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 】搜索到相关结果 761 条
新时期女性文学审美视角的形成与发展
作者:
王敏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时期
审美
女性文学
描述:
当今的女性文学正不断地从描述自身的存在向外界拓展,女性意识的探讨也不仅仅囿于女性的生理和心理,它也与社会有着直接的关系."生命是和世界相联系的,个人通过周周围的世界来进行一种自主意识,并以此来确定他自己."①在现代社会,女性意识最突出的表现为一种自主意识,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女性主义思潮
作者:
尹旦萍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文化运动
伦理观
婚姻家庭观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描述:
新文化运动时期崛起了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的女性主义思潮。它的产生,是这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新文化运动的展开为它提供了时代的背景和舞台,戊戌维新以来的女性解放运动为它提供了历史前提,西方女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女性观的传入为它提供了思想来源,不同思潮的激荡又使得女性主义思潮的展开热烈而丰富。正是这多重因素共同促成了女性主义思潮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蓬勃兴起。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女性主义思潮,主要是围绕三个大的问题而展开:(一)对女性观的探讨;(二)婚姻家庭观的变化;(三)女性伦理观的更新
江苏明清小说女性形象的区域差异
作者:
张倩如
来源:
江苏地方志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清小说
塑造
小说创作
六朝
作品
女性形象
志怪小说
人物形象
描述:
明清两代是江苏继六朝志人、志怪小说之后小说创作的又一个颠峰时期。就小说所塑造的女性形象而言,无论是作品的数量分布,还是在表现形式、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
五四——中国女性文学的首次崛起
作者:
张玉秀
来源:
云南电大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崛起
首次
女性文学
五四
描述:
文章从性别意识的初步觉醒、题材内容表达方式的丰富多彩、对被侮辱者和被损害者的关切同情、以个人经历和独特感受为情绪主线结构作品、自叙式的表达方式等方面,勾划了五四——中国女性文学的首次崛起轮廓。
异质文化语境下的女性书写
作者:
肖薇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海外华人
异质文化语境
女性书写
比较研究
描述:
海外华人是世界文化迁徙中的独特现象。他们的写作是在异文化多重背景中进行的。海外华人女作家不仅与男性有着生理差异、社会差异,还有不同文化区域所形成的文化差异。而且她们身为少数族裔中的女性,这一双重边缘的身份以及多重文化的复杂背景,使她们的书写更为独特。当代文化与文学研究中的性别、族裔与文化身份等重要问题,都在这一书写中得到了反映。 鉴于美国华人文学的巨大影响,本论文将以美国为中心展开对海外华人女性写作的研究。从总体上把握其书写的脉络,论述其传统的形成与演变,并具体分析代表性文本并从中梳理其内含的理论。
从《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看元明清时期女性意识的觉醒
作者:
同银娣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牡丹亭》
女性意识
元明清
《红楼梦》
觉醒
《西厢记》
描述:
五四及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的蓬勃兴起 ,常被认为是女性意识觉醒的标志。其实不然 ,从元明清时期便可见到女性意识的初步觉醒。本文试以元明清时期的代表文学作品——《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为例 ,探讨她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女性意识的逐步觉醒和深化 ,以此反观当时社会上具有相似境况的女子追求自我意识和个体价值的心路历程 ,旨在探索我国女性主义文学发展前身的女性意识的觉醒
19世纪美国妇女禁酒运动及其影响——基督教妇女禁酒联合会个案研究
作者:
周辉荣
来源:
史学月刊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WCTU
禁酒
基督教妇女禁酒联合会
美国妇女运动
描述:
禁酒妇女及其组织基督教妇女禁酒联合会(Woman’s Christian Temperance Union,WCTU)是19世纪美国改革年代及妇女运动蓬勃发展年代的产物。它承继前一个年代禁酒浪潮,将禁酒再一次推向高潮。然而,禁酒并不是她们惟一的活动和目标,其影响也绝不仅仅局限于此,而是直指整个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它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这种种影响都最终对妇女本身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对妇女运动的进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高建群和艾特玛托夫女性崇拜情结比较研究
作者:
韦建国
户思社
郑闽江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性因素
博爱至善
女性崇拜情结
比较研究
民族发展之谜
描述:
2 0世纪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是当今比较文学和中国文学研究界关注的焦点 ,我国当代著名陕西籍作家高建群的创作具有参照意义。高建群受吉尔吉斯斯坦作家艾特玛托夫的影响 ,在创作中欣赏、赞美甚至神化女性 ,塑造了众多优美的女性形象 ,表现出了与艾特玛托夫相似的女性崇拜情结。他在接受影响的同时 ,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体性功能 ,将外来的异质文化因素与本土文化有机结合 ,显现出陕西当代作家独具的特色。艾特玛托夫的女性形象从吉尔吉斯的群山草原走向西方世界 ,展示了作家宣扬的博爱和至善 ;高建群的女性形象则从草原的白房子
晚清以来的弹词研究——兼论清代女作家弹词的文体定位
作者:
鲍震培
来源:
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韵文体小说
弹词
清代女作家
晚清小说理论
俗文学
描述:
晚清文学理论把弹词看做“旧小说”之一体 ,强调弹词的社会作用以及它与妇女的关系。“五四”以来俗文学家在弹词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开创性工作 ,但在文体定位上仍存在着突出的问题 ,至今未能解决。本文从书面文学、写作手法以及读者期待这三方面把清代女作家创作的弹词与弹词原始体 (或演唱体 )区分开来。女作家弹词是清代闺秀才女以韵文文体虚构想象故事的长篇叙事作品 ,可用“弹词小说”或“韵文体小说”指涉这一文类 ,应视为清代长篇小说创作的特殊体裁。又因为它是中国惟一以女性为主体(具备创作文本和阅读受众两个层面 )的独特
当代中国银幕中的女性形象与性观念
作者:
金润净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爱
道德伦理
中国
女性形象
描述:
今天,中国电影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越来越多的中国影片受到国际影坛的关注。这篇论文从当代中国电影创作主题——人,尤其是女性的角度出发,结合传统与现代电影艺术的理论和方法,在大量、细致的角色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中国电影女性主题的发生、发展,并试图以此对中国电影的走向世界作出预示。本文除前言、结语外,包括四部分内容,分见第一、二、三、四章。 第一章综述社会历史变革对女性形象变迁的影响,特别指出当代女性银幕形象不同于以往之处。 第二章具体分析了不同女性形象承载的不同历史文化内涵。第一节论述了影片
<
1
2
3
...
35
36
37
...
75
76
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