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感性·知性·叛逆:台湾新世代诗歌女性形象衍变
作者: 田佳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叛逆   感性   知性   女性形象  
描述: 台湾女性诗人在近半个世纪中笔耕不辍,惊喜之作不断涌现。她们的笔触不仅探及女性纤细、复杂的内心世界,还伸展到外部广阔的天地,她们的诗作中不自觉运用抒情的笔调,刻画了众多鲜活的女性形象,简略分为三类:感性女性形象、知性女性形象、叛逆型女性形象。横向地看她们是多层次、立体的人格形象,纵向地看表现了女性进步发展的轨迹。表现了女性由依附到独立,从发现自我到重构女性主体的进步,执著于真理的追求。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李寅然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俄狄浦斯   弗洛伊德   女性  
描述: 张爱玲从小成长在特殊的家庭背景下,这对她笔下女性形象的产生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她笔下的女性所追求的只是证实自己的存在,抓住一点真实的、最基本的东西,抑或只是想在尘世中得以安身立命之依靠,却最终以演绎一段人生悲剧结尾,体现了在封建家庭和金钱枷锁禁锢下的女性所遭受的身体和灵魂的压迫.本文通过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来分析她笔下的母亲与儿女的关系,并从她的几部代表作中来分析其女性形象.
南北朝乐府民歌女性形象比较
作者: 时红娟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歌   南朝   北朝   女性   差异  
描述: 本文对南北朝乐府民歌中的女性形象类型进行了界定,围绕南北朝女性在爱情婚姻中的种种表现对南北朝乐府民歌进行了对比式的论述,并分析了南北乐府民歌因社会政治、经济、民族风俗及民族性格,自然环境因素形成的不同的吟唱风格。
从辛词女性形象看辛弃疾其人其词
作者: 刘国蓉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分析   辛弃疾   女性形象   词作  
描述: 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词作少有对女性的关注,其词中涉及到女性形象的作品八十余首,不到其作品的七分之一。这些女性以歌妓、历史人物、村妇、思妇居多。通过对辛词女性形象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几点认识:第一,反映出两宋词史的又一重大变化,即男子汉气概的激扬,词中女性柔婉美最终让位于血性男子的力度美和崇高美。第二,反映了辛弃疾的女性观。第三,展示了英雄内心世界深重的苦闷。第四,体现了时代的影响。第五,是辛词才学化的有力证明。第六,体现了辛词题材的丰富、风格的多样,折射出了辛其人完整的精神世界和多面的
田汉二十年代戏剧中的女性形象及成因探析
作者: 陈瑶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戏剧观念   田汉   人生经历   女性形象  
描述: 田汉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戏剧创作中成绩最丰厚的剧作家。他早期的剧作为中国现代话剧贡献了一批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寄托了作家的"爱与美"以及革命的理想追求,她们的出现与田汉的人生经历、戏剧观念与价值观念密切相关。
古今山川蕴灵秀,不钟须眉钟巾帼:《女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赵静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聊斋志异   贾茗   女性形象  
描述: 《女聊斋志异》中,收录了八十余篇古代奇女子的故事。她们或美或侠,或柔或刚,或智或勇,或贞或烈,展现出各自豁达通透的性情和不让须眉的气概。本文将她们分为六类加以分析。
论《水浒传》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性
作者: 王康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性   现代意义   《水浒传》   女性形象  
描述: 与《水浒传》中众多生龙活虎、侠肝义胆的男性英雄相比,《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不能尽如人意。这些为数不多的女性人物身上,我们却看到一个特殊的社会历史文化内涵:那就是女性形象的悲剧性。不管是以潘金莲为代表的"淫妇"形象,还是以顾大嫂为代表的"巾帼英雄"形象,其最终都还是逃脱不了悲剧的命运。研究《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不仅可以深刻揭示作者复杂、矛盾的妇女观,而且还能进一步揭示《水浒传》女性悲剧产生的社会根源,明确女性在当时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女性悲剧的现代意义。
安娜·卡列尼娜和繁漪形象比较
作者: 张瑞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相似与不同   女性形象   安娜·卡列尼娜和繁漪  
描述: 安娜·卡列尼娜和繁漪都是文学史上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她们有相似之处:处在社会变革时代,容貌漂亮被包办婚姻毒害,嫁给了不懂爱情的老头子,发生了婚外情并背叛了家庭,以悲剧命运收场。两个人物的不同之处:人物性格和给读者的审美感受不同,两人追求爱情方式、人生的精神寄托不同,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创作动机不同。
元杂剧水浒戏和小说《水浒传》家庭女性形象之比较
作者: 李继伟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庭女性   元杂剧水浒戏   《水浒传》   原因  
描述: 元杂剧水浒戏对小说<水浒传>影响的一个方面体现在对家庭女性形象的塑造上,但二者在对家庭女性形象的角色安排与感情态度、水浒英雄与家庭女性的关系设置、对待家庭生活的态度三个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这些差别是由元杂剧水浒戏和小说<水浒传>在主题思想、文学体裁、形成背景及受众对象四个方面的不同决定的.
男性形象的边缘化与女性形象的理想化——评潘向黎小说的女性主义叙事倾向
作者: 王菲菲   王芳芳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解构   男性形象   理想化   潘向黎   边缘化   女性救赎  
描述: 潘向黎的小说初期创作体现女性的浪漫情怀,男女形象用笔均匀;后来创作中女性形象愈加生动绚丽,趋于理想化,男性形象模糊退缩,走向边缘化。
< 1 2 3 4 5 ... 17 18 1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