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女性人才的风姿与契机──写在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前夕
作者: 王秀梅   来源: 党建与人才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妇女大会   女干部   妇女运动   中国妇女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内蒙古自治区   女性人才   两个文明建设   妇女工作   改革开  
描述: 女性人才的风姿与契机──写在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前夕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副主任王秀梅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已踏上了倒计时的节拍,数万名来自五大洲的姐妹们将在金秋季节聚首北京,以"平等、发展、和平"为主题,对贫困、教育、保健、暴力、武装冲突、经济与政治结构中的平...
论子君、娜拉等女性性格中的悲剧因素
作者: 史冰如   来源: 常州工学院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四”文学革命   女性性格   个性意识   个性解放   悲剧女性   女性形象   知识女性   个性精神   陈白露   易卜生  
描述: 随着“五四”文学革命挪威作家易卜生的作品被译介到中国,娜拉的名字就成了个性解放的代名词。许多新文学作家都纷纷以爱情、婚姻为题材,呼唤:表现女性走出家庭,追求自由的爱情和婚姻。而在众多的人物画廊中有二个女性形象经常和娜拉联系在一起,一个是《伤逝》中的子君,一个是《日出》中的陈白露。这二位美丽而凄婉的悲剧女性被许多人称为一个是“回来”了的娜拉,一个是“堕落”了的娜拉。在探讨她们悲剧的根源时,人们总习惯地归结为她们所走的个性解放道路和社会的迫害,认为“在旧的社会制度没有被彻底推翻以前,在妇女没有取得政治经济上和
东北、华北沦陷区女性文学的审美畸变
作者: 游友基   来源: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男权社会   女性意识   审美追求   华北沦陷区   女性文学   女性关怀   东北沦陷区   审美形态   畸变  
描述: 从1937年至1949年,在中国大地上进行了两场战争,造成了异质政权割据的独特局面。抗战期间,有沦陷区、国统区、解放区,解放战争期间有解放区、国统区。战争背景下的女性文学在艰难中行进。它们具有不同的特色。沦陷期间,东北沦陷区、华北沦陷区、孤岛与上海沦陷区的女性文学风貌既有共同性又有不同性。就某个具体的沦陷区而言,又有随时间推移而划出的前后期等差异性。女性文学的审美追求与审美形态呈现多元化倾向。东北、华北沦陷区女性文学的共同之处是发生了审美畸变。两个区域的审美畸变又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老舍笔下女性形象的原型解读
作者: 王晋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原型   老舍  
描述: “五四”以来的新文学画廊中,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作家对她们投以热切的关注,她们的命运牵动着众多读者的心弦。在其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笔下可悲可怜的祥林嫂。……
老舍笔下女性形象的原型解读
作者: 暂无 来源: 人民大学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五四”以来的新文学画廊中,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作家对她们投以热切的关注,她们的命运牵动着众多读者的心弦。在其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笔下可悲可怜的祥林嫂。……
沈从文笔下的乡村女性形象浅探
作者: 曹建玲   来源: 南都学坛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美学思想   道德批判   文艺观   湘西乡村社会   中国现代文学   乡村女性形象  
描述: 沈从文笔下的乡村女性形象浅探曹建玲在沈从文出现以前,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就已形成长长的队列,她们出身经历不同,性格爱好各异,但是都同样表现出作家们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观察和思考:或在于揭示旧制度、旧道德压抑下女性的身心痛苦;或表现在“五四”风云...
美国女性文学给我们的启示
作者: 陶洁   来源: 文学自由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作家   美国女作家   《紫颜色》   女作家   妇女文学   妇女运动   女权主义   美国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艾丽斯·沃克  
描述: 美国女性文学给我们的启示陶洁1965年,美国《哈波氏杂志》以《文学中的沉寂》为题发表了美国女作家奥尔逊的一篇讲话。一石掀起千层浪,它在学术界和文艺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学者、作家奔走相告热烈讨论。文章提出的问题从此成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重要出发点。其实...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妇女的伟大作用
作者: 刘巨才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支援抗战   国际援助   中国妇女   抗战时期   抗日根据地   重大作用   抗日战争时期   民族解放战争   妇女组织  
描述: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妇女的伟大作用刘巨才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64年前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那场极端野蛮、极端残酷、极端凶恶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使中国妇女遭受极大苦难和屈辱。战争是私有制和男权社会的产物,而女性往往成为战争的直接受害...
行进中的沉思——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述评
作者: 李世涛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歧视现象   语言体系   女性批评   女性文学批评   女性作家   女作家   女性主义文学   女性意识   女权运动   理论建设  
描述: 随着女权运动的发展,本世纪六十年代,西方文学领域中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应运而生。作为女权运动的一部分,它极大地推进了女权运动的文化发展和整个女权运动的深入发展。作为文学实践活动曾占据批评重镇,对促进女性文学和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都发挥了重大作用,它至今扮演着非常活跃的角色,由于时间跨度大,流派繁杂,所以并没有统一的理论体系。本文试图对其发展和理论形态作一梳理,以期能对它有总体的把握。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目标 女性批评作为女权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看它有着充当女权运动文化急先锋的作用。它抨击了西
中国女性文学发展的多元化趋势
作者: 吴宗蕙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手法   中国文学   现实主义   妇女解放   女性意识   中国女性文学   女作家创作   文学发展   作品   女性形象  
描述: 中国女性文学发展的多元化趋势吴宗蕙七十年代后期至今,是中国女性文学继五四之后再度繁荣发展并日臻成熟的辉煌时期。如果说,80年代中期以前,女作家创作侧重于对那个刚刚逝去的悲剧年代进行沉痛揭露和深刻反思的话,那么,80年代后期以来,女作家创作则进入了多种...
< 1 2 3 ... 34 35 36 ... 67 68 6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