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诗经》到《祝福》看女性地位之衍变
-
作者:
焦若薇
来源: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
贞节
婚姻
女性
-
描述:
笔者以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为切入点 ,剖析中国历史上 ,妇女在婚姻、家庭中所处地位的演变
-
张洁女性意识的进步与局限
-
作者:
刘栋
来源: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偏执
坎坷
自我价值
反叛
女性意识
精神独立
奋斗
-
描述:
张洁的作品表现出强烈的女性意识。将她笔下的女性形象与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几位系列女性形象进行对比考察,我们看出,张洁的女性意识是有历史的进步性的。但由于情感过激,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
-
活着与毁灭——丁玲早期小说创作中的女性在醒与不醒之间的命运探析
-
作者:
杨素娜
来源:
宜宾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毁灭
丁玲
活着
觉醒
女性
-
描述:
丁玲在早期的小说创作中塑造了一系列在当时可称之为“叛逆”、“觉醒”的女性形象 ,这些女性形象对女性的解放起着巨大的启蒙作用。本文试从这些女性的思想、行为等方面探讨她们从要求“自我”地活着到走向死亡、毁灭自我的生命历程 ,揭示其醒与不醒的内涵
-
把命运握在手中——《美狄亚》美学意蕴初探
-
作者:
叶润平
胡孝根
来源:
文化时空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
文化
美学
美狄亚
悲剧
-
描述:
古希腊悲剧家欧里庇得斯塑造的美狄亚这一女性形象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她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个觉醒的女性形象。她的被弃意味着在社会与文化双重压迫下,女性面临着生存的困境。她的复仇意味着在困境中她不是委曲求全,而是奋起抗争,从而实现了对现存社会与文化的双重超越。
-
论林黛玉形象的文化意蕴
-
作者:
李兢兢
来源:
水浒争鸣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璀璨夺目的女性形象,在她身上闪耀着作者曹雪芹理想与智慧的强劲光芒,她孤傲、脱俗、真纯的鲜活个性与对独立人格及价值的追求,使她成为文学史上所有女性形象中最独特的一个。她体现着中国文人丰富、深沉的文化底蕴和审美价值追求,凝聚着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历史文化进步的折光。
-
论二十世纪末女性小说中的民间关怀精神
-
作者:
陈宁
来源:
中文自学指导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在我的开始是我的结束》
女性小说
池莉
《做绢人的孔师母》
方方
女性形象
铁凝
《云破处》
《永远有多远》
心理
民间关怀精神
政治
20世纪末期
文学评论
-
描述:
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到民间去”的文化要求一直贯穿始终。到二十世纪末,文学创作的民间立场
-
喜剧中的悲剧——浅论《救风尘》的三个女性
-
作者:
刘艳
来源:
阅读与写作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喜剧
赵盼儿形象
戏剧
元杂剧
《救风尘》
关汉卿
宋引章形象
悲剧
宋母形象
女性形象
文学研究
-
描述:
关汉卿的爱情风月剧《救风尘》被公认为是元杂剧中写得最好的喜剧之一。它虽是一部大团圆结局的轻喜剧,但若就剧中女性人物的命运来说,又充满了浓重的悲剧色彩。在剧中,赤手空拳的弱女子虽然靠智慧战胜了恶势力,但就在这种弱势群体战胜强权的欢笑中,却又饱含着封建制度下妇女们拂拭不尽的眼泪。
-
论丁玲早期小说的特点
-
作者:
蒋晓兰
来源: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丁玲
早期小说
特点
-
描述:
丁玲早期的小说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 ,即女性的视角、女性的笔触、女性的意识和心理、对传统男尊女卑的极端反叛、莎菲型的女性形象及很强的现代性
-
《左传》贵族女性问题初探
-
作者:
张蓉
来源: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二元性
《左传》
贵族女性
-
描述:
《左传》中出现了为数不少的贵族女性形象。在春秋时代新旧交替的社会环境里,她们的思想、行为呈现出鲜明的二元性,主要体现在贵族女性与礼、婚姻、婚外恋和政治等四个方面。
-
世上无人知晓我的玫瑰——《秀拉》中女性的自我创建
-
作者:
韩冰
来源: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建自我
追求自我
黑人女性
-
描述:
本文通过象征层面,对小说中的黑人女性形象进行分析.以此来再现,莫里森所描绘的20世纪20-40年代美国黑人女性追求、创建自我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