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女性在新闻中的存在——关于八家主导报纸新闻版新闻的研究报告
作者: 冯媛   来源: 浙江学刊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闻报道   妇女问题   新闻研究   运动员   妇女运动   社会身份   新闻人物   新闻版   性别意识   女性  
描述: 新闻媒介怎样反映妇女、妇女问题和妇女运动?这个问题已经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关心和评论,并成为一个正在开拓的研究领域。本文通过研究八家全国发行的重要报纸的新闻报道,分析主导报纸中新闻人物/新闻参与者(Newsactor/interviewee),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描述当前我国主导报纸中有关女性报道的现状,包括与男性相比较报道的比例、年龄和社会身份分布、在被报道事件中的作用等,并用性别视角(genderperspective)考察这些指标所反映的媒介现实中女性的比例是否合理和平衡、是否存在和强化角色陈规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第三届研讨会简述
作者: 荒林   来源: 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的解放   自然性别   研讨会   女性研究   中国女性文学   现代性   女性文学研究   性别立场   中国当代   当代女性写作  
描述: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第三届研讨会简述荒林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中华文学基金会、厦门大学中文系、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暨福建省文联、《台港文学选刊》等联合发起召开的“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第三届学术研讨会”于1997年11月22日至24日在厦门举行。这...
活力、实力、凝聚力、辐射力──中国妇女七大以来组织建设工作的深化
作者: 冯曼东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组织建设   辐射力   妇联组织   妇联干部   中国妇女   妇代会   妇女发展   凝聚力   妇女组织   妇女工作  
描述: 活力、实力、凝聚力、辐射力──中国妇女七大以来组织建设工作的深化冯曼东组织网络建设,队伍建设,阵地建设构成组织建设的有机整体。进入90年代,尤其是中国妇女七大以来,妇联组织建设工作按照“抓组织、抓队伍、抓阵地、抓协调、创经费”的工作思路,与党的中心工...
新民主主义文化革命大潮中茅盾的妇女观的形成与发展(续)
作者: 丁尔纲   来源: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革命   妇女问题   人生道路   形成与发展   妇女运动观   茅盾   妇女观   新民主主义   时代女性   女性形象  
描述: 而且茅盾又不同于国外某些光说不练的单纯搞学术的妇女问题理论家.他从1921年在党办的旨在培养妇运干部的上海平民女校任教起,就与妇运实践有一定关系.不久夫人孔德沚、弟媳张琴秋介入了妇运,更增加了茅盾接触妇运的机会.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不久,茅盾于1923年9月被选进新成立的中共上海地方兼区(兼管江苏、浙江两省)执行委员会.并以五个执行委员之一的身分兼任负责对国民党实行统战的国民运动委员会委员长,妇女运动也在他的领导范围.同年9月“改组了国民运动委员会,统一管工人、农民、商人、学生、妇女各方面的运动”,由于他
她们执著于真善美的追求:90年代女性文学流向之一
作者: 任一鸣   来源: 艺术广角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毕淑敏   女性作家   真善美   女作家   年代   张洁   执著   女性文学   善与美   铁凝  
描述: 真、善、美,作为判定文学作品的价值尺度之一,历来是作家、尤其是女作家执著而共同的一种艺术追求。女性所固有的比男性更持久的爱心、同情心和总是喜欢寻梦的心,驱使着女作家们执著地追寻和讴歌真善美。80年代前期,作为对“十年浩劫”践踏真善美的一种反拨,宗璞、张洁、张抗抗、王安忆、铁凝等一大批女作家曾以强烈的主观色彩,热切地追寻人间的友爱与温馨,赞美纯洁高尚的心灵,憧憬真挚理想的爱情。80年代中
拓展视野,推进女性文学持续发展:第四届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评述
作者: 盛英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拓展视野   女性文学批评   女性意识   女性观   持续发展   女性文学研究   中国当代   性别意识   学术研讨会   女性主义  
描述: 紧接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创作奖”、“建设奖”颁奖仪式之后,1998年9月20—23日,第四届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在历史文化名城承德举行。研讨会颇具广阔文化视野:除对新时期女性文学创作、批评、研究的成就和经验、问题和前景作进一步探讨,对...
反叛与依恋--论中国传统文化对庐隐等五四女作家创作的规约和影响
作者: 宫玉静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悲剧内蕴   精神内涵   审美   文化心理   传统衣裳   悲世情怀   外部形态   反叛之舞  
描述: 本文从庐隐的创作谈起,联系共他女作家的创作,透过“五四”精神之女们所释放的特定生命形态与生命信息,管窥出在共同的背景下,“五四”女性文学深受中国传统文化规约和影响的外部形态,并从心理和文化的角度,采叙事学的分析方法,考察了她们最本质的情神内涵和文化心理.给她们女性的文本及人本一个真切的尝试性解说。
当代农村题材小说中女性形象论
作者: 许喑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农村题材小说   中国当代文学   女性形象  
描述: 该文以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为线索,依据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时代特点及各个阶段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倾向,系统地论述了各个阶段农村题材小说中的各类妇女形象的一般性格特征及这些形象的历史价值、社会意义、审美特征.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五六十年代"为宣扬集体主义观念而塑造的理想化形象."这些形象虽然性格不同,但其集体主义的意识倾向都是一致的...
“传媒中的女性——下一个两千年亚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国际研讨会
作者: 黄育馥   来源: 国外社会科学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性别歧视   刻板印象   挑战和机遇   两千年   威廉斯   性别意识   女性形象   传媒界   传媒组织  
描述: “传媒中的女性——下一个两千年亚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国际研讨会黄育馥1997年11月12—14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马来西亚委员会和马来西亚国立大学传播系联合召开的“传媒中的女性——下一个两千年亚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国际研讨会在马...
论俄罗斯文学中妇女形象的人道主义激情
作者: 晓帆   来源: 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卡杰琳娜   上流社会   女主人公   妇女形象   人道主义   达吉雅娜   托尔斯泰   文学史   俄罗斯文学   普希金  
描述: 达吉雅娜、卡杰琳娜和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文学史上最富于悲剧性激情的三个妇女形象,也是最富有人性的光彩和魅力的性格典型。普希金、奥斯特洛夫斯基和托尔斯泰在自己女主人公身上展示了最完满的人性:热烈的愿望和感情,对自由和幸福的渴望,对人与人之间真诚纯洁关系的追求,并揭露了所有一切与真正人性的东西相对立的社会的欺骗和压迫,停滞的和虚伪的生活。他们的作品洋溢着崇高的人道主义的激情。 一 达吉雅娜、卡杰琳娜和安娜是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俄罗斯妇女,但她们对于生活和爱情权利的追求及上层社会对于合乎人性的要求的沉重压制,就
< 1 2 3 ... 29 30 31 ... 48 49 50
Rss订阅