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北京市八届人大常委会关于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决议(一九八四年十月十八日通过)
作者: 暂无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北京市八届人大常委会关于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决议(一九八四年十月十八日通过)
湖北省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若干规定(一九八四年七月十八日湖北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作者: 暂无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湖北省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若干规定(一九八四年七月十八日湖北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目前解放区农村妇女工作的决定(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二十日)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妇女运动重要资料汇编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目前解放区农村妇女工作的决定(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二十日)
中共中央关于同意妇女工作方针及目前妇运中心工作给颖超、琴秋、之华、克清、秀岩的复示(一九四七年十月六日)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妇女运动重要资料汇编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中共中央关于同意妇女工作方针及目前妇运中心工作给颖超、琴秋、之华、克清、秀岩的复示(一九四七年十月六日)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六次扩大全会第十八次会议~向中国女工献旗(一九二六年三月十三日)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妇女运动重要资料汇编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六次扩大全会第十八次会议~向中国女工献旗(一九二六年三月十三日)
谈谈三仙姑的变态心理
作者: 雷才明   来源: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四大绳索   美学欣赏   地主阶级   畸形性格   个性解放   赵树理   买卖婚姻   变态心理   三仙姑   典型形象  
描述: 《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四十年代的成名作,它标志着反映农村生活的“铁笔”、“圣手”的诞生。在这不到一万字的短篇里,不仅唱出了青年男女争取个性解放并取得胜利的崭新的主题,而且塑造了许多呼之欲出的典型形象,尤其是三仙姑这一独特而复杂的变态了的落后农民的典型形象,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典型女性形象,具有极高的美学欣赏价值。
论《卡门》
作者: 邓双琴   来源: 四川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资本主义   资产阶级   破落贵族   爱情悲剧   军官   浪漫主义   《卡门》   梅里美   小说   吉卜赛人  
描述: 在十九世纪法国文学史上,梅里美是以不多的创作,且远非宏幅巨制而蜚声世界文坛的独特作家。他的著名小说《卡门》虽不以题材的重大与反映现实的深刻见长,但它塑造了卡门这个高度个性化的女性形象,使作品象一颗明珠镶嵌在世界文学的画廊里,虽经一百多年时间的剥蚀,迄今仍放射着特异的光彩。
论《卡门》
作者: 邓双琴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资本主义   资产阶级   破落贵族   爱情悲剧   军官   浪漫主义   《卡门》   梅里美   小说   吉卜赛人  
描述: 在十九世纪法国文学史上,梅里美是以不多的创作,且远非宏幅巨制而蜚声世界文坛的独特作家。他的著名小说《卡门》虽不以题材的重大与反映现实的深刻见长,但它塑造了卡门这个高度个性化的女性形象,使作品象一颗明珠镶嵌在世界文学的画廊里,虽经一百多年时间的剥蚀,迄今仍放射着特异的光彩。
论赵惠明
作者: 陈钟   来源: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讼   汉奸   特务组织   皖南事变   国民党   犯罪   小资产阶级   反动派   个人主义   茅盾  
描述: 茅盾同志创造了众多的小资产阶级女性形象。其中,赵惠明是最具个性的、特殊的典型。在《腐蚀》中,茅盾以“日记”的方式,通过赵惠明特殊的身份、经历和敏锐的感观,深刻暴露了抗战时期蒋汪合流的黑暗内幕,控诉了国民党特务腐蚀、摧残、迫害青年的血腥罪行。赵惠明的失足犯罪和经过挣扎而终于走向自新之路,反映了一部分误入歧途而不甘堕落下去的青年的痛苦和呼求,给了当时许多青年以深刻的教训和警诫。
张瑞芳说--蔡金萍是“一位有前途的青年演员”
作者: 李涵   来源: 戏剧报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福利会   青年   分寸感   表演艺术   观众   演员   形体动作   女性形象   花木兰   历史剧  
描述: 在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新近上演的一台历史剧中,二十岁的青年演员蔡金萍在《木兰替父从军》里扮演花木兰。金萍恰当地调动和运用了本人的气质因素,并努力寻找与人物相吻合的形体动作,在舞台上塑造了一个具有古朴美的英姿勃勃的女性形象,给观众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表演艺术家张瑞芳看了这出戏,对金萍的表演表示赞赏,并认为她是一位有前途的青年演员。金萍对花木兰的塑造,分寸感掌握得比较得当。木兰是位志向不凡的英雄,但毕竟又是个十五岁的少女。在戏的前半部分,金萍让人
< 1 2 3 ... 31 32 3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