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来源:中华女子学院学报】搜索到相关结果 271 条
-
先秦女性审美观念
-
作者:
白路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楚宫细腰
窈窕淑女
先秦
审美观念
-
描述:
女性是中国审美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审美对象。关于女性的审美观念早在先秦时代就逐步形成了一定的范式。比如对窈窕淑女以及楚宫细腰的形态美追求,折射出先秦时代男权制社会性别制度文化对女性柔顺形象的构建。这些温柔、顺从的女性形象,逐渐成为后世社会性别观念中女性审美的理想范式。
-
文化英雄与性别叙事:对李连杰电影《霍元甲》的一种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王进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叙事
Huo
gender
Yuanjia
narrative
hero
Lianjie
文化英雄
cultural
李连杰
feminism
霍元甲
Li
女性主义
-
描述:
<霍元甲>的经典形象是民族意识和男性话语的历史产物.2007年由李连杰主演的同名电影对这一文化经典的重新演绎,虽然已经意识到以往完全被忽视的女性形象和性别符号,然而在突出呈现文化英雄的民族主义话语的同时,仍然落入父权主义和男权话语的历史叙事模式.运用当代女性主义理论,通过深入解读影片中的性别形象内涵,从而揭示出在民族英雄的历史叙事中被传统父权话语所遮蔽的性别批评空间.
-
名垂千史 气贯长虹——评《新战争与和平》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李荣启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战争与和平
艺术结构
女英雄
中国抗日战争
劳动妇女
女性形象塑造
思想品德
贯长虹
巾帼英雄
审美价值
-
描述:
李尔重同志的《新战争与和平》是一部全面描写中国抗日战争的长篇巨作。这部卷帙浩繁的系列长篇近500万字,其规模之宏大、场景之广阔、人物之众多,在反映抗日战争的小说中前所未见。作者以纵横自如的笔势,绘出了一幅幅抗战御敌的悲壮画面,塑造出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生动感人的抗日英雄,其中作者倾注感情和笔墨描绘的女性形象就有二十余人之多。这些抗日风云图上的女性形象虽说不是这部巨作的主体形象,然而却是整部作品宏大艺术结构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栩栩如生的巾帼英雄的形象,为作品冷峻沉重的历史内容增添了激情和美的艺术光彩,
-
女院学人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文
文学
写作
安徽淮北
外国
河南大学
-
描述:
寿静心教授(1956—),笔名静心,女,安徽淮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83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在河南商丘师院中文系教授外国文学和写作,1995年调入中华女子学院,教授应用写作、大学语文及外国文学史。近年来,主要从事女性文学研究,先后在《作品与争鸣》《文艺理论与批评》《河南社会科学》《河南大学学报》《青海师大学报》《中华女子学院学报》等发表学术论文《论当代女性主义文学中的女性形象》《从中心到边缘》《爱情的颠覆——论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中的同性恋》《女性话语的诞生》《林白:〈从一个人的战争〉到〈妇女闲
-
贝蒂·弗里丹与《女性的奥秘》
-
作者:
罗慧兰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权运动
幸福的家庭主妇
女性的奥秘
-
描述:
“幸福家庭主妇”是流行于美国五六十年代并被千百万妇女效仿的典型女性形象。1963年,被称为第二次女权运动之母的贝蒂.弗里丹出版了《女性的奥秘》,她在书中揭露了在“女性的奥秘”所笼罩下千百万美国家庭妇女的无名痛苦,主张妇女突破传统角色的局限,争取自己在社会、家庭中的地位。该书改变了一代美国妇女的生活,被视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书籍之一。
-
沉默在历史背后的聒噪——《列女传》的社会性别研究
-
作者:
林存秀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体验
话语
想象
文化悖论
性别视角
-
描述:
以社会性别视角对《列女传》中的典型人物形象伯姬进行解读,就不难挖掘出被压抑在文本背后的女性内心经验,有助于我们探索在传统父权文化体系中的"男权话语"主观"想象"女性形象所生成"虚假价值",和通过话语的操作内化为妇女的内心行为规范的真相。
-
池莉“人生三部曲”的男性形象和女性意识
-
作者:
丁光梅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形象
池莉
人生三部曲
女性意识
-
描述:
池莉的"人生三部曲"虽以男性为主要描写对象,但透过这些男性形象与对应的女性形象的关系可以看出,池莉自始至终都以女性意识来关照其作品中的人物:呼唤男子汉的女性意识增强了男性的角色意识;要求丈夫尊重、重视、认同的意识使男主人公更加清醒地认识现实、承担责任;女性主体意识的张扬使男人从男性中心幻觉中跌落,自觉地修炼自身、确立自己。
-
台湾女性生存现实的形象写照——评赵淑敏《惊梦》中的婚恋小说
-
作者:
王敏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赵淑敏
自尊自立
《惊梦》
传统观
新女性
女性生存
女性形象
婚恋观
台湾社会
-
描述:
台湾作家赵淑敏女士的短篇小说集《惊梦》,以20世纪70年代的台湾社会为背景,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从这些女性形象的分析中可以探求台湾女性生存的现实和情感心理的轨迹。 一、自尊自立的新女性 现代女性解放的含义有二,首先是“人”,具有独立价值的人;其次是“女人”,与丈夫有同样尊严又有性别差异、需求的“女人”。台湾的经济发展,社会的进步使妇女的个性独立成为可能。而台湾社会男女思想解放的不同步,又使女性的独立生存面临困境。妇女经济上的独立和地位的提高,是女性的初步解放;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才能实现真
-
解读警嫂报道中的性别意涵
-
作者:
钱霄峰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话语
警嫂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从女性主义的独特视角出发 ,借助话语 -权力理论 ,以“警嫂”的新闻报道为分析对象 ,具体分析了“警嫂”的家庭和社会职业角色 ,“警嫂”的选择标准 ,进而挖掘出“警嫂”话语背后的社会性别规范和社会权力关系
-
关于女性领导者的断想
-
作者:
贺明兰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际关系
配偶
家庭
男性
女性领导
-
描述:
在党中央的重视关怀下,近几年,各级党委都把培养和选择妇女干部列入了议事日程,不少优秀的女干部纷纷走上了领导岗位,展示出新时代女性的巨大能量。但是也有少数女干部未能树立较完美的新女性形象,有的跳不出传统女性的圈子,有的却又过于男性化,还有的事业和家庭顾此失彼,包袱沉重,这样,人为地增加了妇女参政的消极因素。这也是目前各级领导班子中的女干部比例小、人数少、职位低的原因之—。要改变这种现状,一方面需要各级组织的重视和关怀,创造和改善妇女从政的外部条件,另一方面需要女性自我的不懈努力,锻炼和提高从政的自身素质。女
<
1
2
3
4
5
6
...
26
27
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