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399 条
-
南国都市的喧哗与骚动──评张梅的长篇小说《破碎的激情》
-
作者:
朱育颖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救赎
破碎的激情
生存状态
-
描述:
论文对小说所展示的80-90年代广州的文化语境进行了深刻透视,对小说中处于社会转型期的都市人尤其是女性的生存状态予以关注和考察 ,揭示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急剧膨胀的物欲对人的精神的挤压。重点探索了女性人物精神上的迷失与成长,并为都市女性话语注入了更具活力的新质。
-
’95非政府组织论坛
-
作者:
暂无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妇女大会
民间妇女组织
专题讨论会
男女平等
中国妇女
“四自”精神
国际非政府组织
组织论
妇女工作
体育馆
-
描述:
’95非政府组织论坛世界妇女大会期间举办的非政府组织论坛,是世界妇女大会的辅助性会议,是民间妇女组织讨论问题的主要场所。论坛形式为规模不等的讨论会或专题座谈会,没有正式议程,讨论提出的建议可通过出席大会的政府代表和非政府组织观察员转交大会。’95论坛...
-
浮出历史地表之后
-
作者:
孙桂荣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立场
方法
主体
女性文学批评
-
描述:
本文从"批评主体的沉浮"、"批评方式的选择"、"批评精神的裂变"三个层面,对女性文学批评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回顾与反思,以期找出困扰女性文学批评发展的症结所在。呼吁"浮出历史地表"之后的女性文学批评站稳立场、往纵深处发展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
妇联在完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中的作用
-
作者:
黄桂霞
陈慧平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民团体
妇联
社会利益
组织职能
-
描述:
在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人民团体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妇联作为中国重要的人民团体,在完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和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进言献策,建立妇女人才库,推进参政的性别平等;促进妇女多元就业和科技致富,缩小贫富差距;开展家庭文明建设,推进反腐倡廉;预防和打击犯罪,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构建妇女组织新格局,整合协调社会利益的组织资源等方面。
-
晚清至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性别话语及其社会文化意蕴
-
作者:
张素玲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主义
性别
性别话语
-
描述:
本文主要从性别分析视角,通过梳理晚清至五四运动时期精英知识分子关于妇女解放的话语,揭示女性与中国现代性之间的关系,探讨这一时期女性形象如何被不断建构,从而展现性别化了的历史图景。文章认为性别的变化并不只是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女性是作为一种文化符码被纳入到了知识分子的话语系统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之中的,民族主义一直是性别表述的主旨,同时,女性形象的变化也与精英知识分子自身的身份认同危机紧密相关,性别变化背后有着丰富复杂的社会文化内涵。
-
广告文化的性别建构问题分析
-
作者:
张殿元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识形态
社会性格
广告文化
性别建构
-
描述:
广告文化带有鲜明的性别属性,而两性也被广告文化所规定,接受广告信息并依此而进行的消费活动实际上成了“性别训练”,在整体上并不客观的性别展示只会歪曲人们的性别意识。广告文化对女性的贬损表现在对女性主体性和独立性的否定,女性形象在广告文化中被物化了。广告文化所建构的女性典范形象在现代广告传媒的推动下很容易成为某一特定地区团体的经验,最后形成一种类型化的社会性格。这要求女性保持独立的、自主的意识,正视造成性别差异的文化结构,透析男权意识形态对广告文化的支配法则,并拆穿广告文化所散布的性别迷思,只有这样,才有可能
-
互动发展与挑战反思——媒介传播与性别平等20年回顾
-
作者:
刘利群
王琴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年
媒介传播
妇女发展
性别平等
-
描述:
文章分析了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来"妇女与媒介"这一重大关切领域的发展。其特点呈现为:性别研究成为媒介传播的重要分析维度,性别议题进入媒介传播的议程设置,媒介监测为性别平等评估提供重要依据,妇女界与媒介结成伙伴关系推动性别公共政策。同时,媒介传播与性别平等经历20年的发展,也面临诸多问题,值得反思。
-
妇联组织职能定位及其功能的演变轨迹:基于对全国妇联一届至十届章程的分析
-
作者:
马焱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联组织
妇联组织章程
职能定位
-
描述:
作为在中国特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妇联组织,有着与西方非政府妇女组织十分不同的组织特征。妇联组织自产生以来的60年间,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逐步调整自身的职能定位,促使组织功能逐渐回归组织本位,强化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的职能。本文旨在通过对妇联组织产生的历史渊源、历届妇联组织章程和全国妇女代表大会工作报告的分析,探寻妇联组织职能定位和角色功能的演变轨迹。
-
《阴道独白》的跨国旅行
-
作者:
肖慧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阴道独白》
第三世界妇运
跨国旅行
女性主义
狂欢理论
-
描述:
本文运用萨伊德(Edward Said)的理论旅行的概念以及巴赫金(Mikhial Bahktin)的狂欢理论,对《阴道独白》这一女性主义的文本从美国到中国又传回美国的跨国旅行和本土化的过程进行了
-
情感劳动:研究劳动性别分工的新视角
-
作者:
马冬玲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劳动性别分工
情感劳动
商业化
-
描述:
本文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探讨传统社会学和女性学对情感劳动分工及其商业化特征、后果的不同解释以及情感劳动的理论潜力。文中指出,在传统的社会学和亲密关系经济学的视野下,情感劳动的女性化被合理化和固化,但其商业化则遭到抵制。女权主义者则更关注这种情感劳动商业化的性别分工可能掩盖和再生产的性别不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