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 】搜索到相关结果 1472 条
浅析工业革命前后乡村年轻妇女的观念——以《爱玛》为中心
作者:
张云
来源:
神州(中旬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玛
思想观念
妇女
工业革命
描述:
在西方社会中世纪历史上,社会一直处于男权的统治下,妇女大多一直是处于从属的地位.工业革命不仅为英国带来强大的生产力,在社会、家庭等多方面也引起了变化.同时影响到了英国女性,工业革命成为英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开端,不仅中上等阶层妇女还有普通劳动妇女,其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变化.其中不乏一些优秀的女作家,在她们的笔下刻画的女性人物,有着当时历史背景影响的烙印.笔者以英国19世纪女作家简·奥斯汀的《爱玛》为中心,浅析其作品时代背景前后乡村年轻妇女的观念.
向警予女权主义思想的现实意义研究
作者:
孙哲
闫萌
来源:
卷宗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向警予作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在中国革命与妇女解放运动中起到了引领作用,尤其是她的女权主义思想为中国妇女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开创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新篇章。本文在学习了向警予的女权主义思想的内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现实实际,详细分析了向警予的女权主义思想的现实意义,旨在引起当代社会对中国妇女解放事业发展的进一步重视与支持,并给相关妇女权利组织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唐宋时期女性文学的发展原因考究
作者:
谢其泉
来源: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唐宋时期
发展原因
考究
女性文学
描述:
唐宋文学最为鲜明的特点之一是女性文学不断繁荣发展,这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厚的一笔。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说,该时期的女性文学在文化艺术技巧的运用方面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不同社会阶层的女性都通过文学来表达自己的实际情感与生活态度,促进了女性文学在社会中的广泛传播,诞生了许多著名的女性作品。本文在总结唐、宋时期女性文学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从开化的社会风气促进了女性文学的诞生,女性可以接受教育,文化素质较高,社会地位不断提升,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交流等多个角度对唐宋时期女性文学发展的原因进行了探究。
探究张爱玲作品的叙事艺术及女性意识转变*
作者:
张瑞静
来源: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叙事艺术
女性意识
描述:
张爱玲作品中具备极其深刻的女性意识,进而使其作品具有女性解放和社会进化的价值意义,并且在女性文学史上取得了重要的地位。从张爱玲生平以及作品的主要特点,分析张爱玲作品的叙事艺术,并阐述张爱玲作品女性意识转变的四个阶段。
女性上海——王安忆《长恨歌》城市形象分析
作者:
王雅楠
来源:
鸭绿江(下半月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长恨歌》
都市叙事
性别书写
上海
王安忆
描述:
王安忆的小说创作向来在都市叙事和女性文学等文学研究领域备受关注。作家擅长将都市叙事与性别书写紧密地结合在同一作品中,《长恨歌》即是典型一例。笔者以此小说文本为例,试图探寻王安忆城市与女性同构书写中上海和女人的关系,浅析小说中呈现的女性上海。
当代都市女性状态的雕塑语言表现研究
作者:
姜凌秋
来源:
西安交通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题材
女性艺术
都市女性
雕塑
描述:
本文是作者在尝试用雕塑语言表现当代女性生存状态的创作方法研究过程中,对所涉及到的当代女性艺术家、女性题材和雕塑表现语言问题上的一些思考和论证。 首先,笔者以历史的角度对建国以来已有的女性题材雕塑作品进行了考察和梳理。在共和国成立之初,女性题材艺术作品普遍表现的是女性在几千年“男尊女卑”之后的崭新时代里的全新生活,艺术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政治解放意义,大于作品中对于女性个性解放的意义。把女性作为被解放阶级的一部分进行阶级群体意志上的表现。文革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十分特殊的时期,由于政治上极左思潮的影响,艺
从伤痛到弥合—当代华裔女作家笔下女性文化身份的嬗变
作者:
付明端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华裔女性
文化身份
弥合
女性书写
伤痛
描述:
20世纪60年代后,包括华裔美国文学在内的美国少数族裔文学以它们关注焦点的独特性成为后殖民理论的批评对象。而汤亭亭、谭恩美、任壁莲等当代华裔女作家的接连出现,使美国华裔文学走向了一个又一个高潮。她们从女性特有的视角出发,希望通过记录和再现自己及母辈们的生活,揭示并探讨美国华裔历史及其传统文化,从而对华裔美国女性的文化身份做出不断的补充与完善。华裔女作家自身成长的过程就是对中美文化的选择、取舍、融合的历程,当开始进行写作时,她们从社会历史现实角度以及文学的创造力方面来揭示文化身份多重性的困惑。相对于宿主国和
我国女性文学创作特征及现状——以《上海宝贝》为例
作者:
孙小芳
来源:
语文建设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上海宝贝》是我国当代女作家卫慧的半自传体小说,在问世后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对《上海宝贝》及其引起的文化现象展开解读和反思。女性书写是女性主义在文化、文学领域取得的重大进步,《上海宝贝》是我国都市女性书写实践的代表,象征着我国女性主义文学的突破性发展。卫慧作为半自传体小说作者,是我国女性书写的实践主体,其写作行为本身具有主体性,具有女性主义象征意义;小说
寻求全球妇女的平等、发展、和平:美国与1975年联合国第一届世界妇女大会的召开
作者:
张婧
来源:
上海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国
世界妇女大会
联合国
世界行动计划
描述:
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自建立之日起,一直致力于改善妇女状况,1972年在联合国的号召下宣布1975年为国际妇女年,以纪念联合国成立以来全球妇女所取得的成就,并为消除妇女歧视的国际行动提供指导。美国作为“人权大国”,一直积极提议召开国际妇女年世界妇女大会,推动《实现妇女年目标而制定的世界行动计划》(World Plan of Action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Objectives of the International Women’s Year)的制定和颁布。期间,联
灵魂的挣扎与叩问——《后天堂》中女性人物爱情观及越南现代妇女道德观透视
作者:
蒙霖
来源:
新丝路(下旬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情观
道德观
《后天堂》
女性
描述:
爱情是文学作品中的永恒话题,但不同的作家作品所折射出的爱情观又各有不同。女性作家往往能从女性特有的角度出发,勾勒出女性视角下女性区别于男性的爱情观。作为越南现当代女性作家的代表性人物,阮氏秋惠的作品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并很好地揭示了越南女性独有的爱情观。本文正是基于此,尝试分析其代表作《后天堂》中的女性爱情观,并透过这一作品,探析其所折射出的越南现代社会女性道德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