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悲剧:在历史和现实之间上演——评铁凝的中篇小说《麦秸垛》
作者: 陈虹   来源: 昭通学院学报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性命运   感情体验   悲剧色彩   女性悲剧   心理变态   女性命运   悲剧意识   麦秸垛   女性主体意识   铁凝  
描述: 在当代文坛上,具有悲剧性命运的女性形象是很多的,特别是在一些女作家笔下,悲剧色彩更为浓厚。而隐藏在悲剧之后的正是作家们对女性命运的沉思,是女性作家在面对人生、社会、家庭及其自我时的伦理观念和内心的感情体验。她们企图寻求一种理想的人格,构筑完美的“女性主体意识”。这种追求是艰难的,也是痛苦的。铁凝的《麦秸垛》正是以其对生活独特的观察和感受,从更深更广的意义上对女性的悲惨命运作出了新的
世情小说产生的历史根源
作者: 赵兴勤   来源: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情小说   唐人小说   社会人生   世态炎凉   男女爱情   宋元话本   小说家   伦理思想   作品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从文学发展的角度,较为详细地探讨了世情小说产生的历史原因。作者认为明代以前没有世情小说。《女娲补天》、《羽林郎》、《世说新语》等作品中,虽有对世情的点染,但都很单薄。宋元话本及“西厢”,侧重于写男女之情。全面反映社会人情以及各阶层人物性格、心态的世情小说,则至《金瓶梅》始完成。此类作品,将男女爱情、离合悲欢、发迹变泰、世态炎凉汇聚在一起,这实际上是历代文学及伦理思想积淀的产物。
现代体育与现代审美观念
作者: 田蠡   来源: 体育博览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体育项目   体育工作者   体育锻炼   中国体育   体能指标   审美观念   女子体育   体育意识   女性学   现代体育  
描述: 近年中国女子体育的众多项目扬威世界体坛,引起各界的重视在人们慨叹中国体育“阴盛阳衰”的同时,一部分体育工作者却看到了事物的另一侧面,他们惊呼:中国女子体育项目的上空笼罩着一片阴影,前景并不十分乐观据有关方面的调查说明,在大、中学生特别是女性学生中,由于过分追求所谓身材苗条,缺乏体育锻炼,造成“豆芽菜体型”者居多她们的胸围等体态体能指标明显低
莎菲……美琳…贞贞…陆萍…黑妮——丁玲创作个性研究中的一个视角
作者: 林唯民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   执着追求   女性作家   莎菲   小资产阶级   创作个性   丁玲   作品题材   性格   女性形象  
描述: 文章认为丁玲笔下最爱表现的女性形象“是随着丁玲的创作个性的发展而变化”的,同是一个时代的小资产阶级女性作家,作品题材又基本一致,“丁玲较于冯沅君则更多的喜爱那些负荷时代重压、苦闷彷徨而又坚忍奋斗、执着追求的‘倔强的人物’”,“是因为丁玲本人就具备这种气质性格”。
蔡畅小传
作者: 柳勉之   来源: 湘潮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国妇联   蔡畅   中国妇女   妇女运动   新民学会会员   蔡和森   重要贡献   中国人民   妇女儿童   向警予  
描述: 蔡畅,著名的新民学会会员,先后担任全国妇联主席30年,是中国妇女运动最杰出的领袖之一。她把自己的全部心血献给了中国人民、特别是中国妇女的解放事业。蔡畅,原名成熙,1900年5月14日生于湖南湘乡永丰镇(今双峰县城)。其二哥蔡麓仙、三哥蔡和森、三嫂向警予都是早期共
一级一级走进没有光的所在——曹七巧探
作者: 宋家宏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曹七巧   金钱   张爱玲   微观分析   子女   母亲   女性形象   潜意识   嫉妒心理   变态心理  
描述: 一个曾有青春的温情回忆的曹大姑娘成了阴鸷毒辣凶狠残酷的老太婆,一个麻油店老板的女儿做了官宦世家残疾贵公子的“正头奶奶”;她从寻常百姓家的日光里一级一级走进没有光的所在……《金锁记》里的曹七巧太复杂了,就女性形象而言,现代文学史上大概只有繁漪、莎菲可以与之媲美。恨她?爱她?厌恶她还是怜悯她?说不清。她的复杂性逼得你在一篇微观分析的文章里也不得不变换视角。
不自由,勿宁死——试论真妃儿、埃斯梅拉达和嘉尔曼
作者: 施秀娟   来源: 河池学院学报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不自由   欧洲文学   巴黎圣母院   浪漫主义色彩   十九世纪   拉达   梅里美   女性形象   嘉尔曼   普希金  
描述: 在欧洲文学史上,有众多栩栩如生,熠熠生辉的女性形象,其中不乏名媛贵妇、大家闺秀。但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又最令人迥肠荡气的莫如几位红颜薄命的吉卜赛女郎——真妃儿、埃斯梅拉达和嘉尔曼。她们绝代姿色倾国倾城,使多少人倾慕不已;她们凄绝哀婉的命运又令无数读者愁肠百结,潸然泪下;她们惊世骇俗的性格,象一团团不熄的烈火,映红了十九世纪欧洲文坛。
敦煌壁画与粟特壁画的比较研究(摘要)
作者: 姜伯勤   来源: 敦煌研究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粟特   西安地区   宫廷   敦煌莫高窟   敦煌艺术   敦煌壁画   比较研究   伎乐图   唐墓壁画   供养人  
描述: 1975年,苏联学者阿尔巴乌姆出版了《阿弗拉西阿勃绘画》一书。在论述康国古都宫廷中央正厅北壁壁画(图一)时,指出壁画上女性形象的发型具有七——八世纪的中国特征。将头发“用发?加以固定,此象七至八世纪中国女性头饰的特征,此点可由敦煌绘画来加以确认”。这是将敦煌壁画与粟特壁画进行比较研究的一个有意义的尝试。1982年,宿白先生在《西安地区唐墓壁画的布局和内容》一文中,肯定了康国古都
章静论:茅盾小说人物研究之一
作者: 朱德发   来源: 茅盾研究(第三辑)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作为再现艺术的小说,它所描写出的人物不应是"标本式"的,也不该是纸剪的"傀儡式"的,应该是"立体的复杂性的活人"①。茅盾正是根据这种美学追求,创作生涯一开始便在处女作《幻灭》中,比较成功地塑造了章静这个具有立体感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形象。它初步显示出作者善于以深刻的现实主义笔触在动荡的大时代的激流里刻画活生生典型的艺术才能;同时也表现出他起
李瓶儿与尤二姐--《金瓶梅》、《红楼梦》人物比较
作者: 张福庆   来源: 文史知识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贾琏   借剑杀人   中国古典小说   李瓶儿   尤三姐   《红楼梦》人物   贾赦   贾蓉   贾珍   贾母  
描述: 读过《金瓶梅》的人再来读《红楼梦》,常常会产生一些自然的联想,其中之一,是由《红楼梦》中的尤二姐,想到《金瓶梅》中的李瓶儿。这两个女性形象,同样风流俊俏,同样水性杨花,同样被人"先奸后娶"、做了偏房,同样受到妒恨、遭
< 1 2 3 ... 30 31 32 3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