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孤岛上的复仇与救赎:论电影《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中女性形象的塑造
作者: 马翔宇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边缘人   叙事主题   张哲   撒玛利亚   暴力美学   艺术创作   金福   漂流欲室   一春   大学美术  
描述: 张哲洙是继朴赞郁、金基德之后,将暴力美学发挥到淋漓尽致的韩国新生代导演。这位出生于1974年,曾就读弘益大学美术专业的年轻导演,艺术创作深受金基德的影响。张哲洙的电影创作之路,始于他在日本留学时看到的金基德的电影《漂流欲室》,回国后张哲洙选择留在金基德身边成为他的助手,并协助金基德拍摄了《海岸线》《春夏秋冬又一春》《撒玛利亚女孩》等。《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以下简称《金福南》)是张哲洙于2010年拍摄的电影处女作。影片讲述了一
浅论《非诚勿扰》节目的女性形象和窘境
作者: 黄丽丽   陶建华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收视率   女性形象   话语权  
描述: 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节目以其独特的节目形式赢得了受众的青睐,在同类相亲类节目中也独占鳌头,尤其是在女嘉宾形象包装上更胜一筹,但是失真的女性形象产生了很多问题,给嘉宾、电视台和社会都带来了负面影响,所以要努力还原真实的女性形象。电视媒介要提高媒介素质,不能让节目变成走秀似的舞台,也不能单纯把女嘉宾看成节目收视率的卖点,而要还原相亲节目中真实的女嘉宾,创造积极的媒介环境。
劳伦斯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马迪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剖析   主题   女性  
描述: 在女性解放运动的大背景下,劳伦斯的作品中成功的塑造了许多典型的女性形象,表达了对女性以及女性感情、思想以及精神世界的关注和同情。他强调应该在和谐、平等的层面上建立两性关系。重温劳伦斯的作品,对于劳伦斯作品中女形象的深入探究,有利于我们深入理解中国女性的解放运动。
劳伦撕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庄焕明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剖析   主题   女性  
描述: 在女性解放运动的大背景下,劳伦斯的作品中成功的塑造了许多典型的女性形象,表达了对女性以及女性感情、思想以及精神世界的关注和同情。他强调应该在和谐、平等的层面上建立两性关系。重温劳伦斯的作品,对于劳伦斯作品中女形象的深入探究,有利于我们深入理解中国女性的解放运动。
莫言与福克纳小说的女性形象比较
作者: 温伟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莫言   福克纳   女性形象  
描述: 莫言与福克纳都注重描写少女、少妇们对爱和性热烈大胆的追求,同时也展现出她们在爱情中经受的磨难、挫折和痛苦;在对这些女性形象淋漓尽致的书写中折射出两位作家或崇拜或审视的不尽一致的妇女观。
自我的回归:浅析《苹果》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余薇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男权话语   觉醒   女性形象  
描述: 菲勒斯中心主义文化否认女性作为独立个体存在所具有的主体性,并不断通过电影语言将其编码成迎合男性目光的他者。电影《苹果》再现了男权文化对女性的监督和压制,但同时又打破了社会主流话语对女性的身份定位,通过主要角色刘苹果和王梅在遭遇男权压制后自我意识的觉醒探讨了女性超越社会,发现自我的必要。
韩剧中的传统女性形象解析
作者: 谢珏   杨晴桃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传播   受众需求   传统女性   女性关怀  
描述: 近年来韩剧风靡一时,而其中大多数表现的主体是女性。而这其中,传统女性的形象显得尤为突出。这些女性形象主要可以分为“灰姑娘”、“苦媳妇”、和“丑小鸭”三种类型。这些女性形象的出现与受众需求和社会对女性的关怀密不可分。通过这些女性形象,我们也可以看到韩剧描述社会现实、表现女性心声、传播民族文化的作用。
看上去很美:《哈姆雷特》、《奥赛罗》中唯美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郭俊霞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悲剧   女性形象  
描述: 莎士比亚不管是在喜剧还是悲剧中,都塑造了一大批丰富和令人印象深刻的女性形象,这些形象是英国文学史上永不磨灭的艺术形象。作为一名男性戏剧家,他不可避免地从男性的角度来要求和评价女性。通过了解莎士比亚悲剧中的女性形象,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女性形象是男性主体意识下的女性;虽然她们有自己的局限,但却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状况的真实写照。
民族、性别与女性形象消费:论麦丽丝导演电影中的蒙古女性形象
作者: 杨璟   吕鸫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电影   蒙古族   消费文化   女性形象  
描述: 麦丽丝导演的电影有其独特性。作为蒙古族的女性导演,她导演的电影将蒙古族文化特色与女性视角紧密地结合起来,而最能反映此结合的是其电影中蒙古族女性形象的塑造。其电影中蒙古族女性形象既具典型性,又有独特的性别视角,这是导演民族身份的反映,也是其性别身份的镜像。然而麦丽丝的作品作为商业电影,其蒙古女性形象由于远离于大众视野,又成为大众文化背景下陌生化的形象消费。
论谢晋“文革三部曲”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孟丽花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构   主体   失声   性别意识形态  
描述: 谢晋的"文革三部曲"塑造的女性形象分类两类,一是地母式的正面女性,她们为遭遇政治劫难的男性主人公提供情感的慰藉与避难的港湾,但她们仅是历史的旁观者,而非主体;二是在政治漩涡中迷失自我的反面女性,她们同样遭遇着自我价值的缺失。这种叙事所营造的女性生存图景折射出隐形叙事者所秉持的是以男性为主体的男权主义性别观,这是值得反思的。
< 1 2 3 4 5 6 ... 23 24 2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