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落洼物语》中女性形象的比较研究与解读
作者: 石寒   来源: 日本研究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话语形式   言源   男权文化   故事内容   传统文本   落洼物语   物语文学   角色定位   女性主义批评   《源氏物语》  
描述: 《落洼物语》作为日本10世纪末物语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其本身并不带有多少蓄意的女性意识,但通过女性主义批评的透镜,我们却观察到它谈到了在那个特定时代切关女性生存境况和被动的角色定位的问题。“虚构物语”《落洼物语》是由流传的民间故事加工润色而来的,在其中沉淀有父权制文化的集体无意识烙印,其中“落洼”、“继母”和“阿漕”等几个女性形象都在其它传统文本中找得到典型的对比研究对象,由此可以发现传统男权文化文本在话语形式上对女性的扭曲、重塑和压迫。在具体展开论述之前先概括一下故事内容:
苔丝的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罗多群   来源: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哈代   形象   苔丝  
描述: 哈代笔下的苔丝被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塑造最成功的女性人物,苔丝同时具有传统女性和新女性的特征。苔丝的悲剧,实际上是男权社会的牺牲品。
“白洋淀”里花更美:孙犁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例谈
作者: 涂登宏   来源: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孙犁   阴柔之美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孙犁笔下的女性形象,是中国女性真善美的化身,她们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性美、人情美、心灵美和个性美,成为那伟大时代里平凡而伟大的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女性的精神品质的典型代表,其多姿多彩、血肉丰满的艺术群像,是形成作者"诗体小说"阴柔之美的重要因素。
池莉笔下的“汉味”女人——论《生活秀》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熊立   来源: 伊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池莉   汉味   《生活秀》   女性形象  
描述: 池莉的小说大多都是以武汉这个大都市为背景而展开的,她的小说成功之处,不仅在于描述了武汉的风俗民情,而且塑造了一系列的人物形象。其中,她着重挖掘了颇具"汉味"的女性形象,《生活秀》中的来双扬正是池莉理想中的"汉味"女人的代表。
广告文化的性别建构问题分析
作者: 张殿元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识形态   社会性格   广告文化   性别建构  
描述: 广告文化带有鲜明的性别属性,而两性也被广告文化所规定,接受广告信息并依此而进行的消费活动实际上成了“性别训练”,在整体上并不客观的性别展示只会歪曲人们的性别意识。广告文化对女性的贬损表现在对女性主体性和独立性的否定,女性形象在广告文化中被物化了。广告文化所建构的女性典范形象在现代广告传媒的推动下很容易成为某一特定地区团体的经验,最后形成一种类型化的社会性格。这要求女性保持独立的、自主的意识,正视造成性别差异的文化结构,透析男权意识形态对广告文化的支配法则,并拆穿广告文化所散布的性别迷思,只有这样,才有可能
谁决定了银幕时代女性?——百年中国影像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黄宝峰   来源: 电影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价值观念   女性意识   中国   人物塑造   女性形象   知识女性   导演手法  
描述: 谁决定了银幕时代女性?——百年中国影像中的女性形象
方舟幻像的追寻与破灭——关于2002年电影创作中女性形象的文化思考
作者: 刘海玲   来源: 岭南文史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   男权文化   文化内涵   人文精神   女性形象  
描述: 在改革发行体制、创作异彩纷呈的2002年中国影坛上,女性题材电影在对社会症候的直面把握、对文化意蕴的深刻揭示方面有了新的飞跃。来双扬面对吉庆街喧闹的夜市却清泪在笑容中滑落、张美丽说人应当笑着离开世界却眼角溢出冷泪……女性含泪的笑容成为凄美的风景在电影落幕后仍然久久定格。艺术是生活的折射,试以2002年的女性题材电影《生活秀》、《美丽的大脚》、《假装没感觉》、《天上草原》、《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为文本,探讨在21世纪多元文化碰撞中更加突显的女性生存的社会边缘状态和历史生成困境。
完美的女性形象——析《永别了,武器》中女主人公凯瑟琳
作者: 孙莉娜   来源: 黑龙江社会科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凯瑟琳   武器》   战争题材   女性形象   海明威   《永别了  
描述: 完美的女性形象——析《永别了,武器》中女主人公凯瑟琳
族裔女性的发声——以《女勇士》和《扶桑》为例
作者: 李亚萍   来源: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扶桑》   发声   历史想象   《女勇士》   女性  
描述: 美华女作家汤亭亭的《女勇士》和严歌苓的《扶桑》,都以丰富的历史想象来重塑过去,融合了传记与小说的双重特点;她们的作品都塑造了在种族和性别歧视中勇敢生存的华人女性形象:母亲和扶桑;作者有意识地将此女性形象作为现实生活的榜样和参照,反思当下华人女性的生存状况。华人女作家对过去的书写不仅重新建构了自身形象,而且重塑了并揭示了被美国主流话语掩盖和压制的华人历史。
浅析《激流》中的悲剧女性形象
作者: 黄立英   来源: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封建专制制度   悲惨命运   鸣凤   牺牲品   封建专制主义   巴金   三十年代   激流   女性形象  
描述: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巴金创作了以《家》为代表的《激流三部曲》(《春》《秋》),在《激流三部曲》中,巴金的怀着极大的悲愤和深刻的同情,通过众多不同阶级、不同经历、不同年龄的女性的悲惨命运来揭露封建专制制度的罪恶的。她们都是被侮辱、被损害的对象,是专制主义和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她们的血泪、忧伤、痛苦、牺牲,以及她们的觉醒、抗争,对当时
< 1 2 3 ... 31 32 33 ... 124 125 12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