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浅析温庭筠、柳永词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王宁宁   来源: 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唐代温庭筠和宋代柳永均可称为“才子词人”,他们都因仕途不顺转而玩世不恭,过着“偎红翠”、“浅斟低唱”的生活。虽然他们政治上失去了进取的机会,却获得了深入生活的机会。温庭筠是在词这种文学体裁中专力描写女性的第一人,柳永的情词十足的体现出歌妓之词为歌妓所唱的俗化特色。《花间集》和《乐章集》为我们在不同程度上展示了一群灿烂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妇女人权的发展与20世纪的社会进步
作者: 谢庐明   来源: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进步   妇女人权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描述: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 ,中国共产党在参政权、经济平等权、受教育权和婚姻家庭权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妇女人权实践 ,探索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促进和发展妇女人权的正确道路 ,形成了妇女人权的理想模式 ,并通过政治力量由区域推向全国 ,影响了 2 0世纪中国的社会走向。中华苏维埃时期所发展的妇女人权理论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 ,是指导中国妇女运动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理论 ,推动了 2 0世纪的社会进步
《诗经·国风》女性形象与水文化意象关系之探微
作者: 王莹   来源: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原型意象   女性形象   《国风》  
描述: 在中国古典文学当中,水与女性相融的文学模式渊源,最早可以上溯到《诗经》?作为创立了秋水伊人审美典范的中国诗歌真正意义上的发端之作,《诗经》(主要指十五国风)中水与女性相互依存的现象,反映出了中华民族在审美?世界观?艺术表现及文化积淀等诸多方面的特征?对这一命题从美学?哲学?文化等多角度进行研究,将使我们挖掘出二者关系下深层的文化内蕴?
夏泼与爱米丽亚两个女性形象比较——重读《名利场》
作者: 高丽萍   来源: 济宁师专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文化内涵   萨克雷   《名利场》  
描述: 英国 1 9世纪小说家萨克雷的代表作《名利场》中有两个重要人物 :夏泼和爱米丽亚。通过对夏泼与爱米丽亚性格及遭遇的比较 ,可以看出小说家针对女性和男性的不同道德要求 ,参考小说家所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 ,作家从女性主义视角揭示了夏泼这个遭贬抑的形象和爱米丽亚这个受赞赏的形象所反映出来的性别文化内涵
安多纳德:温柔而凄凉的法国文学女性形象
作者: 戚鸿峰   来源: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温柔   奥里维   女性形象   安多纳德   凄凉  
描述: 安多纳德是罗曼·罗兰的不朽名著《约翰.克里斯朵夫》中重要性仅次于葛拉亚齐的女性形象。本文通过对安多纳德人物性格特征形成过程的分析,归纳了安多纳德人物形象的特点——温柔而凄凉,并且分析了安多纳德文学形象的永恒意义。
安多纳德:温柔而凄凉的法国文学女性形象:《约翰·克里斯杂夫》]
作者: 戚鸿峰   来源: 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法国   约翰·克里斯朵夫   文学评论   长篇小说   人物形象   女性  
描述: 安多纳德是罗曼·罗兰的不朽名著《约翰·克里斯朵夫》中重要性仅次于葛拉亚齐的女性形象.本文通过对安多纳德人物性格特征形成过程的分析,归纳了安多纳德人物形象的特点-温柔而凄凉,并且分析了安多纳德文学形象的永恒意义.
意识形态的诱惑——评里查逊与奥斯丁小说中的女性人物描写
作者: 苏耕欣   来源: 国外文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识形态   诱惑   18世纪小说   女性  
描述: 18世纪英国小说因反映现实而干预现实。里查逊和奥斯丁的小说通过奖德惩恶这一文化机制 ,诱使读者 (尤其是年轻的女性读者 )接受故事所颂扬与美化的意识形态以及这种意识形态所代表的社会关系。
超越二元对立的话语:读美籍华裔女作家伍慧明的小说《骨》
作者: 陆薇   来源: 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官方历史   隐性历史   二元对立   个人叙事   身份定位  
描述: 本文从女性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角度 ,探讨了年轻一代美国华裔女作家伍慧明的小说《骨》中的自我身份和民族文化身份问题 ,说明这个发生在旧金山唐人街的自传性故事实际上是一个“将个人、家庭及民族的历史与政治问题编织到一起的民族寓言”。此外 ,本文还就美国学者菲立帕·卡夫卡对《骨》的二元对立式阅读提出质疑 ,认为书中主人公所经历的不仅仅是在两种冲突 (文化、身份、性别等 )之间寻求消极的妥协与调和 ,从而获得“自我的整合”,而是超越了妥协与调和的模式 ,建立了自己新的话语方式。她所代表的是新一代美国华裔女性的形象。
《约翰·克利斯朵夫》中的安多纳德——凄美的法国文学女性形象
作者: 陆月宏   来源: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凄美   女性形象   转变  
描述: 安多纳德是小说的两大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和奥里维之间的桥梁 ,正是通过她 ,他们两人才相知相遇。安多纳德是这篇小说的心灵世界不可缺少的推动力。安多纳德在小说中刚出场时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少女形象。在经历了内心决定性的转变与爱和自我牺牲的精神主宰了她的心灵世界后 ,她那凄美的女性形象方才完整地呈现出来。这种转变是通过爱的净化、苦难的净化与宗教虔诚的净化带来的。安多纳德的女性形象所代表的正是这样凄美的爱和虔诚的力量。它由最后的死亡与神秘信仰所带来的净化得到最终完成
真实再现当代彝族女性生活画卷——浅谈阿蕾小说创作
作者: 阿牛木支   来源: 民族文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生活   女性作家   小说创作   彝族人民   真实再现   小说集   四川少数民族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   女性文学   彝族地区  
描述: 当代彝族女性作家中,阿蕾小说创作上的凸显业绩是众口皆碑的,其小说的艺术风格也是独树一帜的。阿蕾现已出版汉文短篇小说集《嫂子》和彝文短篇小说集《根与花》。小说集《嫂子》获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小说集《根与花》获第二届四川少数民族文学奖;同名短篇小说《根与花》获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可以说,阿蕾小说创作不仅仅是彝族女性文学的典范,在中国少数民族女性文学中也占有一席之地。阿蕾出身于大凉山彝家山寨,从小受着彝族口头文学的熏陶。长期的彝寨生活使她熟悉彝族地区的风土人情,了
< 1 2 3 ... 47 48 49 ... 75 76 7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