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25 条
-
近代女性社会角色的建构
-
作者:
魏茹冰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杂志》
近代
社会角色
传媒
女性
-
描述:
无处不在的传媒对社会性别的形成产生着持续而深入的影响,媒体塑造出符合“理想”的男性和女性,引导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去模仿、去改变自己,在很大程度上,媒体制造着我们的性别。近代性别观念的转型是女性史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不可否认,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为女性带来了她们向往的平等,然而,单一的政治视角无助于研究者更好地认识近代女性的思想和生活,我们需要更开阔的视野。因此,本文从一家著名的近代女性期刊——商务印书馆创办的《妇女杂志》入手,探讨它为当时的女性创造出了怎样的模仿样板,以及这些样板所显示出的性别观念的变化。
-
身体叙事:新时期女性写作的特征与前景
-
作者:
唐晓敏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体性
实用理性
身体叙事
消费文化
仿真
-
描述:
身体是自我存在之所,是自然之体和社会之因的结合体,也是文学叙事的要素之一。本文通过身体叙事从相对客观的视角,放眼整个新时期女性写作,审视女性身体叙事在整个新时期的变迁和特征。通过身体叙事的变迁看整个新时期女性书写的演变,再通过演变看文学身体的思想启示和文化嬗变。身体叙事是透视女性文学和身体文化的一个非常好的视角。本文根据女性文学本身出现的新的症候和时代出现的新风尚,将新时期女性身体叙事划分为沉重的身体、飞翔的身体、消费的身体和现实的身体四个阶段。在这个分析的基础上发掘和探索新时期女性写作身体叙事区别于其他
-
论劳伦斯作品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戚永慧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D·H·劳伦斯
两性关系
性
女权
自然
-
描述:
论文由导论、劳伦斯的艺术思想与两性观、劳伦斯笔下的女性形象、劳伦斯女性形象的现代启示和结语五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介绍劳伦斯所处时代的社会境况、思想特征、文艺思潮;分析这些时代特点对劳伦斯创作的影响及在他作品中的表现.第二部分:介绍当时女权运动高涨的?
-
近十年女作家小说中的情爱与性
-
作者:
卢传才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作家
情爱与性
女性题材小说
-
描述: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文学史上最值得书写的创作群体是女性写作群
体,其中又以女性作家的小说创作最为引人注目。
在群星灿烂的女性主义文学丛中,小说一枝独秀,成为世纪末的一道亮丽
的风景线。而其中不少女作家们描情写性,更突出地体现了女性题材小说创作
的个性,开创了女性小说创作的“情性时代”。
本论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章,重点论述了女性主义文学走俏的背景,女性文学的涵义;女性
小说,特别是女性作家关于“情爱与性”内容
-
从《悲惨世界》中的女性形象看雨果的女性观
-
作者:
汪敏萍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雨果
对照原则
《悲惨世界》
女性主义
-
描述:
本文拟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对雨果的《悲惨世界》做一个全新的解读。本人注意到传统的对雨果及其传世名作《悲惨世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道主义的解读和对照原则的分析上,在人物的分析上也主要集中在男主人公冉阿让身上,而对芳汀和柯赛特则无人问津,于是有了从女性形象入手来分析雨果的女性观和艺术观的设想。本文主要分三个步骤来阐释:第一步,用雨果的对照原则将《悲惨世界》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分为四组,分别分析每一组人物形象的相同和相异之处,进一步总结出每一位主要人物形象的主要特征;第二步,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总结出雨果塑造女性人物形象的
-
当代美国妇女运动的历史考察
-
作者:
任丽芳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国妇女
女权运动
平等权利
-
描述:
本文将当代美国妇女运动作为考察的对象,将其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去认识和把握,既注意到特定的文化背景与文化特征是当代美国妇女运动不可或缺的要素,更认识到二战后社会经济因素、政治氛围的变化对妇女运动产生的重大影响。此外,本文也探讨了此次运动的内容及特点,归纳出其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其深远的影响。
本文内容分为四个部分:
一、美国妇女运动的历史回顾
对美国历史上发生过的规模较大的两次妇女运动的历史作一下简要回顾。
二、当代美国妇女运动的原因追踪
-
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妇女
-
作者:
卢卉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
妇女运动
魏玛共和国
家庭
社会经济
-
描述:
本文将着重通过整体分析魏玛时期的妇女家庭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经济生活方面,透视魏玛社会各方面的情况。本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对1918年以前的德国妇女状况进行总的历史考察。把1918年以前的德国社会分为两个阶段,即一战前的德国与一战时期的德国。战前的德国妇女在现代化的步伐带领下已经开始进入了劳动市场,妇女们也开始有了自己的要求,但主要是非政治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彻底的将德国女性卷入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层面,她们也开始有了新的觉悟尤其是在政治与职业上。第二部分主要阐述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妇女运动。基于一战
-
村委会选举中的妇女参与
-
作者:
杨翠萍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治参与
社会性别
村委会选举
农村妇女
-
描述:
村委会选举制度在中国农村社会推行后,给农村妇女的参政模式带来了新的变化,农村妇女不再听令于组织的意图安排,而是同男性一样接受竞争的洗礼,民意成了裁决她们去留的标准。本文以河南省M县为研究区域,以曹村为个案,通过一个多月的实地调查,主要采用个案分析的方法,对村委会选举推行后,妇女的参政状况予以研究。
在现行的村落环境下,男女间拥有的资源不对等,在面临竞争时,男性势必会利用自身的强者优势,侵犯女性的权利。而女性由于各种条件所限,无力发挥应有能力,在同男性竞争时难免处于弱势地位,选举在某种程度
-
明代女诗人黄峨研究
-
作者:
梁蓓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散曲
诗歌
黄峨
特色
成就
女性文学
曲中易安
-
描述:
黄峨是明中叶著名的女诗人,她诗词曲兼擅,堪称“才艺冠女班”,是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女性作家。然而,学术界对于明清女性作家的研究的目光主要还是集中在对晚明及清朝女性作家创作群体的研究,对黄峨的研究虽然是在
-
萨克雷眼中的女人: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名利场》
-
作者:
席旭琳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视角
名利场
萨克雷
-
描述:
威廉·梅克皮斯·萨克雷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家之一,小说《名利场》一直被公认为他的代表作。作品通过刻画两位女性人物蓓基·夏泼和爱米丽亚·塞得利,反映出两种截然不同而又相互关联的命运。透过这两个女人的悲欢离合,萨克雷关注的是金钱至上,具有阶层意识
<
1
2
3
4
5
6
...
21
22
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