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064 条
-
美国左翼女性文学与第二次女权主义浪潮
-
作者:
王予霞
来源: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共领导
左翼女性文学
第二次女权主义浪潮
-
描述:
第二次女权主义浪潮伊始,美共领导的左翼女性文学的影响并不明显,但随着运动的深入开展,其影响也愈发显著,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它产生于两次女权主义浪潮间的低谷时期,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传承作用;其次,它突破传统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坚持在性别、族裔和阶级三重关系中探索妇女问题,为新浪潮奠定理论基础;第三,它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女权主义作家,不仅传承了女权主义思想,也为新浪潮储备了人才.
-
从女性家族小说看“疯女”形象--以《玫瑰门》、《妈阁是座城》为例
-
作者:
肖蓉蓉
来源:
昌吉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反叛
疯女
菲勒斯主义
精神变异
-
描述:
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以女性家族小说为切入点,展开了对新时期以来女性作家笔下"疯女"形象的研究,以《玫瑰门》、《妈阁是座城》为例,独特的女性视角,历史为引、避重就轻,描绘出了在纷繁诡谲的历史背景下司猗纹、姑爸、梅吴娘、梅晓鸥的人性嬗变和命运悲剧,以及她们在特定的时空下所遭受的多重压迫:男性特权、封建政权、女性个体自身的放逐和堕落;探究造成女性言行失常、精神变异的深层原因;通过对男权政治和社会文明的批判,达到对当下女性文学的辩证思考以及未来两性话语权的重新建构。
-
乔治·艾略特《米德尔马契》中的女性和女性问题
-
作者:
杨莹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发展
恻隐之心
维多利亚女性
《米德尔马契》
女性问题
-
描述:
小说《米德尔马契》是乔治·艾略特创作成熟期的代表作品,在英国文学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意义,很多批评家从不同的视角对这部作品进行了分析和解读。该作品主要聚焦于英国外省生活研究,但艾略特在作品中对于维多利亚女性以及女性问题的探索不容忽视。尽管研究者百家争鸣,也有不少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的研究,但较少有研究深入探讨艾略特在时代背景下形成的女性主义观点在作品中的体现以及她对于女性问题研究的独特视角和局限性。而这些议题正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着眼于《米》中以多萝西亚为代表的维多利亚女性以及她们所遭遇的女性问题,借助E·
-
从存在女性主义角度研究欧茨的《一位美丽的少女》
-
作者:
胡梦思
来源:
三峡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存在女性主义
他者
《一位美丽的少女》
欧茨
-
描述: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女作家,她以多产而闻名。在她四十五年的创作生涯中,她写了五十多本小说和三十多本故事集,其中小说《他们》于1970年以黑马之姿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她的短篇小说也多次斩获欧·亨利奖。她的小说生动地反映了女性生活的现状,创作的女性形象鲜活而饱满,非常具有代表性。她的新作《一位美丽的少女》(2010)又为其文学作品添加了一位新的典型的女性形象。欧茨作为心理现实主义的代表,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女主人公复杂的内心世界,同时也深刻地揭露了当代女性在男权社会的束缚下痛苦压抑的生活。这篇论文
-
试论《女铎》的女性观——基于1946-1951年杂志的分析
-
作者:
邹雅筠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铎
女性观
男女平等
男女有别
-
描述:
中国近代报刊的历史是由外国传教士揭开的。中国近代史上发行时间最长的一份女性杂志——《女铎》就是由传教士李提摩太创办的。自1912年4月在上海创刊起,至1951年2月止,《女铎》杂志共出版412期,总
-
试论消费时代中国的女性意识与女性写作
-
作者:
崔静
来源:
青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消费时代
中国
女性写作
-
描述:
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消费”逐渐成为中国一个值得关注的经济现象,消费时代的中国文学,也作为一种相伴生的文化现象出现。消费时代的女性文学出现了“市场化”的走向,这引发了学术界的争论。尽管褒贬不一,但女性写作还是在传统与现代文化的碰撞中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消费时代中国的女性写作理论是转型中国文艺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研究的视点放在当下中国的消费文化语境中,考察中国女性的现实生存处境,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国女性的性别意识和“性别话语”的变迁,再进一步揭示消费时代中国女性写作的艺术规律,为女作家的创作提供
-
为女性平等而抗争—艾捷尔·伏尼契的女性观在《牛虻》中的体现
-
作者:
马欣言
来源:
云南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牛虻》
女性观
双性同体
女性主义
-
描述:
化。本文作者认为,固然牛虻是该作品当之无愧的主角,但是其中的女性角色也同样不可忽视。为了更全面地理解这部小说,本文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以及双性同体的角度对文中的三位女性角色以及伏尼契的女性观进行探究
-
19世纪与20世纪女性书写中女性欲望与女性多重身份构建对比——以《呼啸山庄》与《BJ单身日记》为例
-
作者:
黄思
来源: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份
欲望
女性写
女性
-
描述:
女性欲望是具有女性诉求的欲望,包含了女性自我对生存、安全感及归属感、爱情、自我实现等等的一种本能以及文化的需要。女性欲望的言说与表达不仅代表着女性逐渐觉醒的自我意识,也是构建女性身份的重要驱动力。《呼啸山庄》与《BJ单身日记》从多个层面塑造了在不同的女性欲望驱动下,女性或是压抑欲望,或是任由欲望驱动的种种行为,刻画出了复杂的女主人公形象,构建出集多重身份于一体的女性形象。通过对比《呼啸山庄》与《BJ单身日记》,能够看出19世纪与20世纪女性书写中女性欲望有着不同发展。而在这些不同女性欲望的驱动之下,也呈现
-
19世纪与20世纪女性书写中女性欲望与女性多重身份构建对比——以《呼啸山庄》与《BJ单身日记》为例
-
作者:
黄思
来源: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份
欲望
女性写
女性
-
描述:
女性欲望是具有女性诉求的欲望,包含了女性自我对生存、安全感及归属感、爱情、自我实现等等的一种本能以及文化的需要。女性欲望的言说与表达不仅代表着女性逐渐觉醒的自我意识,也是构建女性身份的重要驱动力。《呼啸山庄》与《BJ单身日记》从多个层面塑造了在不同的女性欲望驱动下,女性或是压抑欲望,或是任由欲望驱动的种种行为,刻画出了复杂的女主人公形象,构建出集多重身份于一体的女性形象。通过对比《呼啸山庄》与《BJ单身日记》,能够看出19世纪与20世纪女性书写中女性欲望有着不同发展。而在这些不同女性欲望的驱动之下,也呈现
-
对立与妥协中的无所适从——试析《飘》中的女性主义思想困惑
-
作者:
崔亚莉
杜娟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
自我意识
女性价值
女性主义
-
描述:
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是20世纪女性主义文学的重要作品,其中塑造的两个女性人物思嘉和媚兰是米切尔女性主义思想和传统女性价值观念既相互对立又相互妥协的具体表现。本文试图通过对米切尔女性主义思想成因的分析,透过作品中两个女性人物思嘉和媚兰,阐释20世纪女性主义思想的困惑,并探讨女性解放的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