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浮生如梦 梦如浮生:叙事学视角理论观照下的聘娘形象
作者: 王强利   王引萍   来源: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幻灭人生   聘娘形象   儒林外史   叙事视角  
描述: 聘娘是《儒林外史》中的一个悲剧女性形象,运用叙事学视角理论对其进行新的解读,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这一形象。聘娘的性格和所遇非人是其幻灭人生的表层原因,而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清中叶的社会现实是其幻灭人生的深层原因。
屈原与宋玉文学创作差异缘起论
作者: 刘玉娇   来源: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玉   创作个性   屈原   行文风格   差异  
描述: 出身与地位的不同,造成了屈原和宋玉作品在气势上的差异;人格魅力的不同折射出二者笔下不同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人品志趣的不同,使两人笔下的女性形象大相迥异;不同的个性和人生追求决定了他们作品侧重点的不同。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屈原和宋玉在出身、地位、人品人格、志趣个性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他们虽然同为楚辞代表作家,作品却呈现出迥异的风貌。
现代女性焦虑的生动写照:多丽丝·莱辛《另外那个女人》解读
作者: 李晶晶   潘斐   来源: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焦虑   另外那个女人   柔斯   现代女性  
描述: 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小说<另外那个女人>,成功塑造了一个在生活和情感中备受煎熬的现代女性形象.本文以人物形象为切入点,探究小说所展示的现代女性在工作、生活和两性关系中所承受的精神焦虑及其成因.
创造生命的自由与美丽:白灵形象意义探析
作者: 叶乐善   来源: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灵   生命创造   白鹿原   形象意义  
描述: <白鹿原>中的白灵是作家理想中的女性形象,作家在她身上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女性必须自己主动争取和创造,才能实现生命的美丽和轻盈.
托尔斯泰:与时俱进的作家——浅谈托尔斯泰妇女观的转变
作者: 王永奇   来源: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权运动   托尔斯泰   妇女观  
描述: 托尔斯泰早期的妇女观比较保守。随着女权主义运动的深入开展,俄国妇女的女性意识逐渐觉醒。托尔斯泰的思想和创作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后来不仅改变了早期保守的妇女观,而且在创作中塑造了一些女性意识不断觉醒、不断反抗的女性形象。
试论中西方宗教与神话中的女性地位异同
作者: 吴婷   来源: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话   宗教   女性地位  
描述: 宗教和神话中形态各异的女性形象是现实世界女性的缩影,在宗教和神话领域里,妇女的地位也是随着世俗世界的变化而改变的。通过研究宗教和神话不同发展阶段中的女性形象,来探讨中西方宗教与神话中的女性地位的异同,对于研究中西方不同发展阶段的文化状况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无论在西方国家还是在我国,在一定阶段下,宗教和神话中的女性地位的变化都演绎着现实社会中女性地位的改变。
许地山小说创作的悖论色彩
作者: 杨攀攀   来源: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悖论   宗教   许地山   小说  
描述: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风格奇特的作家,许地山的小说表现出了一种意味深长的悖论色彩。在思想文化倾向方面,许地山因其个人的宗教因缘而形成了杂糅的宗教哲学观,佛、耶、道精神的冲突,使其小说显示出了强大的张力与悖论的意味。受此影响,"出世"与"入世"成为了许地山小说创作的一个重大命题,这在其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身上,既表现为"生本不乐"与积极进取两种矛盾的人生态度,又表现为同时具有的"圣女"和"贞女"的悖论品格。总的说来,许地山的小说创作有着宗教的世俗化和世俗的宗教化双重意味。探析其小说创作的悖论色彩,可以使我们
论张爱玲小说婚恋观的上海色彩
作者: 李文   来源: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上海   婚恋   女性  
描述: 婚恋题材是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基本题材。小说中女性人物因为大多生活在上海,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是“新旧文化种种畸形产物”汇聚交流的地方。女性婚恋一方面得因于上海经济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又受制于根深蒂固的封建生活方式与封建文化,使得张爱玲小说中的婚恋观具有浓郁的洋场气息、上海色彩。
论《凯恩河》中黑人女性主体意识的建构
作者: 许玲   王晓巍   来源: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女性主体性   建构   丧失   《凯恩河》   觉醒  
描述: 《凯恩河》是当代非裔美国女作家拉丽塔·塔德米的成名作,讲述了作者母亲家族三代黑人女性,从一八三四年至一九三六年的一个世纪里,在路易斯安那州凯恩河地区勇敢追求自由和幸福生活的艰难历程。本文从《凯恩河》中黑人女性人物的角度出发,分析黑人女性的主体意识从丧失、觉醒到最终建构的艰辛过程。
多丽丝·莱辛小说中的女性观点刍论
作者: 何鹃   来源: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女性观点   小说  
描述: 多丽丝·莱辛的作品以对女性和女性关系的描绘为主,集中体现了她对女性社会地位和生存状态的高度关注。在对女性的研究中,多丽丝·莱辛提出了很多与众不同的女性观点,不仅突破了传统观念对女性的定位,在当时社会引起轰动,还引发了现在的人们对于女性的很多思考。
< 1 2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