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女性人类学与英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比较研究
作者: 蒲云萍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体   社会性别   文学批评标准   民族志研究   文学传统   女性文本   女性学   男权意识   女性人类学   女性主义  
描述: 20世纪60年代,女性主义再度兴起,激起学术界各个领域对女性话题的关注。女性学与人类学相结合的产物——女性人类学在此大背景下应运而生。什么是女性人类学呢?简而言之,是以人类学的视角来研究女性主义的一种理论与方法视角,又可理解为女性主义和人类学相结合的一个边缘学科或理论。二者相辅相成,以人类学特有的视角来研究女性,研究女性的同时又带给人类学方法论的反思,它是重新塑造女性主体的研究。女性人类学概述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接受问题的实然分析与应然追求——基于女性主义教育观视角
作者: 陈登源   来源: 凯里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优化途径   接受问题   价值观教育   女大学生   女性主义教育  
描述: 用女性主义教育观指导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可以增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接受问题的有效性。当前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接受效果总体上是好的,但在价值观教育理念落后,忽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价值观教育目标偏重形式
谈《蝴蝶梦》的两位女性人物:天使与魔鬼
作者: 刘香丽   来源: 才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社会   魔鬼   天使  
描述: 《蝴蝶梦》的小说中出现了两位女性人物,这两位女性人物分别代表了两种观念:一种是追求女性自由;一种是男性附属品。本文通过分析《蝴蝶梦》小说里的两个性格截然相反的人物,探索了在父权社会里女性的婚姻地位与女性的自由限制。
东盟国家威权统治时期女性政治参与探析*
作者: 范若兰   来源: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威权政治   东盟国家   女性政治参与  
描述: 东盟五国经历了长期的威权统治,限制了女性的公民政治参与,表现为妇女运动低迷,妇女非政府组织受到控制,女性在立法、行政等权力部门的比例极低。其根源在于威权统治的父权制社会结构、军人专权、操控选举、控制媒体和言论、排斥非政府组织,这些特征对东盟国家女性政治参与产生了消极影响。
全国妇联、中国妇女研究会第三届中国妇女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
作者: 暂无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顾秀   全国妇联   中国妇女   妇女运动史   陈至   高层次人才   优秀成果奖   妇女社会地位   妇女史   理论与实践  
描述: 特别奖(5部)(1)彭珮云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13年9月;(2)顾秀莲主编:《20世纪中国妇女运动史(上、中、下卷)》,中国妇女出版社,2013年;(3)陈至立
妇基会:为贫困女性铺设发展之路——访谈嘉宾: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秘书长 秦国英
作者: 赵丽芳   来源: WTO经济导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公益组织   妇联干部   企业合作   公益机构   赵丽芳   企业总量   中国妇女   公益基金会   妇女组织   妇女工作  
描述: 我也是一位母亲,在下基层的过程中,看到了女性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与男性相比,女性在获得机遇和资源等方面存在很多不平等,女性一直处于弱势中的弱势。而女性是家庭的核心,母亲在哪,家就在哪,母亲好家就好,家好社会就好。作为一名服务于女性的慈善工作者,我天然地希望自己身边的姐妹能生存发展得更好,从而促进家庭社会的和谐进步。所以,我认为自己有责任为女性做更多的工作、为她们解决更多的问题。”中国妇女发
时代变迁下的女性命运悲歌——林海音女性婚恋小说解读
作者: 江梦洋   来源: 安阳工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婚恋小说   林海音   时代变迁  
描述: 作为台湾女性文学的奠基人,林海音拥有北平和台北双重故乡,她集闽、客和北京生活经验等多重身份于一身,呈现出多元的文化背景和现代女性意识。独特的人生经历及女性身份使她将写作的目光投向了时代变迁下的女性命运,婚恋小说创作成为她解读女性命运的一种途径。透过不同时代下的女性命运悲歌的书写,林海音对于女性乃至整个人类命运的关怀与思索跃然纸上。
性别与家国:中华基督教妇女节制协会研究
作者: 马琰琰   胡卫清   来源: 学术月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慈善   母教   中华基督教妇女节制协会   民族主义  
描述: 中华基督教妇女节制协会于1920年在上海成立,为世界基督教妇女节制协会的分支。该会深受美国妇女运动影响,承继基督教义中的“节制”理念与纯洁妇女意识,试图通过开展禁止烟酒、兴办慈善和倡导母教三项工作来表达女性诉求,进入公共领域,建立中国女性独特的性别空间。近代民族主义深刻影响了妇女节制协会的活动理念,在其话语体系中妇女的性别属性被赋予高度的政治意涵和鲜明的工具性意义。妇女节制协会的理念和活动既彰显了基督教知识女性的独特追求,也透视出了女性在近代中国社会中的尴尬处境。
从“三恋”分析王安忆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王娟   来源: 现代交际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文学   “三恋”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王安忆作品   女性主义  
描述: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女性主义文学创作是大家普遍关注的一种文学现象。朱虹1981年在《美国女作家作品选?序》中向中国读者介绍了女性主义之后,我国女性作家的文本开始发生变化,女性意识在文本中也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女性文学""女性主义文学""女性写作"的出现也引起很多研究者的关注。在此期间出现了一些"女性写作"的作家,最引人注目的是茅盾文学奖得主——王安忆。她创作了很多作品,如雯雯系列,还有"三恋"等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充分展示了作家的女性意识,然而作家并不承认自己是女性作家代表中的一员。文章试从"三恋"对她作品
完美中的挣扎:雕塑艺术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周子鹃   来源: 北京服装学院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商品   艺术表象   雕塑中女性形象   意象  
描述: 本篇论文总体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从时间的脉络出发,沿着历史的足迹找寻女神形象的变迁。摘选远古时期到现代社会的部分艺术作品,从族群意识、社会生活、艺术的表象和意象等几个方面思考,归纳出六种女神形象。形象包括生育女神、肉体女神、禁欲女神、唯美女神、现实主义女神和欲望女神。主要是从理论上阐述创作思路来源,并为创作提供理论支持。第二部分通过对近现代女性形象地分析,描述我对现代社会部分女性形象的反思,希望利用怎样的作品效果来传达我的想法。最后提出结论,女性需要正视男权社会的不公与苛求,但却不该用这些来束缚我们的自
< 1 2 3 ... 40 41 42 ... 205 206 20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