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1472 条
-
牵手一生:女性的婚姻承诺在婚姻中的变化
-
作者:
陈富萍
来源:
台湾师范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深度访谈
婚姻稳定
婚姻维系
婚姻承诺
-
描述:
30-50年代女性所覺知的婚姻承諾概念分為二個面向:一是受傳統文化及婚姻觀影響之具道德義務感的「角色責任與義務承諾」,其內涵包含養兒育女、照顧先生、孝敬公婆及經營家庭的承諾,其中又以對子女的角色責任與義務
-
《京华烟云》与《飘》中女性意识的对比研究
-
作者:
董慧
来源:
西安工业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京华烟云》
女主人公
女性意识
文化价值取向
《飘》
-
描述:
自第一次女性运动浪潮以来,女性问题就一直是文学作品的主题之一。玛格丽特·米歇尔和林语堂正是中美女性文学史上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两位作家。玛格丽特·米歇尔于1936年出版了她的第一部作品《飘》,自《飘》问世以来,它在美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作为《飘》的女主人公,斯嘉丽富有传奇的一生,她对自我独立的追求以及面对苦难时坚韧的态度都吸引了美国人民的注意。几乎是在同一时间,林语堂完成了他的著作《京华烟云》,书中表达了他对女性的同情以及尊敬。而作为他著作的女主角,对于姚木兰描写的字里行间也都反应出先进的女性意识。本文通过比
-
埃及与中国:女性文学发展轨迹比较
-
作者:
哈赛宁·法赫米
来源:
“当代阿拉伯问题”国际研讨会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19世纪末20世纪初,埃及著名思想家卡西姆·艾敏(1863~ 1908年)发表了《女性解放》(1898)与《新女性》(1900)两部著作,提倡埃及妇女的解放,强调她们受教育的权利。他的著作一经发表,就遭到当时宗教人士与知识界保守人士的批判。但是,艾敏的妇女解放倡导使得埃及社会开始注意妇女的现实,并逐步承认她们在社会中的地位,意识到她们也应享有自由与各种权利。作为妇女解放的标志,在1919年革命中,埃及妇女开始参与政治革命,走上了为个人自由与民族解放运动而战斗的道路。
-
《欲望号街车》中女性主体性建构
-
作者:
钟瑛
来源:
鄂州大学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田纳西·威廉斯
女性心理
《欲望号街车》
女性主体性
社会经济
女性身体
-
描述:
田纳西·威廉斯是20世纪最重要的剧作家之一。威廉斯的戏剧作品流露出对伴随现代物质文明而来的“文明病”,即人际情感冷漠的感慨。《欲望号街车》是美国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美国最优秀的戏剧作品之一。剧中描述了文明遭遇野蛮,疾病威胁健康,以及男人向女人施暴的主题。威廉斯笔下的女性人物是独立的和能动的主体,一直处于变化发展的过程之中,并在女性身体、社会经济和女性心理等不同方面对女性主体性进行建构。笔者试图揭示剧中女性主体性建构的嬗变过程及威廉斯女性人物观的变迁。
-
法理学课程在女性学专业中的地位与意义
-
作者:
屈振辉
颜龙
来源:
法学教育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培养法理学
法学概论
教学思考
学生法律素养
女性学专业
-
描述:
女性学是最具有女子高校特色的专业,法律是我国妇女争取自身解放的武器。基于女性学专业自身的学科特点、毕业生今后就业的主要方向及作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等多方面考虑,培养该专业学生的法律常识、权利意识、法律思维等法律素养非常重要,而开设“法理学”或“法学概论”等法理学课程则是其最主要的路径。它作为女子高校女性学专业的必修课,不同于法学或其他文科类专业的同名课程,具有该专业独特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本专业特点,精心选取教学内容、增强学科知识融通,不断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法律素养,培养出合格的女性学专业人
-
中国近代女性文学批评刍议
-
作者:
陈静
王蓓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史
女性文学批评
近代女性文学
-
描述:
中国近代女性文学批评,指写作或出版于1840—1919年间女性所写的文学批评作品。其内容涉及诗、文、词、弹词、小说、戏剧等文学类型或作品;形式包括诗文选本、诗话、词话、论诗诗、题词、诗文序跋以及杂见于其他作品中的文学言论等。在文艺学、近代文学、文学批评史等相关学科领域中,近代女性文学批评尚处于缺席状态。近十数年来,清代女性文学批评研究兴起,间接为之提供了部分资料与研究成果。但囿于资料、观念等原因,近代女性文学批评研究还十分薄弱,有大量空白需要填充。近代女性文学批评的文献数量远超想象,近代实可称为女性文学批
-
论家族女性词人群体的新气象
-
作者:
武楠楠
张仲谋
来源:
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末清初
家族
词人群体
女性
-
描述:
明代中叶以后,女性词人创作由"个体书写"进入到了"群体书写"的新阶段,这一时期的闺秀词人不仅在数量上超越前代,而且整体的创作水平也有显著提高,家族女性词人群体随之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其一,晚明以降,家族女性词人群体多分布在环太湖流域,具有鲜明的家族性和地域性特征.其二,明清时期的女性词人群体不再局促于家庭一隅的文学创作,跨越地域与性别的文学交往促进了女性文学的传播.其三,明遗民家族中涌现了一批女性爱国词人,成为一个带有家族和性别色彩的特殊遗民文人群体.其四,家族女性词人群体在文学创作上呈现了以"家族"为标记
-
论张爱玲香港传奇小说中的上海女人
-
作者:
陈红玲
吴蕾
来源:
唐山文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张爱玲香港传奇小说书写的是以香港为背景的上海女人的故事,描述各色各类的上海女人在香港这个大染缸里的蝇营狗苟。她笔下的上海女性充满了悲凄的意味。张爱玲以其独特的视角和非凡的艺术表现力,将香港社会中的上海女人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而她强烈的女性意识和悲悯情怀也在香港传奇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作家,她的艺术风格独树一帜。她的小说创作是现代文学的伟大收获。其主要文学成就表现为拓展了女性批判新视野和女性文学的新世界。著名学者夏志清曾经说过:“张爱玲是当代最重要的
-
《占有》中作者A.S.拜厄特对女性主义的继承与批判
-
作者:
侯燕飞
来源:
延边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占有》
拜厄特
女性主义
批判与继承
-
描述:
A.S.拜厄特(1936-)是英国著名的、家喻户晓的女性评论家、小说家。拜厄特最著名的长篇小说《占有:一部浪漫史》先后获得了英国最高的文学奖布克奖和爱尔兰时报国际小说奖。《占有》作为拜厄特的鸿篇巨著涉及到了很多的体裁和主题,包括女性主义元素。拜厄特的女性主义思想被很多学者和研究者分析,然而却极少有研究者涉及拜厄特对女性主义追随者违背道德的性自由追求的批判。本论文主要通过分析《占有》的女性人物及其与小说中几个男性人物间的关系,阐释拜厄特对女性主义元素的继承、批判,揭示拜厄特对理想的男女两性关系的提倡和呼唤。
-
论当代美国小妞电影对女性回归趋势的再现
-
作者:
颜妍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意识形态
后女性主义
小妞电影
回归趋势
-
描述: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后女性主义话语在美国大众媒介中甚嚣尘上。它一方面宣称女性已在诸多权利中实现了自由平等;另一方面,则将这种自由和赋权,建筑在消费、性解放和追逐异性恋的基础上。这样实则是以自由平等为口号,通过强调两性的自然差异,将女性重置于固化的传统性别角色中,因此被学界视为对第二次女性主义的“回潮”。小妞电影正是后女性主义的典型文本,生动刻画了美国当代年轻女性如何在爱情、工作、消费、性魅力、瘦身等问题中协调周旋。 小妞电影与后女性主义同时流行于90年代。从某种意义上说,两者互为构成和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