拟采取文献研究法、文本细读法和理论分析法相结合,以生态女性主义批评作为理论工具,把小说中工业文明对大自然的摧残和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联系起来,解读父权制社会压迫下妇女和自然的失语,并对女主人公康妮在大自然感召下女性意识逐步觉醒以及自我解放的过程给予肯定,最后对劳伦斯所塑造的康妮形象的局限性进行生态女性主义的批判。生态女性主义关注自然与女性的联结,把父
台湾的文化政治:电影叙事中新移民女性的形象分析
作者: 王秀滨   来源: 政治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後殖民主义   新移民女性   他者   电影叙事   再现  
描述: 本論文探討電影敘事中的新移民女性形象,是否如後殖民主義批判所述地將「外籍新娘」再現為弱勢的「他者」,以彰顯主流族群的主體優越性。新移民女性被再現為弱勢的國族、文化、性別、階級的「他者」,台灣對於新移民女性的負面建構,反映了普遍存在的貶抑「第三世界」的價值觀。除了影片中新移民女性的負面再現部份,本研究發現少數影片試圖轉化新移民女性之形象,記錄著新移民女性的賦權過程。飄洋過海的新移民女性從沉默失語到自主發聲,也展現了新移民女性從受害者形象到能動者的可能。隨著移入台灣的新移民女性人數越來越多,但主流意識卻將她們
日治时期女性图像分析─以《台湾妇人界》为例
作者: 王湘婷   来源: 政治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图像符号学   台湾妇人界   日治时期   女性形象  
描述: ,運用法國符號學者羅蘭‧巴特提出的圖像符號學分析觀點,探討雜誌圖像中呈現的女性形象,及其背後所代表的文化意涵。 本研究發現,《臺灣婦人界》中呈現的女性形象與日治時期臺灣女子教育中的「高文化」相符,這
美国大众媒体对美国女性参政的负面影响
作者: 童阳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治脱离   大众媒体   女性  
描述: 自1848年塞涅克瀑布镇大会点燃了美国妇女选举运动历史性的时刻后,美国妇女在平等参政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然而历时一个多世纪,美国政治参与仍然存在很大的性别差异。造成该差异的原因多种多样,大众媒体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相对于其他方面的因素,媒体与美国妇女参政之关系较少受到学界关注和重视,本文集中探讨美国大众媒体如何物化、边缘化以及矮化女性,使得女性在社会上面临双重标准,由此引发的民众对女性和女性政客的误读让妇女参政议政困难重重。分析美国大众媒体对美国妇女参政的消极影响有利于我们全面了解美国大众传媒的本质,揭露
杨必译本《名利场》中女性主义翻译表现及其意义
作者: 李追坤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温和型   杨必译本《名利场》   中国女性主义翻译  
描述: 20世纪70-90年代,翻译逐渐从纯粹的语言范畴上升到文化范畴,翻译理论也日趋多样化。而随着60年代妇女运动的兴起,女性主义于70年代成为社会文化研究的一部分,为翻译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女性主义视角;解构主义、创造性叛逆和译者主体论的提出则更促进了翻译与女性主义的结合。从此,语言(翻译)不仅是一种交际工具,更是一种服务于女性主义的操纵工具。换句话说,在女性主义理论的影响下,女性主义译者通过重新定义传统的“忠实”概念——忠实于女性自我的文本阐释,借助于解构以及译者主体性理论,一方面努力挖掘隐匿于文本中的女性形
女性的乱离书写—以清代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战役为考察范围
作者: 武思庭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乱离   自传   晚清   太平天国   女性宗教   女性社群   女性文学   鸦片战争  
描述: 本篇論文探討的時代以晚清鴉片戰爭、太平天天國革命為範圍,以女性亂離書寫為主題,期盼藉此呈現晚清前期(道光咸豐年間)詩人的個體、群體意識,以及她們的書寫、文化生活。這篇論文約可分為四個面向探討,分別
从莎士比亚三部剧中管窥女性角色模式
作者: 潘明辉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由词   角色模式   莎士比亚   女性  
描述: 本文主要研究莎士比亚剧作中女性人物在当时的角色模式。在研究莎士比亚的女性人物时, 一些女性主义批评家们指出通过对剧本的比较,可甄别其刻划女性人物时合乎传统的一面和独特的一面。本文通过对比《罗密欧和朱力叶》,《奥瑟罗》,以及《威尼斯商人》中的朱力叶,黛丝德梦娜,和鲍西亚,并借用文学的女性主义批评来分析莎士比亚的女性观。 文章从女性角色在男性主流文化背景下的塑造开始,讨论了当时的传统思想和习俗对女性角色的影响和约束。论证了女人就其文化性别而言不是一完全的人,与男性相比,她依附于男人,毫无社会地位,其角色即
从女权主义角度解读多丽丝·莱辛小说中的人物塑造
作者: 吴肖燕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分裂   女权主义   模棱两可   莱辛   人物塑造   出路  
描述: 多丽丝·莱辛的女权主义抒写历来给评论界一种模棱两可的感觉。从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来看,莱辛的人物形象不但具有鲜明的女权主义特点,而且有着响亮的女权主义称谓:自由女性。但是作者莱辛本人却多次发表声明,称自己不愿意被列为女权主义作家,更不愿意自己的作品被用于两性之间的战争。评论家们发现,莱辛在创作中有意回避女权主义主流批评,但是其作品中表现出受女权主义前辈们的影响,尤其是受伍尔芙的影响深远。而莱辛在女权主义批评史上也占居重要地位。可以说,莱辛确实是一位关注并且抒写女权主义的作家。在莱辛的代表作《金色笔记》以及《天
困境中的反叛与突围:199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
作者: 王璐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存困境   探寻   反叛与突围   女性解放   精神和品格  
描述: 绪论:跨世纪的“美女文学”现象把女性文学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潮,也导致了随之而来的沉寂,使女性文学研究也遭到了冷遇。女性文学及其研究所面临的困境说明:人们对女性文学精神及其创作品格仍缺乏足够的了解和重视。所以本文以1990年代女性文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探讨女性文学的精神品格。而目前的研究缺少对女性文学的创作精神进行具体的分析和阐释。本文将综合运用社会—历史批评、心理学批评和女性主义批评等方法;同时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同类题材在不同的作家笔下所体现的文化立场和价值观念。重点分析不同作家笔下的同类题材
< 1 2 3 ... 50 51 52 ... 146 147 14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