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女性文学美学形态上的突破--论谢冰莹创作的崇高美
作者: 游友基   来源: 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谢冰莹   女性文学   崇高美  
描述: 在近、现代文学由和谐美向崇高美的转换中,女性文学至少推迟十年,而谢冰莹是转换较早且尤为突出的一位。她的作品的崇高美,从内容看,表现为题材与主题的重大性,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和时代感,从形式看,表现为歌德所论的无形式,具有无做作态的直、真、诚。她的作品的崇高美渗透着女性意识,表现出女性的荏弱、温情、母性等特征,具有偏于阳刚,不废阴柔的特色。
“春浓花艳佳人胆”--论宋代话本小说的女性形象
作者: 纪德君   来源: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代话本   “佳人胆”   爱情追求   市民阶层  
描述: 本文认为,宋代市民阶层及其审美情趣的产生,促进了话本文学载体的出现。宋话本描写与表现爱情方面有着个性特点:首先,女性形象,不论是人、是仙、是鬼、是妖,都具“佳人胆”,即大胆同封建婚姻伦理抗争,要求婚姻自由;其次,她们对爱情有着热烈而真诚的追求,对负心人也敢于惩罚。
崔莺莺、杜丽娘和林黛玉三个女性形象的比较
作者: 高雪芳   来源: 中文自修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牡丹亭   西厢记   红楼梦   崔莺莺   杜丽娘   爱情   女性形象   林黛玉   贾府  
描述: 在中国文学史上,《西厢记》、《牡丹亭》和《红楼梦》是三部成就很高的作用,我们的文学大师在这三部作品中分别塑造出了崔莺莺、杜丽娘和林黛玉三个各具奇姿异彩的典型形象。崔莺莺是相国的小姐,杜丽娘是太守的女儿,林黛玉是
女性气韵:素手绘凡俗--苏青散文品格初论
作者: 何莲芳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沦陷区文学   张爱玲   职业妇女   个性解放   市民社会   苏青散文   新女性   女性文学   市民阶层  
描述: 女性气韵:素手绘凡俗──苏青散文品格初论何莲芳50年前,苏青曾与张爱玲齐名,现在,海内外张爱玲热在逐渐升温,而苏青依然默默无闻,一生孤独蹇运偏又才华过人的苏青,生前热闹忙乱,身后凄凉无奈,为文恰值乱世,扬名不得其时。今天,由于其人其作的独特品格与当前...
透过女人的眼睛看世界:世妇会怀柔NGO见闻
作者: 王淑珍   来源: 边疆文学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妇女大会   论坛   眼睛   活动形式   研讨会   怀柔   世妇会   纪实文学   帐篷   女性文学  
描述: NGO(非政府组织论坛)在国人的眼目中是一件不可思议的活动形式。几万人聚到一起,没有议程,不作结论,也不通过什么文件,这是什么会,又有什么意义呢?恐怕参加 NGO 的每一位中国女性事先都在心中嘀咕过。国人参加
中国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十) 从道家到平民——简析《京华烟云》中姚木兰形象的蕴义
作者: 文秋红   来源: 南昌高专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京华烟云》   道家思想   姚木兰  
描述: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先生毕生篇幅最大的著作。小说塑造了一位道家的女儿姚木兰形象。姚木兰生长于富家,从小受道家信徒父亲姚思安的影响,容忍宽大、亲切和霭,她崇尚老庄、歌笑自然,留连山水。在林先生的笔下,活脱脱一个值得老庄先贤们称道的“典型女性”。道家,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到了本世纪三十年代已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姚木兰受道家影响,但时代却给她印上了新的痕迹,使她走向社会,走进了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组成的抗日洪流当中。这正是小说中姚木兰形象的蕴义。
难忘那一道早春的风景:从中国现代文学看女性写作的生长
作者: 肖菡   来源: 昌潍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问题   现代文学史   女作家   妇女解放   女性世界   五四新文化运动   中国现代文学   女性写作   女性形象   中国女性  
描述: 中国女性作为一个性别群体进入历史话语,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卓越成果。两千多年始终蜷伏于历史地心的缄默女性在这一瞬间被喷出、挤出历史地表,第一次踏上了我们历史那黄色而浑浊的地平线。(1)在中国女性艰难的精神生长历程中,这
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的超越与变异:论李清照文学成就特质
作者: 周桂峰   来源: 淮阴师专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清照   特质   文学成就  
描述: 李清照文学成就为世人瞩目,但也一直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评价。本文认为此现象主要由于她文学成就的特质.有别于传统女性文学的规范,在一些重要的方面超越了女性文学的藩篱,并由此导致整个女性文学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异.
从《中国妇女》杂志看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妇女运动及其方针转变——丁玲四十年代作品背景探讨
作者: 江上幸子   来源: 第七次全国丁玲学术研讨会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抗战时期边区中国共产党的各种妇女运动之中,整风前的情况,我们不得详知,我们可见的资料是中共中央委员会《关于各抗日根据地目前妇女工作方针的决定》(简称《四三年决定》)等,这些都是整风以后发表的~①,它们几乎全面否定了整风前的运动,批评那是"主观主义、形式主义"的"小资产阶级"运动~②。并且整风时,在批评妇女运动的同时提出了今后应当以参加"生产"为中心的新
她们在幽径中穿行:今日俄罗斯女性文学风景谈片
作者: 周启超   来源: 当代外国文学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风景   女主人公   女作家   俄罗斯女性   “女性文学”   托尔斯泰   索尼娅   克里姆林宫   俄罗斯文化   生存尴尬  
描述: 近十年来,伴随着俄罗斯文化生活中出 现的“解禁·解密·解构”浪潮,伴随着文学 创作领域中那种定于一尊的体系与原则被 “颠覆”与被突破,一群女作家紧紧把握 性文学本身的题材,运用了长期被认为是
< 1 2 3 ... 38 39 40 ... 62 63 6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