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651 条
-
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女性主义分析
-
作者:
黄文娟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弗吉尼亚·伍尔芙
女性写作
女性主义
-
描述:
伍尔芙的女性主义创作体现出的是一种超越具体性别的人道关怀,其一系列作品中均蕴含着女性主义思想。本文从创作手法中的女性美学、对女性文学话语的构建、女性文学传统的注重、对"双性同体"创作理想的实践四个方面,阐述了伍尔芙女性主义创作的意义与价值。
-
青涩的青春:《青春之歌》女性意识研究
-
作者:
王倩文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生理性别
文化性别
-
描述:
作为女性文学的研究,十七年文学往往被研究者忽略,因为十七年文学画廊中呈现给读者的大多是"准女性""阉割的男人"形象,缺少女性主体意识。本文从女性意识的"生理性别"和"文化性别"的角度来分析十七年文学的经典文本《青春之歌》,发现其在女性文学中的价值,这是女性文学无法回避的一段"青涩的青春"。
-
张洁小说中女性意识的演变
-
作者:
游莉莉
来源:
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辛辣
演变
张洁
柔情
超脱
-
描述:
张洁是中国女性文学的开创者和执着耕耘者。她的作品透漏着一种女人的情调:优雅、高调之中弥漫着淡淡的感伤情绪。当然,张洁小说中的女性意识不是一成不变的。从少女的羞涩纯情到少妇的成熟辛辣,再到步入中年后的稳重与深刻见解。在作品中,张洁使女性在某种意义上达到了真正的回归。同时她的作品中反映了中国女性的生存和精神状态。
-
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女性主义分析
-
作者:
黄文娟
来源:
名作欣赏·下旬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弗吉尼亚·伍尔芙
女性写作
女性主义
-
描述:
伍尔英的女性主义创作体现出的是一种超越具体性别的人道关怀,其一系列作品中均蕴含着女性主义思想。本文从创作手法中的女性美学、对女性文学话语的构建、女性文学传统的注重、对“双性同体”创作理想的实践四个方面,阐述了伍尔芙女性主义创作的意义与价值。
-
对女性减肥的社会学解读
-
作者:
李静
来源:
法制与社会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身体
女性减肥
工具化
-
描述:
作为一种流行现象,减肥的风潮悄悄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兴起,无从查证缘起于何时,但等到引起大家注意的时候,身边的女性都已成了追瘦一族,明明已经弱不禁风,还在高喊着减肥的口号。借用女性学的观点,女性的减肥行为体现了男性文化对于女性身体的规训。女性对于形体标准的过分追求,势必为女性的自强、自信、自我认同带来负面的影响。
-
论当代女作家的性视角
-
作者:
肖园园
来源:
现代妇女(下旬)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性视角
当代
-
描述:
对女性性欲望的书写为现当代女性文学开辟了新空间。王安忆、乔叶、九丹、徐坤的作品在欲望书写过程中倾注了深切的人文关怀,观照女性隐秘的生命体验、生存境况和身心成长历程,引导人们关注女性生命情境,以女主人公成长历程中的经验教训启发女性走向和谐的生命之路。
-
刍议普契尼歌剧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李文静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普契尼
歌剧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主要论述的是普契尼歌剧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以普契尼对女性题材的热爱为切入点来阐述他歌剧作品中不同女性人物形象在性格和命运上的不同。再通过对普契尼作品中典型女性形象的剖析,使我们能体会到他作品中所透露出来的女性关怀,同时,这种关怀又以他的歌剧作品为着力点来探讨不同人生的女性世界。
-
虹影小说中女性意识的嬗变
-
作者:
蔡萍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独立意识
女性意识
虹影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虹影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女性主义文学依附男性、被男权掌控的狭隘性。作品中女主人公的命运发展总是维系在自身意识发展的过程中和历史背景的进程里,并逐渐表现出女性的意识觉醒和自我发展,同时也在试图颠覆男权、颠覆传统正史。本文试图从《饥饿的女儿》、《上海之死》、《上海王》中的女主人公形象论述虹影小说中女性意识的嬗变。
-
重建女性与自然和男人的和谐:《绿山墙的安妮》中女性人物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杜英姿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露西.莫德.蒙哥马利
生态女性主义
和谐关系
自然
-
描述:
加拿大著名作家露西.莫德.蒙哥马利的代表作《绿山墙的安妮》(1980)出版后,赢得了不同年龄不同国家人群的喜欢,同时学者趋之若鹜,从各个角度对它进行解读和探讨,发掘其深刻含义。这些角度包括女性主义、教育、宗教等。生态女性主义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主张女性与自然是交织融合,密切联系的,她们认为女性和自然的解放是相互关联的,二者缺一都无法实现真正的解放。作者露西.蒙哥马利在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两个主题为女性与自然。本文拟从生态女性主义崭新的角度出发,对《绿山墙的安妮》从女性与自然的相互关系进行论述,指出父权制下
-
社会转型与近代徽州乡村妇女生活的变动
-
作者:
张小坡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妇女职业
徽州
女子教育
社会转型
-
描述:
近代徽州乡村妇女在田间劳作之外,走出家门,受雇他人,以获取经济收入,无论从业范围还是层次,都有较大的改变,在家庭中的经济地位有所提高。近代徽州女子教育体系初步形成,男女同校,接受了新教育、新思想的徽州女性努力重塑独立的人格,在成立妇女组织、发起妇女解放运动、追求婚姻自由等方面做出了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